图书介绍
大学生素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素质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521738.jpg)
- 孟彩云,朱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ISBN:780106612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素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1
导论1
一、强化基础训练,推行通识教育2
二、改造拓宽专业,实行学科联合3
三、主动适应社会,构建产学研模式6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趋势8
一、建设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8
二、建设一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10
三、建设一个因材施教的高等教育12
四、建设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等教育13
一、“素质”的涵义14
第三节 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结构14
二、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17
三、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18
第一章 政治素质论21
第一节 政治素质的涵义21
一、政治与政治素质21
二、政治素质的结构、特征23
第二节 政治素质的内容25
一、政治理论25
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31
三、政治方向32
四、政治意识33
五、政治观点33
六、政治立场34
七、政治能力35
八、政治纪律35
第三节 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36
一、发挥好高校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36
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基础40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41
一、思想与思想素质的涵义43
第一节 思想与思想素质43
第二章 思想素质论43
二、思想素质的基本特征46
三、思想素质的构成和作用47
第二节 思想素质的内容48
一、世界观49
二、人生观49
三、价值观50
四、思想认识52
五、思想方法52
一、思想素质培养的方法54
第三节 思想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54
二、思想素质培养的途径58
第三章 道德素质论61
第一节 道德素质的涵义61
一、道德与道德素质61
二、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74
第二节 道德素质的内容76
一、社会公德76
二、职业道德81
三、家庭美德88
第三节 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90
一、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91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91
第四章 学习素质论95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素质95
一、学习与学习素质的涵义95
二、学习素质的结构96
第二节 学习素质的主要内容98
一、观察力98
二、记忆力100
三、注意力102
四、想象力104
五、思维力106
第三节 学习素质养成108
一、会观察108
二、会记忆111
三、会注意116
四、会想象118
五、会思维121
第五章 文化素质论125
第一节 文化素质125
一、文化125
二、文化素质131
第二节 科学素质135
一、科学素质135
二、人文素质148
第三节 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153
一、文化素质的地位与作用154
二、培养文化素质的途径与方法156
第六章 审美素质论161
第一节 审美素质概述161
一、审美与审美素质161
二、审美素质结构164
一、自然美167
第二节 审美素质培育167
二、影视美169
三、文学美173
四、音乐美176
五、美术美178
第三节 人生审美追求183
一、情趣美183
二、风度美185
三、人格美189
一、创新意识194
第七章 创新素质论194
第一节 创新的素质194
二、创新思维198
三、创新能力203
四、创新人格204
五、创新方法207
六、创新行为208
第二节 创新人才的特征208
一、广博的知识结构208
二、多样的思维力209
三、拥有信息素养211
四、行为科学213
五、强烈的好奇心215
第三节 创新素质培养216
一、跨越思维障碍216
二、敏锐捕捉信息223
三、献身科学事业225
第八章 身体素质论227
第一节 身体素质概述227
一、身体素质的涵义227
二、身体素质的结构228
三、体质的自我评价230
第二节 身体素质是保障237
一、身体是人的第一财富237
二、大学生的生理特征239
三、大学生的疾病特征242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243
第三节 塑造强健的体质253
一、积极体育锻炼253
三、环境:熏陶感染254
二、均衡摄入营养256
三、科学使用大脑259
一、心理素质界定262
第九章 心理素质论262
第一节 心理素质概述262
二、心理素质结构265
第二节 心理素质培育271
一、事业心271
二、自尊心273
三、自信心274
四、好胜心276
五、责任心278
第三节 心理素质完善278
一、调适心理279
二、矫正情绪286
三、磨练意志292
第一节 自我管理295
一、自我觉知295
第十章 生存素质论295
二、自我控制296
三、自我平衡299
四、自我激励301
五、超越自我304
第二节 善待他人305
一、了解他人,关心他人305
二、善于与他人沟通307
三、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312
四、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314
五、保持自尊又尊重他人315
第三节 学会做事317
一、张扬个性要有度317
二、在合作中成长318
三、在磨练中提高能力321
四、在困境中奋起322
第十一章 大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326
第一节 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自我教育326
一、自我教育的立论依据326
二、自我教育的客观基础329
三、培育良好的自我意识334
一、认知转化337
第二节 大学生素质发展的三次飞跃337
二、知能转化340
三、知行转化343
第三节 凝聚素质教育的合力346
一、学生:自我完善346
二、教师:以身立教352
主要参考文献356
后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