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秦汉名物丛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秦汉名物丛考
  • 王子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843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秦汉考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秦汉名物丛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酱1

1.肉酱·鱼酱·蟹酱1

2.芥酱·芍药之酱·枸酱·榆荚酱2

3.豆酱4

4.酱瓿·酱甀·酱瓨5

5.酱桮·酱杞·酱栀·酱伤7

6.军需项目中“酱”的配给8

7.民间“作酱”方式9

豉11

1.“盐豉”11

2.“盐豉”的盛装形式:荅·台·瓵·盖·合12

3.“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13

4.河西汉简有关“豉”的资料13

5.卖豉亦致高訾16

盐菜·酱菜17

1.“盐菜之用”17

2.“盐菜钱”18

3.崔寔《政论》言“盐菜”消费18

4.“酱菜”19

酒·麴20

1.饮酒风习与“酒”的消费——以居延为中心的考察20

2.祭祀用酒24

3.“酤酒”“买酒”行为24

4.酒后斗殴案例26

5.药用酒28

6.“禁酤酒”制度29

清酒·薄酒·浓酒32

1.肩水金关“清酒”简文32

2.《诗经》“清酒”34

3.睡虎地《日书》“马禖祝”用“清酒”35

4.《春秋繁露》“清酒”37

5.管辂“先饮三升清酒”故事38

醇酒·白酒40

1.汉代酒的品类40

2.汉简所见“醇酒”“淳酒”41

3.“白酒”与“清酒”的比较43

善酒·美酒·厚酒·浓酒44

1.“善酒”和“美酒”44

2.与“厚酒”对应的“薄酒”44

3.与“薄酒”对应的“浓酒”45

膏饼47

1.马圈湾汉简“膏饼”47

2.关于“膏”49

3.关于“饼”51

4.“膏饼”的品质和形制53

5.胡饼:胡者,互也55

6.膏环·膏糫·粔籹·寒具·馓子55

7.“胡饼”“膏饼”的价格57

豆·黄豆·大豆59

1.曹操高陵石牌文字“黄豆二升”疑议59

2.非“默证”60

3.汉简“黑粟”“白米”“黄种”与《齐民要术》“乌豆”61

4.《齐民要术》白、黑“大豆”62

5.《张叔敬镇墓文》“黄豆”确证62

6.长沙走马楼竹简“豆租”“大豆租”63

枣·棘74

1.枣栗:木本粮食74

2.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甘泉饥食枣76

3.西王枣·王母枣·西王母枣78

4.玉门枣79

5.“枣水”之怪80

6.“浮枣绛水”81

7.“枣”“棘”的象征意义82

8.“以桃为弓,牡棘为矢”83

乳·马湩·挏马酒87

1.湩,乳汁也87

2.肩水金关简所见“主君”祭品:乳黍饭清酒88

3.杨恽“养羊酤酪”疑问93

4.“奠马湩”礼俗95

5.《汉书·礼乐志》“挏马酒”96

6.横山孙家园子“捋乳”画像97

茭99

1.茭:汉代河西的劳作史与植被史99

2.伐茭·积茭·运茭·载茭·守茭·取茭·出茭·入茭100

3.“茭”的实义100

4.“茭”和“槀”103

5.“茭”的计量和相关问题105

6.敦煌汉简“茭长二尺,束大一韦”107

7.关于“大司农茭”108

8.“除陈茭地”解说110

苇·蒲·慈其113

1.“伐苇”“伐蒲”简文113

2.河西戍卒劳作:伐慈其·艾慈其114

3.“慈其”名义114

甬·筩·筒116

1.“竹器”与竹器时代116

2.秦汉筒形器118

3.作为标准器的“桶”“用”“甬”“筩”121

4.自名为“甬”“筩”的容器123

5.从竹筒作器到“写竹状而为之”的筒形器124

6.竹质“铛鼎”“釜甑”128

7.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竹林分布与筒形器的兴衰129

角杯·犀角杯143

1.广州汉墓出土“犀角”143

2.“犀杯”与“兕觥”144

3.犀杯:民间信仰与民间礼俗146

4.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犀杯”152

5.何家村出土“犀杯”“犀捧”155

合卺杯157

1.“衔杯共饮”风习与“合卺”仪礼157

2.秦汉双连杯159

3.双连杯的民俗学意义162

4.合卺杯,鸳鸯盏,连理盘166

行囊·行橐168

1.“布橐”与“革橐”168

2.“于橐于囊”169

3.装囊169

4.“担橐”“负橐”故事170

5.“行箧”与“行箱”171

流马方囊173

1.“木牛流马”:诸葛亮的交通运输技术发明173

2.关于“方囊”名号175

3.“方囊”与散装运载方式177

4.“方囊”装载量与汉代车运装载规格的比较179

5.“方囊”结构与“流马”为独轮车说181

6.“鹿车”与“流马”名义184

蒋席·皮席·葌席187

1.长沙东牌楼简牍“席”“于”“桉”187

2.“?”与“蒋”188

3.皮席190

4.关于“二席”“重席”191

5.“葌席”解192

6.量词“枚”“领”“束”193

7.“铺荐陈簠”196

行縢197

1.秦俑“行滕”的考古记录197

2.秦俑“行滕”的考古研究199

3.说“行滕”非“汉服之制”201

4.“行滕”使用“兵种”说及“等级”说补议202

5.“行滕”的形制203

6.“行滕”于交通史的意义205

偪胫209

1.秦俑“护腿”发现209

2.“护腿”“絮衣”说辨疑210

3.腿裙·吊腿·胫衣·跗注213

4.“偪胫”推想215

赤帻218

1.甘谷简文“伍长守街治滞”“著赤帻”218

2.阳陵出土兵俑装束及相关发现219

3.著帻·冠帻·服帻·戴帻·摄帻220

4.青帻·绿帻·黄帻·白帻·黑帻·绯帻221

5.“赤帻”的意义223

6.“帻”与“冠”“巾”“盖”226

7.关于“陌额”“抹额”228

马甲230

1.岳麓书院秦简《数》所见“马甲”简文230

2.曾侯乙墓出土“马甲”231

3.包山2号楚墓出土“马甲”233

4.有关“马甲”“马铠”的历史记录234

5.杨泓有关战马装具史的创论237

6.甲骑装具史的新认识240

掌蹄242

1.《盐铁论·散不足》所见“掌蹄”242

2.“?蹄”说243

3.对于“革鞮”的理解243

4.“蹄铁”源起245

5.“数马曰若干蹄”:蹄铁萌芽的观念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一246

6.“蹄欲得厚”:蹄铁萌芽的观念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二248

7.蹄部病症治疗:蹄铁萌芽的观念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三250

胶·胶?253

1.额济纳汉简“胶二?重十三两”简例253

2.涉及“胶”的“楬”254

3.汉简资料有关“胶”的信息255

4.“胶”在军事生活中的应用256

5.关于“?”260

天马265

1.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铜马265

2.“紫燕骝”说商榷266

3.“天马”名号的合理性268

人鱼膏270

1.秦始皇陵“人鱼膏”之谜270

2.秦陵地宫设计构想透露的海洋意识270

3.“人膏”?“鱼膏”?273

4.“人鱼”“出东海中”说276

5.“鱼灯”和“鲸灯”278

6.“大秦”的“鲸鱼灯”282

海鱼284

1.海上渔业的发展284

2.“海鱼”与“海租”285

3.鲛·?·鯕·鰸·鲕·鳆286

4.鱸·鯜·?·?·魦·鱳·鰅·?·魵·鲜286

大鱼·巨鱼289

1.方士言“大鲛鱼289

2.秦始皇射“巨鱼”290

3.《汉书·五行志》“北海出大鱼”记录291

4.《续汉书·五行志》“东莱海出大鱼”记录292

5.《论衡》“鲸鱼死”与《西京赋》“鲸鱼失流”294

6.《淮南子》所见“鲸鱼死”294

7.早期“海出大鱼”记忆296

连弩297

1.秦始皇以“连弩”射巨鱼297

2.秦军“强弩在前”298

3.并射弩和连发弩300

3.秦汉实战“连弩”303

4.诸葛亮“损益连弩”306

5.后世的“诸葛弩”308

机·机械310

1.秦陵“机械之变”310

2.舆械:交通生活中的“机械之利”313

3.兵械:三军强弩316

4.“机发之桥”与坑儒谷“伏机”传说319

5.秦始皇“器械一量”323

6.关于“机械之心”326

鹿车330

1.一轮车330

2.“椎车”331

3.秦陵发现的新线索332

鸠车334

1.小儿“鸠车之乐”334

2.许阿瞿墓志画像335

3.“鸠车”实物336

4.金石学论著中的“汉鸠车”337

竹马339

1.郭伋故事339

2.乘竹马为戏340

3.“竹马”的形式341

泥车·瓦狗343

1.“诸戏弄小儿之具”343

2.《潜夫论·浮侈》言“泥车、瓦狗、马骑、倡俳”344

3.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的发现345

阁·阁道·栈阁347

1.“格”与“阁”347

2.阁道·栈道348

3.“高格”“高阁”“桥阁”350

4.说“接木相连”“木石相距”351

石?·石道354

1.《石门颂》“造作石?354

2.石道355

3.“舆”“车”“载乘”356

徧·碥358

1.拴驴泉石刻358

2.作偏桥阁359

3.碥路362

4.“碥”的字源学思考364

臽365

1.《西狭颂》“鐉烧破析,刻臽磪嵬”365

2.“臽”与“窞”367

柙·笼368

1.《西狭颂》“柙致土石”368

2.《九章算术》的“笼”“土笼”368

3.虆梩369

复壁371

1.广州陶屋“密闭的小室”371

2.陕县刘家渠汉墓和武威雷台汉墓建筑模型372

3.汉代建筑遗址所见“隔道”372

4.汉宫“非常室”373

5.伯玉藏身处374

6.赵岐故事375

7.三国“复壁”史迹376

8.“复壁”出现的社会背景与技术条件376

9.后世的“复壁”379

复道381

1.秦汉宫廷“复道”381

2.有关“复道”的文物资料382

3.“复道”与“桥”383

4.“复道”立体交叉形式384

5.马王堆帛书《驻军图》中的“复道”385

6.“复道”“阁道”385

虹梁388

1.“?”与“高梁”:先秦拱桥出现的可能性388

2.《西都赋》“应龙虹梁”389

3.拱桥出现的年代392

4.拱桥史若干误识的澄清394

5.西汉拱桥建造的技术条件397

浮桥399

1.“造舟”“维舟”“特舟”等级制说399

2.浮桥史的再考察:造·艁·靠402

3.“智伯命造舟为梁”事“伪说”“伪史”辨疑403

4.“方舟”405

5.简易浮桥:桥梁等级与社会等级406

6.秦直道“度河”的可能形式408

7.卫青“梁北河”411

8.汉代“浮桥”明确史例413

珰·当416

1.“裁金璧以饰珰”416

2.瓦当“椽头饰”说疑议417

3.四川汉代崖墓提供的例证420

4.其他文物实证422

封424

1.秦穆公“封殽尸”故事424

2.“封,界也”426

3.秦直道的“石关”“封峦”428

4.“封”与“鄂博”“敖包”429

5.秦军史和罗马军史的对读431

附论:舟船属具434

1.走马楼简提供的信息434

2.大樯435

3.大杝436

4.上?,下?437

5.矴石438

6.大绁439

7.由属具推测舟船规格440

木镫443

1.关于马镫发明史的探讨443

2.包革木镫和包金属木镫445

3.木镫的使用446

4.“镫如半靴”447

5.早期马镫的可能形式450

索引453

作者相关研究成果目录459

后记4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