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粟轩纪年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粟轩纪年诗
  • 南怀瑾著;林曦注释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
  • ISBN:978754581427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诗词-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粟轩纪年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西行集 乙卯一九三九—丁亥一九四七2

过蛮溪2

务边杂拾3

入峨嵋闭关出成都作7

过龙门洞8

秋日四律步傅真吾先生原韵8

归雁12

乙酉岁晚于五通桥张怀恕宅13

丙戌春二月,时寄居五通桥多宝寺,赠李秀实居士14

丙戌重阳后七日,于川东大竹县文昌阁,桂香殿禅七圆满,留别诸子15

赠曾宪民禅人16

丙戌秋,自蜀赴滇,抵陪都,游北碚温泉,留别蜀中耆宿伍心言秘书长17

丙戌北碚温泉赠别伍心言秘书长18

离川前夕,偶于渝州遇故人潼南田书记长肇圃,五载睽违,聚散如梦,戏题赠别,调寄鹧鸪天19

飞昆明途中(前调)20

同苏局长子鹄游龙潭21

禹甸村闲步22

有寄23

海屋集 丁亥一九四七—戊子一九四八26

自昆明乘机至上海,转杭州,再归故里省亲26

自上海乘轮船至温州27

侍亲闲居28

翻放翁道院遣兴原韵,并奉普传炼师29

自题照影30

简倪燮勤老居士步原韵32

修辑家乘,过黄岩,赠横菱诸族人33

展拜横菱宗祠34

横菱族妹怀素乞诗即景35

瓯江舟次36

道情37

游委羽山第二洞天39

瓯江舟中适逢选举事有感40

画莲41

初游台湾杂咏42

庐山天池寺45

百花洲感旧47

灵峰闲居48

来鹤亭感怀49

浮海去台湾前夕留别巨赞法师于灵峰50

海东集 己丑一九四九—丙辰一九七六56

基隆旅怀56

示禅者58

宿七堵法严寺59

读客示嘉陵山水图60

山中留题61

赠唯识学者62

再宿法严寺即事63

忆禅人印华法师64

癸巳母难日65

寄赠香江灵源法师66

游台北观音山67

送老友朱杰人披剃观音山凌云禅寺68

再到基隆大觉寺,为岭定名,日:灵源69

一笑70

夜读书怀71

自台北返基隆晚归72

即将迁居台北前夕,基隆夜雨,闻邻歌有感73

与客谈兵书感74

旅台法友祈祷贡噶呼图克图上师降诞法会颂词76

酬简78

戊戌元旦书感81

己亥立春82

己亥元宵83

为田英英之云题绘仕女图84

和黄陂胡庸玉书师七十自寿四律,步原韵87

挽定妙法师(朱杰人老友)92

闲居杂咏93

定起偶赋100

酬简102

戏赠道家妄信双修丹法者103

有自印度寄密禅双修新著,阅后即题104

偶成106

张起钧教授旅美来函(十月)107

诗思108

遣兴109

子夜读《参同契》111

回车113

禅宗颂113

定慧颂114

赠别115

庚子二月漫步台北南门古城楼116

楞严经颂十七首 阿难绮障颂118

七处征心颂120

观河之见颂121

八还辨见颂122

三科七大心物齐观颂124

二十五圆通颂125

教理行果颂127

庚子冬寒夜译《楞伽经》即赋128

凌晨起坐131

蓬莱新村晴日131

菩萨蛮别调132

名医师崔玉衡数十年来醉心禅密诸佛学,心颇自负,乞诗自勉,捉笔为书一律,工拙不计也133

算命(用古韵)134

诸子有悲时局,愤慨人事来言者,借事属辞,用相诫勉135

忆西湖137

示答巫生138

偶兴139

辛丑人日之夜141

辛丑母难日142

谢客143

苍松144

前题149

辛丑剩稿151

晴窗153

子夜154

中元掩室蓬莱新村寓处,夜自定起155

晚来雷雨156

辛丑中秋157

辛丑孟秋,月杪出关,对镜理发,自说偈语158

前题159

重阳未及登高书感160

赠居日月洞顶道者161

步詹励吾居士自加拿大寄二绝原韵(冬月十二日)162

观棋感怀163

程沧波居士六十寿辰165

自叹166

登指南宫吕祖殿166

寄赠刘世纶生日于马尼拉(三月)167

春寒168

颂佛说《金刚经》169

秋思170

夜起经行171

理书偶成172

步张礼文居士和人除夕诗原韵173

步程沧波居士和人郊居诗原韵174

岁晚175

癸卯初春,小集同人,于北投居士林共修禅静七日,闲来戏语177

春思178

赠萧天石兄索诗179

吴生怡前著《人与路》又著《人与桥》二书,乞题180

花朝戏题181

辞某委员会之聘182

有感182

闲行示学人183

癸卯仲夏,朋辈为居香港倓虚和尚九十迎寿,嘱致祝辞184

癸卯仲夏,应诸学子邀,参与台湾师范大学学生毕业典礼,冠盖云集,为众请题句,戏赋俚语两绝,用勉诸生185

前赠诸生毕业于各大学俚语,意犹未尽,再广前作一绝,掇成一律。内中两联,改古警语凑成,昔无此格,姑名为胎古体,以博同乐186

秋思187

香港大屿山杂咏187

赴大屿山行前赠刘丕基君(五月五日)189

癸卯中秋190

记感191

应嘱为孙中山先生九十八诞辰作193

为洪陆东先生七十寿辰征诗194

沧波居士近来耽诗,屡示诸作,偶赋戏语二绝作答(九月十日)195

葛乐礼大台风水灾中答沧波居士诗札196

接中国文化大学敦请教授聘书有感197

癸卯岁除,詹励吾居士自加拿大寄六十自寿诗嘱和,新岁入山禅集,未及赓和。甲辰正月初八,返家料理积牍,即作覆二律198

夜吟200

阳明山春日赏樱花道中202

陈家璧医师赠西贡转来法国种金丝雏雀一对有感203

重游十方大觉寺204

示学人论禅诗207

甲辰仲春与家人偕诸生乌来观瀑208

沧波居士六十晋二华诞209

甲辰午月杨管北居士六十诞辰书勗210

戏言212

自警213

入山勘地214

沧波居士近耽诗趣,复以甲辰岁暮书感索和,步原韵即成四律,文字游戏,诫著诗魔215

附:程沧波居士甲辰岁暮书感有怀诸友原作220

诗兴221

自讼耻为师四绝示诸子 惭为儒师221

惭为道师222

惭为禅师223

惭为人师224

答学人文章考据之争225

示学生226

岁暮226

论易象数题玉书夫子函后227

晚步东门228

寄意229

甲辰除夕230

乙巳新春禅集奇岩精舍232

新春禅七后送刘世纶(叶曼)道友返菲京233

春日234

乙巳中秋前九日送朱文光赴美留学235

乙巳中秋饯别留华学生柯宝山返西德236

闲步淡水河畔237

寒夜随笔238

目疾自忏239

郑学稼先生六十寿辰241

读郑学稼先生自述学徒生活书后242

感怀243

乙巳岁除244

李勉教授作画赠诗步韵答谢245

午夜答书十余通,有感先师味渊先生“鬓丝禅榻日相依”及沧波居士“事求妥帖心常苦”句,即赋一律,兴犹未尽,用先师句赓作辘轳体一章,移初成一律为殿246

丙午母难日怀双亲250

丙午母难日偶成251

偶兴251

观昙花有感252

应空军邀赴各基地讲学感赋253

入夜莅东港空军指挥参谋大学254

谒台南延平郡王祠254

旅夜255

赴冈山途中256

晨起256

步青年画家吴翰书慨然寄诗原韵257

半僧吕佛庭居士绘水边林下禅境图以赠,见者赞叹欢喜,居士绘有长江长城万里图等,传称一时,笔法立意,均足千秋,赋此报谢260

丙午岁阑答诸友贺柬261

丁未仲春262

游承天寺答广钦老和尚劝出家话263

台风夜,读太空科学书后,并笔述道家学术有感264

丁未仲春楞严旧本重返书城265

丁未六月,晤乡人高宗武兄夫妇于台北旅次赋赠265

陈九如先生七秩寿辰赋赠(丁未初夏)266

戊申新正,禅七法会后,阅美国学生罗维德呈心得报告,示赠267

夜读戏笔268

卧疾偶占269

戊申新正病起269

闻小儿女论东坡“雪泥鸿爪”诗,有感担板汉知见而作270

讲华严经毕有感(九月廿五日)十月廿八偶成271

附:孙毓芹先生丁未小春步韵怀公夫子讲《华严经》毕有感272

王委员新衡先生书赠摩诘诗尺幅报谢273

题荆山为鲁宽缘道友绘伉俪合籍图274

偶成275

春雨连旬夜吟276

戊申仲春寿沧波居士277

偶感278

鹧鸪天 夜雨初晴279

有感280

戊申岁阑答谢贺柬281

梦月寄怀282

己酉季秋,中日文化访问团赴那智山(徐福庙)途中,游京都故宫284

游伊势神宫(日本太庙)285

附:日本学者木下彪(周南彪)次韵怀瑾先生游伊势神宫诗286

游真珠岛287

东京之夜288

自日本返国空航途中288

己酉季冬送幼子国熙赴美国就学时年方十二岁289

诫勉幼子国熙赴美留学290

己酉仲冬,初创东西精华协会中国办事处感赋291

腊月在东西协会办事处讲《易》学有感292

己酉岁阑答谢春节贺柬293

夜读294

庚戌新正老友鲁洙逢源居士七十双寿295

刘修如司长邀赏昙花于公寓顶楼296

书赠淑君学子297

中秋遇雨298

夜雨299

庚戌岁暮漫步街巷299

再答学人问“更无家可回”句释疑300

庚戌岁腊答谢新春贺柬301

辛亥母难日302

颂禅宗二祖神光传303

辛亥季秋感事304

随笔305

颂《菩提杂志》创刊廿周年305

书赠画家孙绛年乞诗306

再赠萧天石兄307

辛亥禅七期中即答新春贺柬308

壬子诗偈309

壬子初冬子夜310

短歌词311

癸丑新春答谢贺柬南乡子312

癸丑初春讲《金刚经》于杨宅313

题画野鹿313

题画小马314

癸丑杂拾315

无题318

癸丑晚秋阳历十月杪感事319

晨兴320

理发师劝染发戏作321

癸丑岁阑答谢贺柬322

有赠不匮室诗钞读后323

读不匮室寄精卫诗有感325

春思326

感事327

余井塘先生,朋辈誉为当代真儒。余与先生仅一面缘,观其谨厚诚朴不失书生本色,殊为可人。顷读其癸丑偶成一律,蕴藉风雅,慨多以慷,甚为可喜,惟步其韵而未示人328

附:余井塘先生癸丑秋偶成原诗329

甲寅杂拾330

甲寅五月,管北居士七十寿辰,自署室名日:“二乐斋”,相交廿载,总其生平以赠334

颂庞居士335

甲寅中秋前夕336

台风骤雨之夜336

为王君懿女士题雪山掩室图337

甲寅岁暮高雄佛光山禅七期中338

有客来谈时势,忽忆先师焕公夫子“处处人呼癸,山山鹿养茸”句,感作一绝339

甲寅岁阑答谢贺柬340

乙卯仲春341

彻夜读《续指月录》竟343

黄山谷谓“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能医”有感344

自笑344

初冬送长女可孟赴美国345

丙辰岁首346

丙辰人日348

自题《论语别裁》初版348

勉学人言恩怨事349

述念350

得长幼二女旅美来书350

讲《孟子》课毕夜归静起351

应周宣德老居士嘱为《慧炬》十五周年庆352

疏影白香伉俪赠新编《梅花诗选》答谢353

掩关集 丙辰一九七六—丁卯一九八七356

丙辰腊月始,即在台北市寓楼掩室三年,于入关前得学人来书感作356

丙辰冬月午夜定起书二偈357

吕佛庭教授自台中寄诗,却寄二绝句358

附:吕佛庭居士原诗359

读宋元明诗纪事有感360

丁巳母难日阅报知大陆旱灾360

掩室之什361

自笑363

道情(鹧鸪天)364

幼子国熙自美寄书,引古人“骨肉同胞有几人”句论孝友事,即用其原句寄勉365

夜来开窗见月366

寄意366

颂圜悟勤禅师病参偈367

夜吟368

丁巳中秋关中有寄368

答钟生自美国来书问学成返国平安否369

书孟子见齐宣王章后370

书越世家后371

答留美学生为求婚事来书乞助372

无题373

审阅硕士班研究生写清史论文后批语375

丁巳冬至后二日375

随口吟376

丁巳岁阑答贺柬377

掩室经年,世缘未了,诸方慰问,答滋惑业,置违人情,信笔书笺,爰当雅谢377

答乡同学吴巨卿言打坐静修偈语378

福儿自美东来信,言在美军旅生活,阅毕,举目见窗外寒云有感380

春夜381

戊午秋杪得次子小舜自故乡家书382

审阅《孟子》去齐讲稿后382

初秋夜书383

夜覆吕母问题书后383

仲秋上旬,夜课方毕,忽见案有慈母家信及福儿自美国来函,感慨书此自忏384

检收旧稿弃诗一绝385

再答吕母书后赠偈385

批阅某师僧修为心得报告,戏赠一偈并曰:由此参破,大事了毕386

题忿怒金刚自像387

秋夜定起388

有赠未寄388

戊午冬至前六日之夜389

记梦中与虚云老和尚答话391

咏兰392

组大乘学舍教示僧俗诸人礼佛393

书《孟子》离娄章后394

为人强邀和某花甲寿诗395

闻张嘉逸仙在美逝世讯396

春夜397

批阅僧俗诸学人日记总评偈398

庚申清明398

初夏之夜399

去春承大韩民国同宗柄国先生之命,为其先人所筑乐汕亭志言,初则习静关中,耽于禅寂,继而开堂讲学,劳此朝夕。悠悠忽忽,迟迟报命。顷闻大陆乐清南宅故里重修谱牒,亲亲情义,阻滞海天,推己及人,曷胜惶悚;乃强起缀句,聊谢不文之窘。若夫乐汕公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旨,以志其亭里,霭然有道气象,形诸事物。惜乎海天遥隔,未得瞻履,遐引驰思,谨献一律,藉申敬慕,并为柄国宗长寿400

冬夜随笔401

辛酉阳春402

春梦403

惆怅404

春夜404

无题405

有客言“余平常终在淡淡清愁中,不知何故?”戏答其问406

辛酉端阳前五日答内书407

旧腊新正答贺乏词,忽承马伯谋秘书长惠赠毛衣书云:“冬来请加衣”,因而成律,用答贺柬408

辛酉除夕得家书409

元旦随笔410

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代所长罗时宪先生遥寄七律一章步韵答谢410

故宫博物院李霖灿副院长赠所著《玉龙大雪山》书411

阅报随笔412

壬戌中秋413

壬戌除夕414

仲春夜雨游梨山415

夜释老子416

无题416

癸亥中秋前三日赠人出使417

赠人出使,意又未尽,中秋后一日,再见相谈,复赋一绝418

癸亥中秋,新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部,戏题魁星座419

和马星野乡长谢诗420

示学人421

甲子元旦之夜422

甲子春元正月题《知见》杂志封面台北野柳救生圈图423

随口歌词423

偕门生过中坜观音乡观海424

甲子冬夜425

题廖生春民写寒山拾得图且以自嘲426

美京集 乙丑一九八五—丁卯一九八七428

首途赴美428

道出大西洋赌城429

独立阿灵顿寓楼一览华府全貌430

丙寅元宵后一日431

丙寅中秋432

兰溪行馆晚眺432

偶兴433

丙寅秋杪,朱璋兄自温州寄“中秋无月”一律,感和434

丙寅季秋,再和朱璋兄自温州寄诗435

丁卯惊蛰前于兰溪行馆436

晚眺即事436

丁卯仲春得蜀信追悼印华师437

悼朱生文光437

得蜀中故人子女信口号438

有人以“再慰退休同袍四绝句”寄示,清新可喜,即和一绝,不足以言诗,聊当野狐禅语439

楚客来谈时事,戏以项王故事作俚语示之440

示何风“婆子烧庵”公案颂441

忏摩442

丁卯六月初旬深夜,治事方毕,取和朱璋筱戡世兄遥寄七十祝寿诗,不觉旧习复发,立成四律。甚矣,慧业之难除也443

佚诗集 壬申一九三二—丁卯二○○九448

暑期自修于井虹寺(政洪寺)玉溪书院早归448

简朱筱戡兄于南京449

丁未岁阑酬谢诸方贺柬450

己酉初夏寅夜书感451

阅人回忆录有感452

庚戌暮春偶兴453

无题454

黄昏行455

赠唐树祥社长456

阅人来信偶感457

壬子秋书感458

冬月自华府寄林梦凡伉俪459

戊辰冬思百龄萱亲460

题画瓜461

己巳仲夏,书赠木刻大师叶润周461

己巳仲秋,偶成一绝,并寄京中友人462

己巳冬至后三日,世妹淑平来书索诗,兼简成都诸学长463

己巳腊月中浣,蜀中诸耆旧来信,拟赴潼南玉溪口寻觅焕师灵骨造塔,有感并简诸同学464

成都维摩精舍老同学杨光岱先生,乃昔年灵岩法会中至交,四十余后再得通候而重续旧缘,恍如隔世。光岱正弘化蓉城,行亦届古稀矣。今亲绘云山空谷图相寄,读画有感,随报四言465

己巳腊月初旬,有怀宗本钱吉道兄与钱伯母466

中秋题韬贾老自蓉城寄近作《象棋残局新论》书展读有感,即题答赠469

端阳前二日,为青少希望工程祝辞470

赠许老鸣真471

癸酉仲夏感事偶成472

甲戌新正,厦门南普陀禅七歇后语举似妙湛上人,兼寄赵朴初大士473

甲戌初秋答许老鸣真474

甲戌年赠本有、本如、定来三位学僧475

乙亥腊底寄意,时台湾正在闹“总统”选举事,问者甚多,感有此作476

近二十年来,不喜舞文弄墨,顷得孙恒志老弟欧游诸诗,殊多孤臣感喟之言,随手走笔成律,示之承思、宏达二人,转致恒志老弟一笑477

己丑新正感言479

己丑仲春,重阅西川诸老友故旧遗事感言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