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般科学哲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般科学哲学史
  • 刘大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94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般科学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为什么选择现在研究科学哲学史2

二、对科学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把握3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6

四、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取向10

五、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目标选择12

第一篇 科学哲学兴起史16

第一章 科学哲学之溯源——自然哲学16

第一节 前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17

一、早期自然哲学思想兴起以及元素说17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几里得的数学思想21

三、朴素原子论思想23

四、柏拉图自然哲学观及其后世影响2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27

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27

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9

三、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研究的意义30

第三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之下的自然哲学32

一、新柏拉图主义下的自然哲学32

二、经院哲学体系中的自然哲学33

三、从经院体系到重新回归“自然”35

第二章 科学哲学的肇始38

第一节 早期科学哲学思想的孕育39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启蒙40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中的科学理性42

三、启蒙运动时期对科学理性的推崇47

第二节 近代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萌芽49

一、伽利略的科学哲学思想49

二、牛顿的科学哲学思想52

三、莱布尼茨的科学哲学思想56

第三节 近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兴起61

一、赫歇尔对“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的区分61

二、惠威尔对科学发现及科学发展的认识64

第三章 科学主义的滥觞70

第一节 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判71

一、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封闭体系71

二、反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运动的兴起74

第二节 实证主义76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77

二、穆勒的归纳主义80

三、斯宾塞的综合哲学83

第三节 马赫主义87

一、马赫的要素一元论87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91

三、马赫主义对科学哲学的影响94

第四节 哲人科学家的推进97

一、彭加勒的约定论97

二、迪昂的科学史观100

三、哲人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影响103

第四章 正统科学哲学的确立108

第一节 正统科学哲学的现代科学背景109

一、数学背景109

二、物理学背景112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主义116

一、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理论116

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118

第三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122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背景122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124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127

四、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130

第四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和传播131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13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132

三、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134

四、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142

第二篇 现代科学哲学流变史146

第五章 批判理性主义146

第一节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质疑147

一、整体论观点及其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147

二、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150

第二节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154

一、波普尔的思想概述154

二、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消解156

第三节 波普尔的知识论和本体论159

一、反基础主义的知识论159

二、波普尔的本体论——三个世界学说164

第四节 证伪理论的演变168

一、沃特金斯对证伪理论的深化168

二、历史主义学派对证伪理论的修正173

三、豪森对精致证伪理论的深化177

第六章 历史主义184

第一节 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185

一、科学流变的内在结构185

二、“范式”的嬗变191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196

一、可错论的知识论和数学哲学理论197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和编史学方法200

第三节 劳丹的科学哲学思想203

一、科学进步观204

二、科学价值论207

三、科学基础论210

四、对历史主义的发展和完善212

第四节 夏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217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217

二、对历史主义的批评219

三、夏皮尔的科学哲学221

第七章 后实证主义227

第一节 实在论科学哲学228

一、科学实在论及其重要代表228

二、塞拉斯:真理实在论232

三、普特南:趋同实在论235

四、哈金:实验实在论238

第二节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244

一、基础主义的困境与自然化认识论的产生245

二、自然主义的当代表现形式247

三、科学实践哲学的自然主义252

四、自然主义科学哲学概要254

第三节 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257

一、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257

二、卡特赖特的形而上学多元主义259

三、模型与律则机器261

第四节 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265

一、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265

二、新实验主义的发展266

三、新实验主义的主要贡献268

四、新实验主义存在的问题273

第八章 新科学哲学277

第一节 从辩护、批判到审度278

一、新科学哲学的兴起278

二、新科学哲学的特点280

三、新科学哲学的未来282

第二节 阿伽西的科学哲学思想285

一、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思想285

二、可错论的科学编史学思想288

三、科学是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289

第三节 苏珊·哈克的科学哲学思想292

一、批判极端立场292

二、“温和”地理解科学294

三、科学探究而非科学认识295

四、科学证据而非科学检验297

五、科学帮助而非科学方法298

第四节 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300

一、科学实践观300

二、科学作为地方性知识302

三、对科学与权力关系的新认识303

四、科学实践哲学的后期发展306

第五节 舍格斯特尔的科学技术论思想307

一、社会生物学争论的反思308

二、“科学大战”的反思310

第三篇 后现代科学哲学演化史316

第九章 反科学主义的科学哲学316

第一节 另类科学哲学的标杆费耶阿本德317

一、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背景317

二、从正统营垒中杀出去的另类科学哲学家318

三、对师友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批评322

第二节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主张326

一、反对科学沙文主义326

二、提倡“回到生活”,追求多元主义330

三、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理念334

第三节 罗蒂:从分析哲学的出走之路336

一、罗蒂如何粉碎“自然之镜”337

二、认识论是怎样产生和过时的340

三、对确定性追求的放弃343

第四节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愿景346

一、哲学的终结?346

二、后哲学文化中的人与哲学348

三、后哲学文化中的真理与科学350

第十章 社会批判论的科学哲学355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哲学356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哲学背景356

二、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视阈358

三、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特点359

第二节 霍克海默的科学哲学思想362

一、反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363

二、批判工具理性364

三、重建科学的理性之维366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科学哲学思想368

一、批判技术理性369

二、反对科技异化375

三、倡导“新科学技术理论”377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381

一、关注认识兴趣与科学划界382

二、力推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385

三、探寻技术统治的批判式救赎路径390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反思396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思想397

一、探察科学之存在论方式397

二、现代科学的本质是技术400

三、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402

四、危险与救渡403

第二节 福柯的科学哲学思想406

一、知识考古学的科学史研究406

二、知识—权力的谱系学409

三、局部斗争与特殊知识分子412

第三节 德里达的科学哲学思想415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科学观415

二、作为原文字的科学417

三、不断抹去自身的科学420

四、从反认识论走向反科学421

第四节 利奥塔的科学哲学思想425

一、宏大叙事与科学的合法化425

二、科学的合法性危机428

三、后现代科学的误构与再合法化430

第十二章 激进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435

第一节 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436

一、建构主义SSK的研究纲领436

二、建构主义SSK的研究场点438

三、建构主义SSK的哲学主张442

第二节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444

一、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观点444

二、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447

第三节 生态主义科学哲学453

一、生态主义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453

二、生态主义的科学观456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科学批判457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科学哲学460

一、欧洲中心主义的科学传播方式460

二、后殖民主义的科学观463

三、后殖民技术科学465

后记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