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苦旅 从红色青年到思想者的真实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苦旅 从红色青年到思想者的真实历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501384.jpg)
- 顾潜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574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苦旅 从红色青年到思想者的真实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苦旅者不寂寞(序一) 萧关鸿1
个人生命史的叙事给人的激发(序二) 于海3
上篇3
一、激情与迷茫(日记与诗文选:1965年5月~1976年10月)时代大背景3
寻求历史的领悟(自序) 顾潜7
“七一”抒怀(1966年7月1日)45
我坚信……(1966年7月4日)46
记一场说理斗争大会(1966年7月7日)47
坚持“双百”方针(1966年7月13日)48
大海遐想(1966年9月22日)49
见到毛主席(1966年11月25日)51
在革命的大风暴中经受考验(1966年12月6日)52
远行歌(1968年7月7日)54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1969年4月~5月)55
《马克思传》充实了我的生活(1970年6月)57
雨露滋润(1973年5月9日)——献给农场政治学校第二期马列读书班结业典礼61
啊,多瑙河!(1974年5月25日)62
献给革命先烈(1975年4月12日)63
敬爱的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76年1月9日)68
悼朱德同志(1976年7月7日)73
忆峥嵘岁月(1976年6月~7月)75
忆秦娥·哭主席(1976年9月20日)79
欢腾的夜(1976年10月14日)——闻粉碎“四人帮”喜讯纪实80
胜利的日子(1976年10月24日)83
下篇89
二、追寻与叩问(访谈录及随笔选:1977年5月~1989年3月)时代大背景89
揭批“四人帮”(1977年5月)90
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发扬“五四”精神(1979年4月22日)——访“五四”亲历者、著名历史学家周予同教授91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1980年6月2日)——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教授访谈录92
采访刘少奇小女儿刘潇潇实录(部分)(1981年6月2日)94
八千里路云和月(1982年9月1日)——复旦三好学生暑期考察散记96
把“小我”融化到“大我”中去(1983年11月15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开展“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读书活动99
北京两章(1983年12月26日)101
因势利导 促进改革(1984年10月10日)102
我们的血性(1985年12月3日)102
美哉!特区建筑(1986年10月11日)——南国遐思之一104
伫望伶仃洋(1986年10月31日)——南国遐思之二105
沙头角掠影(1986年11月10日)——南国遐思之三106
新闻界的拓荒者(1986年11月19日)——南国遐思之四107
“新闻沙龙”——一股甘洌的清泉(1986年11月29日)——南国遐思之五108
香港电视一瞥(1986年12月9日)——南国遐思之六109
礼赞你,羊城(1986年12月25日)——南国遐思之七111
历史的启示(1987年1月3日)112
诚挚的寄语和期望(1987年2月23日)——访谢希德校长113
百花犹在这里竞放(1987年3月16日)——复旦大学“当代重大经济理论问题争鸣会”侧记115
故乡、祖国是永恒的(1987年4月18日)——与著名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杨福家教授一席谈116
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中激发新的热情(1987年10月22日)118
让复旦精神发扬光大(1987年5月20日)118
为实现十三大目标脚踏实地奋斗创造(1987年10月31日)——复旦大学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座谈会侧记120
亲情·融通·忧患(1988年1月21日)——访首批来复旦大学探亲的台胞121
关于校报改革的实践与思考(1988年6月)122
对极左思潮下一种负面文化现象的反思(1989年3月)128
三、沉思与忧患(访谈录与诗文选:1990年4月~2005年9月)时代大背景133
走出一条培养人才的新路(1990年4月2日)——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一席谈134
采访老一辈革命家曾志实录(1991年11月12日)136
滞重、蹒跚的文明脚步(宗璞:《废墟的召唤》感言,1995年2月15日)138
发思古之幽情(秦牧:《社稷坛抒情》感言,1995年2月17日)139
历史真的会给我们惩罚吗?(巴金:《小狗包弟》感言,1995年2月18日)139
悟透功名利禄身后消(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感言,1995年2月18日)140
让美德主宰你的人生(孟子:《鱼,我所欲也》感言,1995年2月19日)141
赤县之精 神州之魂(周敦颐:《爱莲说》感言,1995年2月21日)142
在黄昏中追忆和梳理岁月(季羡林:《黄昏》感言,1995年2月22日)143
时代给我们以忧患和激励(余秋雨:《三峡》感言,1995年2月22日)143
从血海中吸取历史悲剧的沉痛教训(袁鹰:《玉碎》感言,1995年2月23日)145
走出阴影,充实自身,改变自己(赵丽宏:《路遇》感言,1995年2月24日)146
真正纯净的人性是人类最宝贵的品格(铁凝:《河之女》感言,1995年3月12日)147
高贵的人格是永恒的(岑桑:《在林则徐的流放地》感言,1995年3月12日)148
气节操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张溥:《五人墓碑记》感言,1995年3月12日)149
在权位的透镜前(柯灵:《乔峰老人》感言,1995年3月14日)150
他书写了一段无比沉重的历史(袁鹰:《岚山花雪》感言,1995年3月15日)151
勇敢地直面历史的“遗憾”(巴金:《怀念胡风》感言,1995年3月15日)152
革命永远是青年的(闻一多:《五四断想》感言,1995年4月9日)153
让青春的奔涌有着方向(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感言,1995年4月11日)154
寻求历史的领悟(张抗抗:《废墟的记忆》感言,1995年4月18日)155
地位展示品德(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感言,1995年4月19日)156
风雨人生路(纪录片解说词)(1996年6月)——一批六六届高中校友30年后相聚纪实157
刘公岛忧思(1996年9月27日)159
与著名学者赵鑫珊对话录(部分)(1996年9月28日)161
悼小平逝世(1997年2月20日)162
林深闻鹧鸪(1998年3月)164
超越意识形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1999年5月25日)165
西方文化与新闻出版自由(2001年10月)166
“西方文明至上”与“天赋使命感”(2001年11月)170
从电车翻车、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报道看中国新闻传播的进步(2002年1月)173
“渤海2号”翻沉报道(2002年5月)——新时期舆论监督的先声177
中国的民主:从基层选举做起(2002年8月)179
刘少奇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2002年11月)183
中国现代化与新闻改革的深化(2003年10月)189
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2003年11月)197
对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审视(2004年10月)198
真情的思念(2004年10月)——献给中学母校90周年校庆207
敬畏我们内心的道德律(2005年9月15日)209
后记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