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504503.jpg)
- 蔡敏勇,王杰,吕本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龄出版社
- ISBN:780082917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1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四卷2211
第十二篇 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2211
第一章 阔步迈向新世纪的中国金融2211
一、取得重大进展的金融体制改革2211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2213
三、构筑21世纪中国金融的战略框架2214
第二章 日益完善的中央银行体系2223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223
二、货币政策的改革与发展2226
三、日益强化的金融业监管2233
第三章 走向市场的商业银行体系2242
一、银行改革的准备阶段2243
二、改革的积极探索阶段2244
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2251
第四章 崛起的中国保险业2259
一、发展曲折的中国保险业2259
二、国内保险业的发展2263
三、涉外保险的发展2276
四、保险业对外开放与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278
一、证券业的发展与管理2280
第五章 异军突起的证券业2280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及方向2288
三、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2293
第六章 调整中的其他金融体系2303
一、中国的投资信托业2303
二、财务、租赁业的发展2306
三、信用合作社的发展2311
第七章 日趋重要的货币市场2316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2316
二、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2322
三、短期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2324
第八章 走向国际化的外汇市场2327
一、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2327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2336
三、外汇市场的运作与管理2341
四、我国的外汇储备2348
五、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2351
第九章 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机遇与风险2355
一、我国的金融开放2355
二、中国金融发展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和要求2357
三、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中国将产生的影响2359
四、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战略2364
五、把握开放进程与防范金融风险2377
第十三篇 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2385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385
一、中国的基本国情2385
二、城市化与人口管理问题2391
第二章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2396
一、城镇化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2396
二、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2402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实例分析2407
一、我国城市化20年的发展进程2409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2415
三、中国城市化未来20年的展望2422
四、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对策与措施2431
第十四篇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2437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2437
一、农业向市场经济的过渡2437
二、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对农业的全面冲击2442
一、农业微观基础的改造2444
第二章 农业的体制与组织创新2444
二、加快农村中介组织的建设2448
三、重建新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2450
第三章 农业经济发展向技术更新的战略转变2452
一、工业化与工农关系2452
二、转变时机的选择2453
三、技术结构的调整2455
四、技术组织的创新2456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2458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趋势及主要组织形式2459
二、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2460
三、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2462
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468
五、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责任2469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的大转移2471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2471
二、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殊背景2474
三、民工潮的根源及对策2475
第六章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腾飞的翅膀2483
一、艰难的历程2483
二、巨大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2496
三、问题与对策2509
第七章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2520
一、苏南发展模式2520
二、温州模式2540
三、珠江模式2592
第十五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2623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与地区发展2623
一、区域分工和地区发展定位2623
二、区域经济综合体与自然结合的产业分工布局2629
三、区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与分工2636
四、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的效应2644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梯度理论2653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与经济环带2653
二、梯度转移与地区经济发展2659
三、处于不同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2664
四、调控和协调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673
第三章 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2700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模式2701
二、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705
一、沿海开放地区政策2714
第四章 “六五”以来我国的区域政策2714
二、沿江、沿边地区政策2722
三、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2731
四、贫困地区政策2733
五、少数民族地区政策2738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战略性抉择2741
一、加快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2741
二、西部开发的基本原则2743
三、开发西部的若干对策2745
一、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战略2748
第六章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2748
二、江泽民第一次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749
三、江泽民提出“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2750
四、朱镕基总理提出实施大开发的措施2751
五、朱镕基总理指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五项任务2753
六、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754
七、2000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论西部大开发战略2757
第七章 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意义2759
一、长期增长中的资源保障2759
二、经济增长与需求拉动2766
三、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均衡2773
四、社会长期稳定与区域均衡2775
第八章 西部优势与制约因素2779
一、西部地区总体优势2779
二、西部各省区的优势分析2793
三、西部大开发的制约因素2804
四、西部10省区(市)的发展设想2809
第十六篇 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837
第一章 跨入新千年的中国经济2837
一、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837
二、仍具持续增长潜力的今日中国经济2843
三、快速增长:长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2845
四、为中国经济增长进言献策2854
第二章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2863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2863
二、如何判断物价指数同比下滑的态势2864
三、走出“扩张—紧缩”的怪圈2867
四、新一轮外商投资热何时到来2868
第三章 专家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途径2872
一、资源优化配置,一个未尽的话题2872
二、过去五大增长动力能否转化2874
三、增长方式转换迫在眉睫2878
四、开辟三条新的增长途径2879
五、危及经济长期增长的六个因素2882
第四章 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目标2884
一、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2884
二、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2886
三、可持续发展十大目标2888
第十七篇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2901
第一章 抓住机遇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增长2901
一、参与和发展国际化,大力促进对外贸易,积极吸引外资2903
二、利用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2905
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世界经济格局和周边环境变化所提供的机遇2907
第二章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909
一、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909
二、我国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2911
三、我国对亚洲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912
第三章 中国与21世纪的世界经济2914
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并给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2915
二、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基本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也将带来积极影响2916
三、中国经济增长将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