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材
  • 郑怀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1869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辽宁省-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淡水主要经济鱼类苗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1

第一节 主要养殖鱼类及其生物学特性2

一、主要养殖鱼类(简介)2

二、养殖鱼类的摄食与食性11

三、养殖鱼类的生长特性13

四、养殖鱼类的繁殖习性14

五、栖息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16

第二节 淡水养殖鱼类苗种繁育技术18

一、亲鱼选择和培育技术18

二、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19

三、养殖鱼类苗种培育技术28

第三节 淡水鱼类健康养殖的环境控制36

一、养殖池生物环境37

二、养殖池非生物环境38

三、淡水鱼类健康养殖的环境控制与管理40

第二章 海水主要经济鱼类的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45

第一节 鱼类生物学46

一、鱼体外部形态46

二、内部构造48

三、鱼类的年龄50

四、鱼类的生长51

五、鱼类的营养52

六、鱼类的繁殖53

七、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54

第二节 海水主要经济鱼类的苗种培育61

一、人工繁殖(以褐牙鲆为主)61

二、人工育苗63

第三节 海水主要经济鱼类的成鱼养殖67

一、池塘养殖67

二、网箱养殖70

三、工厂化养殖73

四、常见疾病的防治74

第三章 虾蟹类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79

第一节 虾蟹类生物学80

一、虾蟹类的外部形态80

二、虾蟹类的内部器官81

三、虾蟹类的繁殖84

四、虾蟹类的生长89

五、饵料与摄食92

六、虾蟹类的生活史与栖息93

第二节 虾蟹类的育苗93

一、苗种场设计的基本要求94

二、育苗用水的处理94

三、亲体培育94

四、产卵与孵化94

五、育苗池内环境因子调控95

六、幼体的食性、营养与饵料96

七、日常检测工作96

八、出池与计数97

第三节 虾蟹类的增养殖97

一、虾蟹类养成的主要方式和特点97

二、池塘生态学98

三、池塘的处理101

四、虾蟹类饵料生物的培养101

五、池塘水质与底质的调控102

六、虾塘的综合养殖103

七、中国对虾的养殖104

八、日本对虾养殖112

九、梭子蟹的养殖114

第四章 贝类育苗与健康养殖技术121

第一节 贝类人工育苗122

一、贝类人工育苗的意义122

二、贝类人工育苗的设施122

三、双壳贝类的人工育苗123

四、滩涂贝类的土池育苗125

五、皱纹盘鲍的工厂化人工育苗126

第二节 贝类的增殖131

一、贝类的增殖区与增殖种131

二、增殖方法131

第三节 牡蛎养殖133

一、主要经济种133

二、海区采苗133

三、单体牡蛎人工育苗134

四、三倍体牡蛎人工育苗135

五、牡蛎的养殖方法135

第四节 扇贝增养殖136

一、主要增养殖种136

二、扇贝苗种生产136

三、扇贝的养殖137

第五节 贻贝养殖138

一、主要养殖种138

二、贻贝的海区采苗139

三、贻贝养殖139

第六节 滩涂贝类增养殖140

一、蛤仔养殖140

二、文蛤增养殖142

三、缢蛏增养殖143

第七节 蚶类增养殖145

一、主要增养殖种145

二、蚶类的苗种生产145

三、蚶的增养殖146

第八节 鲍的增养殖147

一、重要的经济种147

二、鲍的人工配合饵料147

三、鲍的养殖148

四、鲍的放流增殖149

第五章 棘皮动物育苗与健康养殖技术151

第一节 海参和海胆的生物学152

一、海参的生物学152

二、海胆的生物学162

第二节 海参和海胆的育苗169

一、刺参人工育苗169

二、海胆的人工育苗178

第三节 海参和海胆的养殖183

一、刺参的养殖183

二、海胆的养殖188

第六章 养殖水质的化学管理与调控技术193

第一节 养殖水化学基本知识194

一、天然水质系的构成及特点194

二、天然水的基本化学特征196

三、天然水体的温度分布204

第二节 养殖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变化207

一、溶解氧(DO)207

二、pH213

三、营养元素214

四、天然水中的耗氧有机物219

五、污染物质220

第三节 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220

一、溶解氧的调控220

二、pH的调控223

三、水的碱化——生石灰的水质调控作用224

四、有害物质的管理与调控226

五、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229

第七章 水产动物病害与防治239

第一节 绪论240

一、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原)因240

二、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思路241

三、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243

第二节 水产动物病原快速检测技术245

一、免疫学检测245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246

第三节 渔药的安全高效使用247

一、渔药的特点和分类247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248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48

四、渔药的残留与无公害渔药250

五、常用渔药介绍251

第四节 病毒性疾病267

一、草鱼出血病267

二、鲤痘疮病269

三、锦鲤鱼疱疹病毒病270

四、斑点叉尾鮰病毒病271

五、鲤春病毒血症272

六、鲤鳔炎症274

七、淋巴囊肿病275

八、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276

九、牙鲆弹状病毒病278

十、传染性胰腺坏死病279

十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280

十二、对虾白斑症病毒病282

十三、桃拉综合征病毒病283

十四、肝胰脏细小病毒状病毒病285

十五、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285

第五节 细菌性疾病286

一、烂鳃病287

二、赤皮病289

三、竖鳞病290

四、鲤白云病291

五、肠炎病293

六、细菌性败血症294

七、打印病296

八、疖疮病297

九、弧菌病298

十、爱德华氏菌病299

十一、链球菌病301

十二、诺卡氏菌病302

十三、对虾红腿病303

十四、甲壳溃疡病304

十五、对虾瞎眼病306

十六、对虾幼体弧菌病307

第六节 真菌性疾病308

一、水霉病308

二、鳃霉病310

三、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311

第七节 寄生虫性疾病312

一、隐鞭虫病312

二、鱼波豆虫病313

三、艾美虫病314

四、黏孢子虫病316

五、斜管虫病317

六、车轮虫病318

七、小瓜虫病(白点病)320

八、隐核虫病,海水鱼白点病321

九、指状拟舟虫病(盾纤毛虫病)323

十、固着类纤毛虫病324

十一、三代虫病326

十二、指环虫病327

十三、本尼登虫病328

十四、异沟虫病330

十五、血居吸虫病331

十六、双穴吸虫病332

十七、侧殖吸虫病333

十八、鱼类头槽绦虫病335

十九、舌型绦虫病336

二十、嗜子宫线虫病337

二十一、长棘吻虫病338

二十二、锚头鳋病339

二十三、中华鳋病341

二十四、鱼鲺病342

第八节 非寄生性疾病343

一、碰伤或擦伤343

二、气泡病343

三、泛池344

四、饥饿及营养不良病345

第八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347

第一节 水产动物的营养与能量需求348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348

二、脂类和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352

三、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357

四、矿物盐的需要量与缺乏症358

五、维生素的需要361

六、能量需求363

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配方设计与加工365

一、饲料添加剂365

二、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370

三、配合饲料的加工375

第三节 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377

一、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的内容377

二、水产配合饲料质量的评定方法378

第九章 实验技能培训381

实验一:疾病临床检查382

一、实验目的382

二、实验材料382

三、实验步骤382

实验二:寄生虫显微观察383

一、实验目的383

二、实验材料383

三、实验方法383

实验三:pH计法测定水的pH值383

一、操作步骤383

二、注意事项384

实验四:水中溶解氧的测定384

一、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定水中溶解氧384

二、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385

实验五:奈氏试剂法测定水中氨态氮388

实验六:重氮化偶氮比色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391

附录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