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3辑 第1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3辑 第12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494371.jpg)
-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虞和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75347712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56页
- 文件大小:250MB
- 文件页数:7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3辑 第1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缪荃孙档1
第一卷 缪荃孙档存董康、刘承干手札1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并附件1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9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13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15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20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24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29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31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34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37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42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47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九月初四日)50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52
艺风(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55
艺风(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二十日)59
艺风(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十八日)65
艺风(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68
筱翁(筱珊,缪荃孙)收董康来函71
艺风(缪荃孙)收康(董康)来函75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二月二十日)77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二月三十日)79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二月二十一日)80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四月初六日)82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五月初二日)85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五月十七日)87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六月初二日)88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六月初五日)90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并又启(六月二十九日)92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七月初三日)97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七月二十一日)98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八月二十九日)99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十一月初二日)103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十二月十九日)105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孟陬十一日)110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嘉平二十二日)111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十一月十三日)115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六月初三日)118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六月十九日)121
筱珊(缪荃孙)收刘承干来函(孟陬二十九日)123
端甫档125
第一卷 端甫收各方来函125
端甫收岳樑来函并再启125
端甫收知府玉构稟文128
端甫收福海来函130
端翁(端甫)收崇兴来函132
端甫收李鸿章来函134
端甫收黄建笎来函136
端甫收刘恩溎来函138
端甫收张绍华来函140
端甫收张绍华来函(小阳二十二日)142
端甫收曾丙熙来函146
端甫收刘坤一来函148
端翁(端甫)收文福来函151
端甫收高赓恩来函154
端甫收刘学浩来函156
端甫收王万甡来函159
端甫收长恒来函并再启164
端甫收韩树梅来函并再稟167
端甫收裕禄来函171
端甫收王万甡来函173
端甫收赓恩(高赓恩)来函177
端甫收吕海寰来函(三月初十日)179
端甫收彦秀来函182
端甫收韩树梅来函并再稟184
端甫收兆泉来函并再稟188
端甫收王万甡来函并再稟191
端甫收兆泉来函并再稟195
端甫收徐建寅来函(九月十九日)198
端甫收袁昶来函200
端甫收傅云龙来函202
端甫收胡燏棻来函205
端甫收松寿来函207
端甫收李鸿章来函209
端甫收周馥来函212
端甫收刘坤一来函214
端甫收韩树梅请安帖216
端甫收铁良来函217
端甫收铁良来函219
端甫收铁良来函221
端甫收朴寿来函223
端翁(端甫)收崇兴来函225
端甫收朱国钧来函227
端甫收刘作樑来函229
端甫收知府玉构稟文231
端甫收知府张屏稟文233
雷坡档235
第一卷 雷坡集墨(一)235
国藩(曾国藩)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八月十二日)235
国荃(曾国荃)致周君函并又及(五月十二日)237
纪释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240
麟致省三(庞际云)函(六月初四日)241
麟致省三(庞际云)函(二十三日)242
李瀚章致莲舫(何栻)函(九月初八日)244
李鸿章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二十六日)247
李鸿章致王爷函(冬月十三日)248
李鹤章致莲翁(何栻)函249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并附件(四月二十日)251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并附件(二十二日)254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六月初十日)257
新贻(马新贻)致省翁(庞际云)函260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261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初五日)262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十一日)264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二十三日)266
张之万致省三(庞际云)函268
何璟致宫保(曾国藩)函并又及再启270
李庆致廉舫(何莲舫,何栻)函(三月初十日)275
李庆致廉舫(何莲舫,何栻)函(初二日)278
士棻致廉公(何栻)函(同治四年五月二十日)281
士棻致廉翁(何栻)函282
樾(俞樾)致花农(徐琪)函(新正八日)284
樾(俞樾)致花农(徐琪)函并再启(三月朔日)286
念祖致云台函(初七日)294
龙启瑞致莲舫(何栻)函296
绍诚致小楼函298
沈京成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十四日)299
方锜赠悔余(何栻)诗稿300
佚名信函(中秋)301
佚名信函302
佚名信函303
鸿裔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十三日)304
杜文澜致廉舫(何莲舫,何栻)函307
佚名诗稿308
莫友芝致廉舫(何莲舫,何栻)函(二十六日)312
王友端致云台函314
王友端致云台函(四月二十一日)316
王友端致云台函317
友端(王友端)致瑞斋(王瑞斋)函(四月二十一日)319
友端(王友端)致云台函(三月二十八日)320
王友端致云台函(三月二十九日)322
王友端致云台函324
坤(刘坤一)致廉翁(何栻)函325
天龄致省三(庞际云)函326
赵新致省山(省三,庞际云)函(十一月朔日)327
李鸿藻致省山(省三,庞际云)函并又及330
李鸿藻致省山(省三,庞际云)函并又及336
桂芬(沈桂芬)致省山(省三,庞际云)函(正月八日)339
芬(沈桂芬)致佚名函残件341
吴鸿恩致省三(庞际云)函(十八日)344
刘崐致省三(庞际云)函346
佚名致廉昉(何莲舫,何栻)函(嘉平十七日)348
第二卷 雷坡集墨(二)351
陈官俊致琴峰函(十一月初四日)351
大澂(吴大澂)致小宇函353
松禅致渔隐函354
洞(张之洞)致右铭函356
张之洞致北京户部袁(袁昶)电稿(二月初十日)357
壶(张之洞)致张玉叔(张检)电稿(二月二十六日)358
洞(张之洞)致桂林张藩台(张联桂)电稿(正月十二日)359
壶(张之洞)致扬州前汉黄道何电稿(正月二十五日)360
壶(张之洞)致泊头张印谘电稿(二月二十六日)361
洞(张之洞)致北京翰林院王廉生电稿(二月十五日)362
洞(张之洞)致北京黄仲韬电稿(三月二十七日)363
洞(张之洞)致北京沈稼邨电稿(四月十七日)364
佚名致梁大老爷(梁敦彦)函365
佚名致松翁梁老爷(梁敦彦)函366
鹿传霖致孝达(张之洞)函367
名心致桂林沈抚台电稿(四月初五日)369
昌(丁日昌)致盛荔翁电稿370
日昌(丁日昌)致省翁(庞际云)函(六月二十八日)371
丁日昌致省三(庞际云)函并再启373
宝琛(陈宝琛)致孝达(张之洞)函(九月十四日)378
李鸿藻致省山(庞际云)函382
锜(方锜)致廉昉(何栻)函(二月十八日)384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十八日)386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并又启(十三日)389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394
方锜致省翁(庞际云)并再启函396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并再启(七月四日)398
方锜致省翁(庞际云)函并再启402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404
方锜致云台函并再启406
锜(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408
锜(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409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410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413
方锜致省三(庞际云)函(三月十四日)415
佚名信函418
壶(张之洞)致上海老和义栈张白泉电稿(二月二十七日)419
景其浚致省山(庞际云)函420
景其浚致省三(庞际云)函422
景其浚致省三(庞际云)函425
张盛藻致省三(庞际云)函427
江阴何悔余太守栻撰某伶娶妇酿钱小启430
佚名致北京王雪岑(王秉恩)电稿(四月初五日)435
曼致北京易安堂冯电稿(三月二十五日)436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初十日)437
名心致桂林沈抚台(十一月二十六日)438
粤督署致北京提塘电稿439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吴(吴景萱)蔡(蔡锡勇)王(王秉恩)电稿(十二月十四日)440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初九日)441
行辕致督署吴丞(吴景萱)、王丞(王秉恩)、监工梁委员(梁敦彦)电稿(十二月初三日)442
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443
昌(赵凤昌)致督署电房朱泊安电稿444
行辕致督署文案电稿(初五日)445
佚名致北京户部袁电稿(四月初五日)446
佚名致香山县张令文翰沙田局委员伍令电稿(十二月十七日)447
督院行辕致汕头廖丞维杰广元轮管带电稿(十二月十九日)448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十二月十七日)449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十二月初七日)450
熊(凌兆熊)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十二月初八日)451
彬昌致督署文案电稿(初六日)452
佚名函稿(二十日)453
联瑛致云台函稿454
昌(赵凤昌)彬(吴元彬)致督署文案电稿(十二月初三日)456
督院行辕致香港两广督署委员蔡(蔡锡勇)吴(吴景萱)王(王秉恩)三公电稿(十六日)457
恩(王秉恩)致重庆潘振冈电稿(二月二十二日)458
佚名致北京某人电稿(二月初十日)459
善后局致香港鸿安栈电稿(二月十四日)460
赵凤昌致高要县正堂荣电稿461
佚名京车电稿(九月十七日)462
善后局致石龙县丞熙电稿(二十五日)463
景萱(吴景萱)致肇庆学宪电稿464
善后局致惠州府李电稿(三月二十五日)465
佚名致桂林府赵太守电稿(四月十六日)466
佚名致苏城礼部钱篪仙电稿(四月初一日)467
景萱(吴景萱)秉恩(王秉恩)致京都扬州会馆户部刘佛青电稿(四月二十六日)468
第三卷 雷坡集墨(三)469
欧寿枟致省三(庞际云)函稿(二月初六日)469
薛时雨致廉舫(何栻)函稿472
思庄致廉舫(何栻)函稿(十月十八日)474
振祎(许振祎)致廉舫(何栻)函稿(五月二十日)476
恽光宸致佚名函稿478
佚名致廉翁(何栻)函稿480
杨树基致棣台函稿482
金安清致廉翁(何栻)函稿485
王兆琛致南轩函稿486
慕维德致三弟函稿488
曾国荃致伯寅(潘祖荫)函稿490
佚名致廉昉(何栻)函稿(六月初三日)493
许其光致莲舫(何栻)函稿(十一月十一日)495
李世杰致莲翁(何栻)函稿(四月二十日)497
林福祥致廉昉(何栻)函稿499
佚名函稿502
刘郇膏致省三(庞际云)函稿503
何璟致省三(庞际云)函稿506
金国琛致省三(庞际云)函稿(八月二十七日)509
彭玉麟致省三(庞际云)函稿512
刘铭传致省山(庞际云)函稿并又及514
新贻(马新贻)致省三(庞际云)函稿518
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520
李宗羲致省山(庞际云)函稿(五月十八日)521
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十月初五日)524
羲(李宗羲)致省山(庞际云)函稿(二十三日)527
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重九前一日)529
李宗羲致省三(庞际云)函稿532
宗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二十四日)535
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初五日)536
宗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十七日)537
宗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538
羲(李宗羲)致省翁(庞际云)函稿(二十七日)539
李宗羲致省三(庞际云)函稿(九月初七日)540
舒达致老伯函稿542
黄图致六逸函稿544
佚名函稿545
恭寿致云台函稿(二十二日)546
佚名致云台函稿547
屠衡致二兄(六逸)函稿549
吕志恒致六逸二兄函稿551
吕志恒致二兄(六逸)函稿并又及(正月二十四日)553
席伊炳致三兄函稿558
胡兰滋致琢蓭三兄函稿561
潘志荣致云台函稿(初元日)563
韩梿致六逸二兄函稿(九月十六日)565
佚名致二兄函稿566
陈道隆致二兄(六逸)函稿(丁亥年十二月初五日)568
朱建潘致琢蓭函稿570
廷夏致六逸函稿(八月初三日)572
第四卷 雷坡集墨(四)577
文秋山(文庆)先生家藏册封皮及敦崇题记577
佚名字幅579
东山题字(戊午谷日)580
富察敦崇字幅(光绪十三年)581
端华致佚名函稿582
张中寅致秋山(文庆)函稿583
佚名函稿(十月初三日)586
耆英致佚名函稿589
佚名函稿592
绶载致佚名函稿并又及593
佚名致秋山(文庆)函稿(中元后二日)595
沈致佚名函稿(二十九日)598
陈孚恩(陈子鹤)致秋山(文庆)函稿(九月十八日)599
黄赞汤致秋翁(文庆)函稿602
陈孚恩(陈子鹤)致秋山(文庆)函稿(五月二十八日)605
陈孚恩(陈子鹤)致秋山(文庆)函稿(十月初七日)607
萨迎阿致佚名残件函稿612
陈孚恩(陈子鹤)致秋山(文庆)函稿(四月二十六日)613
张中寅致秋山(文庆)函稿617
佚名批条622
汪本旌致秋山(文庆)函稿(四月十四日)623
曾希周致秋山(文庆)函稿625
费开绶致秋山(文庆)函稿629
费开绶致秋山(文庆)函稿633
陈孚恩(陈子鹤)致秋山(文庆)函稿(九月十九日)637
佚名致秋山(文庆)函稿640
叶承澧致秋翁(文庆)函稿(新正十二日)642
恩福稟佚名函稿645
佚名函稿残件648
弟俊(文俊)致兄(文庆)函稿649
佚名致秋山(文庆)函稿(三月二十七日)651
俊(文俊)致佚名函稿(九月十一日)656
文俊致东山七弟函稿658
文庆致东山序东两弟函稿(十二日)662
兄康(文康)致湘序两弟函稿(十七日)663
昭文致东山七兄函稿(四月十一日)668
岱保致两弟函稿残件(初二日)671
佚名赠东山《桃李园序》残件673
秋山(文庆)致佚名函稿674
汪洪霆致元卞函稿675
佚名致元翁(元卞)函稿(二十九日)676
佚名稟稿677
王家璧致省山(庞际云)函稿680
李桓致廉昉(何栻)函稿(初四日)683
王同愈致太夫子大人函稿684
桂清档一685
第一卷 桂清档存咸同光朝名家书翰(上)685
佚名记莲舫(桂清)事迹并致云初函稿685
莲舫(桂清)收单懋谦函并再启687
桂清档存佚名函稿残件(二十一日)690
莲舫(桂清)收李鸿藻函(十七日)691
莲翁(桂清)收佚名函(初九日)693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并又启(十六日)694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696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十一月二十七日)697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十二日)698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699
莲舫(桂清)收荫(荫轩,徐桐)函(初一日)700
莲翁(桂清)收桐(徐桐)函(十七日)702
莲舫(桂清)收桐(徐桐)函703
莲舫(桂清)收徐桐函704
莲舫(桂清)收徐桐函705
莲舫(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六月十六日)706
莲翁(桂清)档存佚名函709
桂清收佚名函710
莲翁(桂清)收龢(翁同龢)函(初十日)711
莲翁(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九月二十六日)712
莲舫(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初四日)713
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十九日)715
莲舫(桂清)收龢(翁同龢)函(二十六日)717
莲舫(桂清)收龢(翁同龢)函718
莲舫(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四月二十六日)719
桂清档存佚名函721
莲翁(桂清)收同龢(翁同龢)函723
莲舫(桂清)收龢(翁同龢)函(二十六日)724
桂清档存佚名函725
桂清档存佚名函726
莲舫(桂清)收龢(翁同龢)函(二十二日)727
莲舫(桂清)收龢(翁同龢)函729
桂清收龢(翁同龢)函731
莲舫(桂清)收翁同龢函(同治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732
桂清档存佚名函734
桂清档存佚名函(四月二日)735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736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三月二日)738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八月初六日)740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二月二十八日)741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二月初二日)744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四月朔日)746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三月二十八日)748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十一日)750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751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正月十七日)752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753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十二月初二日)754
莲舫(桂清)收佚名函(正月十九日)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