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物联网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物联网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004922.jpg)
- 吕慧,徐武平,牛晓光编;黄传河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5280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高等学校-教材;智能技术-应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物联网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联网通信技术1
1.1 数据通信系统1
1.2 信源编码3
1.3 信道编码5
1.4 多路复用9
1.5 调制技术12
1.5.1 振幅键控14
1.5.2 移频键控15
1.5.3 移相键控16
1.5.4 正交幅度调制18
1.5.5 OFDM调制18
小结21
习题21
参考文献21
第2章 无线通信技术22
2.1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22
2.1.1 无线通信的定义及起源22
2.1.2 无线通信的特点22
2.1.3 无线通信技术举例23
2.2 无线信道24
2.2.1 恒参无线信道举例25
2.2.2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6
2.2.3 随参无线信道举例27
2.2.4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9
2.2.5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31
2.2.6 现代常用无线信道32
2.3 无线通信原理概述35
2.3.1 天线36
2.3.2 信号传播42
2.3.3 窄带、宽带及扩展频谱信号46
2.3.4 固定和移动47
小结47
习题47
参考文献48
第3章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49
3.1 蓝牙技术49
3.1.1 蓝牙网络拓扑结构50
3.1.2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50
3.1.3 蓝牙关键技术53
3.2 ZigBee技术57
3.2.1 ZigBee技术特点58
3.2.2 ZigBee网络的组成59
3.2.3 ZigBee网络的协议栈框架结构61
3.2.4 ZigBee网络的路由协议66
3.3 超宽带技术68
3.3.1 UWB的定义68
3.3.2 UWB的实现方式69
3.3.3 UWB的技术特点70
3.4 射频识别技术71
3.4.1 RFID系统构成72
3.4.2 RFID通信的物理学原理73
3.4.3 RFID信号的调制与解调75
3.4.4 RFID系统的编码与解码77
3.4.5 RFID的优势82
3.5 WPAN通信82
3.6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83
3.6.1 工作模式83
3.6.2 技术特征84
3.6.3 技术原理84
小结86
习题86
参考文献86
第4章 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87
4.1 无线局域网87
4.1.1 概述87
4.1.2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要点88
4.1.3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88
4.1.4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89
4.1.5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90
4.1.6 IEEE 802.1 1标准中的物理层92
4.1.7 IEEE 802.1 1标准中的MAC子层94
4.2 无线信道特性98
4.2.1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98
4.2.2 无线局域网的信道102
4.3 无线局域网的调制理论103
4.3.1 调制方式的选择103
4.3.2 无线局域网中的调制解调方式104
4.4 无线局域网的扩频传输技术108
4.4.1 直接序列扩频(DSSS)109
4.4.2 跳频扩频(FHSS)112
4.4.3 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扩频的性能比较114
4.4.4 混合扩频系统115
4.5 无线城域网116
4.5.1 无线城域网的发展历程116
4.5.2 IEEE 802.1 6系列标准117
4.5.3 基于IEEE 802.1 6系列标准的WiMax技术118
4.5.4 WiMax与WiFi的区别120
小结121
习题122
参考文献122
第5章 移动通信技术123
5.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123
5.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23
5.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24
5.1.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27
5.2 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128
5.2.1 移动信道的特点129
5.2.2 3类主要快衰落130
5.2.3 移动通信中的几种主要噪声与干扰133
5.3 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133
5.3.1 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134
5.3.2 移动通信中的典型多址接入方式136
5.3.3 码分多址(CDMA)中的地址码139
5.4 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141
5.4.1 语音压缩编码141
5.4.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145
5.4.3 图像压缩编码148
5.5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157
5.5.1 移动环境中的安全威胁157
5.5.2 GSM系统的鉴权与加密157
5.5.3 IS-95系统的鉴权与加密160
5.5.4 WCDMA系统信息安全163
5.6 调制理论166
5.6.1 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模型166
5.6.2 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与要求168
5.6.3 MSK/GMSK调制169
5.6.4 其他调制方法简介173
5.6.5 用于CDMA的调制方式176
5.7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182
5.7.1 GSM系统的信道编码182
5.7.2 IS-95系统的信道编码184
5.7.3 CDMA2000系统的信道编码186
5.7.4 W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189
5.8 分集190
5.8.1 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190
5.8.2 RAKE接收与多径分集192
5.9 OFDM技术194
5.9.1 OFDM的基本原理194
5.9.2 OFDM的信道估计199
5.9.3 OFDM的同步技术200
5.9.4 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203
5.10 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205
5.10.1 移动网络概述205
5.10.2 从GSM网络到GSM/GPRS网络207
5.10.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与3GPP网络216
5.10.4 从IS-95到CDMA2000222
5.10.5 TD-SCDMA简介228
5.10.6 3G的关键技术小结231
5.11 LTE及4G移动通信234
5.11.1 LTE234
5.11.2 4G移动通信235
5.11.3 4G核心技术238
5.11.4 4G的标准240
5.12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243
5.12.1 5G简介243
5.12.2 5G的关键技术244
5.13 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246
5.13.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246
5.13.2 卫星通信系统248
5.13.3 卫星移动通信的概念249
5.13.4 多址联接方式250
5.13.5 频段同步卫星通信业务简介250
小结251
习题252
参考文献252
第6章 电信网络253
6.1 通信网253
6.1.1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53
6.1.2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254
6.1.3 电话网等级结构255
6.2 语音数字编码技术256
6.2.1 采样定理256
6.2.2 脉冲编码256
6.2.3 差值脉冲编码258
6.2.4 子带编码260
6.3 电话网帧结构261
6.3.1 基群帧结构261
6.3.2 准同步数字复用(PDH)系列帧结构262
6.3.3 同步数字复用系列帧结构265
6.4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267
6.4.1 交换技术的发展267
6.4.2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268
6.5 多网融合271
6.5.1 分组交换技术271
6.5.2 三网融合272
6.5.3 IP多媒体子系统(IMS)273
6.5.4 固定移动融合技术274
6.5.5 IP业务275
小结278
习题279
参考文献279
第7章 自组织网络280
7.1 自组织网络概述280
7.1.1 自组织网络的定义280
7.1.2 自组织网络的特点281
7.1.3 自组织网络的应用282
7.2 自组织网络的体系结构283
7.2.1 节点结构283
7.2.2 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拓扑283
7.2.3 自组织网络协议栈284
7.3 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290
7.3.1 路由协议290
7.3.2 服务质量291
7.3.3 功率控制291
7.3.4 安全问题292
7.3.5 互联问题293
7.4 自组织网络中的链路自适应技术293
7.4.1 自适应编码调制293
7.4.2 自适应帧长控制与自适应重传机制295
7.4.3 多天线技术297
7.5 无线抗衰落和抗干扰技术300
7.5.1 无线交织技术301
7.5.2 信道均衡技术303
7.5.3 多用户检测技术308
7.6 自组织网络的MAC层309
7.6.1 竞争协议309
7.6.2 分配协议313
7.6.3 混合协议314
7.7 自组织网络的网络层314
7.7.1 主动式路由协议314
7.7.2 按需路由协议315
小结316
习题317
参考文献317
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318
8.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318
8.1.1 单跳网络结构318
8.1.2 多跳网络结构319
8.2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320
8.2.1 竞争型MAC协议321
8.2.2 非竞争型MAC协议323
8.2.3 混合型MAC协议324
8.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325
8.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326
小结327
习题328
参考文献328
第9章 异构网络协同通信技术329
9.1 异构网络模型329
9.2 异构网络资源管理331
9.2.1 接入控制331
9.2.2 网络选择331
9.2.3 垂直切换333
9.2.4 协同频谱感知334
9.2.5 负载均衡334
9.3 协同通信技术335
9.3.1 用户协同通信系统336
9.3.2 中继协同通信系统336
9.3.3 基站协同通信系统336
9.4 异构网络中的协同数据传输337
9.4.1 队列调度337
9.4.2 自适应功率调整338
9.4.3 接入子网网内协同通信338
小结341
习题341
参考文献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