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业才,郭燚,张秀再,吴礼福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700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创造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造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创造学概述1
1.1 创造学及其发展1
1.1.1 创造学的含义1
1.1.2 创造学发展概况1
1.2 与创造学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分析4
1.2.1 发现与发明4
1.2.2 创新、创造与创造力6
1.2.3 几种关系15
1.3 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8
1.3.1 创造学的研究目的18
1.3.2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18
1.3.3 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9
1.4 创造学与传统科学和素质教育的关系20
1.4.1 创造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20
1.4.2 创造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20
第2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22
2.1 创造力概述22
2.1.1 创造力的含义22
2.1.2 创造力构成要素23
2.1.3 创造力功能模型23
2.2 创造力特点25
2.2.1 创造力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25
2.2.2 创造力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6
2.2.3 创造力具有能动性和可开发性27
2.3 创造力开发模式与途径28
2.3.1 创造力开发模式28
2.3.2 创造力开发的途径29
第3章 创造性思维与训练32
3.1 思维概述32
3.1.1 思维的含义32
3.1.2 思维的分类32
3.2 创造性思维概述33
3.2.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33
3.2.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3
3.3 创造性思维过程34
3.3.1 华莱士的四期论35
3.3.2 “序列链”理论35
3.3.3 “发散-辐合”理论36
3.3.4 “三境界式”理论36
3.4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37
3.4.1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37
3.4.2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41
3.4.3 侧向思维与横向思维46
3.4.4 平面思维与立体思维53
3.4.5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60
第4章 创造原理与技法82
4.1 创造原理82
4.1.1 组合原理82
4.1.2 综合原理83
4.1.3 分离原理83
4.1.4 还原原理84
4.1.5 移植原理84
4.1.6 换元原理84
4.1.7 迂回原理84
4.1.8 逆反原理85
4.1.9 仿生原理85
4.1.10 群体原理85
4.2 创造技法概述85
4.2.1 创造技法的含义85
4.2.2 创造技法的使用原则85
4.2.3 创造技法的分类88
4.3 智力激励法91
4.3.1 智力激励法原则92
4.3.2 智力激励法程序92
4.3.3 衍生智力激励法94
4.4 联想技法97
4.4.1 联想技法原理97
4.4.2 联想技法的分类97
4.5 组合分解技法103
4.5.1 组合法103
4.5.2 信息交合法109
4.5.3 焦点法113
4.5.4 分解法115
4.6 列举技法117
4.6.1 列举法117
4.6.2 属性列举法120
4.6.3 缺点列举法121
4.6.4 希望点列举法123
4.6.5 成对列举法124
4.6.6 综合列举法125
4.7 形态分析技法125
4.7.1 形态分析法125
4.7.2 形态分析组合法的一般步骤126
4.8 类比性技法128
4.8.1 类比法129
4.8.2 综摄法131
4.8.3 移植法134
4.8.4 仿生学法139
第5章 发明创造实施流程142
5.1 选择创造课题142
5.1.1 选题原则143
5.1.2 选题来源144
5.1.3 选题方法145
5.2 课题创造方案构思146
5.2.1 调查阶段146
5.2.2 思考酝酿146
5.2.3 创造设想147
5.2.4 建立模型147
5.2.5 实验研究152
5.3 完成课题阶段153
5.3.1 发明创造成果的评价指标153
5.3.2 发明创造成果的评价方法154
5.3.3 发明创造成果的推广应用160
第6章 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163
6.1 科学研究概述163
6.1.1 科学研究的含义、特点及分类163
6.1.2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64
6.2 科技论文的概念及分类165
6.3 科技论文的功能及特点166
6.3.1 科技论文的功能166
6.3.2 科技论文的特点168
6.4 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170
6.4.1 科技论文的构成170
6.4.2 题名171
6.4.3 作者及单位172
6.4.4 摘要173
6.4.5 关键词174
6.4.6 引言175
6.4.7 正文176
6.4.8 结论177
6.4.9 致谢178
6.4.10 参考文献178
6.4.11 附录179
6.4.12 科技论文中的图表179
第7章 技术发明及专利申请186
7.1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186
7.1.1 科学发现186
7.1.2 技术发明187
7.1.3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联系188
7.1.4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189
7.1.5 技术发明的分类190
7.2 专利制度与专利分类及特征193
7.2.1 国外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93
7.2.2 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196
7.2.3 专利的分类197
7.2.4 专利权的基本属性202
7.3 专利申请文件与撰写203
7.3.1 专利申请文件203
7.3.2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203
7.3.3 专利申请文件案例215
7.4 专利申请与审批流程242
7.4.1 专利申请前的准备工作242
7.4.2 专利申请与审批的一般步骤243
第8章 计算机软件与著作权登记247
8.1 计算机软件及保护247
8.1.1 计算机软件247
8.1.2 软件保护248
8.2 软件著作权及其登记248
8.2.1 软件著作权248
8.2.2 软件著作权登记249
8.3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250
8.4 软件的著作权和专利权251
8.4.1 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区别251
8.4.2 软件获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251
8.4.3 软件获得专利权保护的范围252
8.4.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冲突表现形式252
8.5 软件著作权的登记与申报流程253
8.5.1 软件著作权登记材料253
8.5.2 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254
8.5.3 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填写说明255
8.5.4 软件著作权登记注意事项258
8.6 软件著作权的登记实例259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