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513128.jpg)
- (俄)瓦·叶·哈利泽夫(В.Е.Хализев)著;周启超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1120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多方位地吸纳 有深度地开采 周启超1
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1
导言1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9
第一节 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审美作为审美价值之创造的艺术10
1.审美:术语的涵义10
2.美12
3.崇高 狄奥尼索斯精神14
4.审美与世界图景18
5.审美情感23
6.审美在人的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8
7.价值论视界中的审美 审美与唯美主义30
8.审美与艺术37
第二节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艺术(问题史概述)40
1.摹仿论40
2.象征论41
3.典型与性格43
4.作为艺术把握之客体的个性因素47
1.“主题”这一术语的涵义53
第三节 艺术主题53
2.永恒主题55
3.主题的文化—历史层面57
4.作为作者自我认识的艺术62
5.作为整体的艺术主题64
第四节 作者与作者在作品中的出场68
1.“作者”这一术语的涵义 作者创作活动的历史命运68
2.艺术的思想—涵义方面71
3.艺术中的非意图性74
4.作者创作能量的表现 灵感77
5.艺术与游戏80
6.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性与作为实有之人的作者81
7.作者死亡说与对此说的批评84
第五节 作者情感的类型87
1.英雄精神87
2.对世界满怀感激的接受与刻骨铭心的忧伤90
3.田园诗,感伤,浪漫蒂克91
4.悲剧性94
5.笑,喜剧性,反讽98
第六节 艺术的使命103
1.艺术价值 净化103
2.文化语境中的艺术106
3.20世纪关于艺术以及艺术使命的争论艺术危机说114
第二章 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学117
第一节 艺术门类的划分 造型艺术与表现艺术117
第二节 艺术形象 形象与符号118
第三节 艺术虚构 假定性与逼真性121
第四节 文学中形象的非物质性 词语的塑像125
第五节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为描写对象的言语127
第六节 文学与综合性艺术128
第七节 语言艺术在艺术家族中的地位 文学与大众信息传播手段131
第八节 文学与神话134
1.神话:这一词语的涵义134
2.历史上的早期神话与文学136
3.近代的神话与文学140
4.价值论视界中的神话143
第一节 阐释学147
第三章 文学的功能147
1.理解 诠释 意义148
2.作为阐释学概念的对话性151
3.非传统的阐释学152
第二节 文学的接受 读者154
1.读者与作者154
2.读者在作品中的在场 接受美学157
3.现实的读者 文学的历史—功能研究158
4.文学批评160
5.大众读者162
第三节 文学品级和文学声誉164
1.“高雅文学” 文学经典165
2.大众文学170
3.消遣文学175
4.文学声誉的漂移 无名的与被遗忘的作者与作品180
第四节 文学—精英—人民185
1.精英的与反精英的艺术观与文学观185
2.文学中的人民性189
1.诗学:这一术语的涵义196
第一节 理论诗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96
第四章 文学作品196
2.作品 系列 断片198
3.文学作品的构成 作品的形式与内容202
第二节 作品世界212
1.术语涵义212
2.人物及其价值取向214
3.人物与作家(主人公与作者)224
4.人物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心理描写227
5.肖像238
6.行为方式242
7.言说之人 对话与独白252
8.物259
9.大自然 风景描写264
10.时间与空间272
11.情节274
第三节 艺术言语(修辞)284
1.艺术言语与言语活动的其他类型285
2.艺术言语的构成288
3.文学与言语的听觉接受290
4.诗歌和散文293
5.艺术言语的特点297
第四节 文本299
1.作为语文学概念的文本299
2.作为符号学和文化学概念的文本300
3.后现代主义诸种观念中的文本304
第五节 非作者话语 文学中的文学306
1.杂语和他人的话语306
2.仿格体 讽拟体和讲述体309
3.借用313
4.互文性320
5.非作者话语和作者话语323
第六节 作品结构325
1.该术语的涵义325
2.反复和变异326
3.母题329
4.细节描写和概括 跳脱333
5.主体组织:“视角”337
6.对比和对立338
7.剪辑341
8.文本的时间组织344
9.作品结构的内容性348
第七节 考察文学作品的几个原则350
1.描述和分析351
2.文学学阐释353
3.语境研究357
1.文学类别的划分360
第一节 文学类别360
第五章 文学类别与文学体裁360
2.文学类别的起源364
3.叙事类:叙述与叙述主体365
4.戏剧类371
5.抒情类377
6.类别之间与类别之外的样式387
第二节 体裁391
1.关于“体裁”概念391
2.适用于体裁的“有内容的形式”概念393
3.长篇小说:体裁本质397
4.体裁结构与体裁典范407
5.体裁系统 体裁的典范化411
6.体裁对抗与体裁传统414
7.与艺术之外的现实相关联着的文学体裁416
第六章 文学发展的规律性419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发生与生成419
1.术语涵义419
2.文学创作之发生与生成的研究史概述420
3.对文学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传统426
1.世界文学构成中的变动性与稳定性432
第二节 文学进程432
2.文学发展的阶段性433
3.19世纪—20世纪文学的共通性(艺术体系)436
4.文学的地区性特色与民族特色442
5.国际性文学交流444
6.文学进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术语447
术语译名对照表451
人名译名对照表471
译后记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