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池洋,吴柏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46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975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含油气盆地-共生矿物-矿床成因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特征和其成藏(矿)与分布3
第一章 全球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与分布规律3
第一节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3
第二节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特征和分布15
第三节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26
参考文献35
第二章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46
第一节 中-东亚成矿域区划与能源盆地分布46
第二节 中-东亚成矿域能源盆地类型55
第三节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特点与分布规律58
第四节 多种能源盆地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环境65
参考文献70
第三章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矿)与分布理论及进展73
第一节 油气煤铀的基本特性和成矿特点73
第二节 共存特征与分布规律79
第三节 成矿条件和赋存环境88
第四节 油气煤铀相互作用与共存成藏(矿)机理119
第五节 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的综合判识体系148
第六节 多种能源矿产综合评价预测与协同勘探开发156
参考文献165
第二篇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结构、构造一热特征及演化179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179
第一节 盆地及邻区的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179
第二节 盆地南部及周邻地壳上地幔结构宽频地震观测184
第三节 盆地南部及周邻面波频散特征与一维速度结构反演200
第四节 盆地南部及周邻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的深部依据205
参考文献208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温场特征与热演化史212
第一节 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212
第二节 盆地中生代晚期古地温场恢复与中生代热异常特征220
第三节 盆地后期抬升冷却及盆地热演化恢复230
第四节 盆地及邻区构造热事件和其形成背景238
第五节 盆地热演化史与多种能源矿产形成的关系243
参考文献247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年代学251
第一节 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年代学记录251
第二节 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年代学记录260
第三节 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事件的峰值年龄坐标270
第四节 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热转换及其成矿效应275
参考文献293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沉积埋藏史296
第一节 现今地层格架296
第二节 不整合面对应的剥蚀厚度恢复304
第三节 地层埋藏史314
参考文献320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新生代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环境323
第一节 盆地新生代东西部构造反转的确定依据323
第二节 盆地东西部构造反转的意义331
第三节 盆地新生代构造反转的动力学环境332
参考文献337
第九章 鄂尔多斯高原形成演化与环境变迁340
第一节 中新世中晚期至第四纪初鄂尔多斯高原形成340
第二节 鄂尔多斯高原及周缘地区红黏土344
第三节“红土高原”解体与黄土高原形成及环境变迁359
参考文献363
第三篇 有机-无机流岩作用与能源矿产共存物质基础371
第十章 沉积有机相分布模式及有机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的地球化学条件371
第一节 沉积有机相371
第二节 中生界沉积有机相划分及相特征372
第三节 中生界沉积有机相模式与生烃潜力及成矿类型381
第四节 沉积有机相的数值化分析方法探讨385
参考文献387
第十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地层放射性异常及分布特征390
第一节 放射性异常的识别390
第二节 盆地内地层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391
第三节 放射性异常成因分析402
第四节 盆地内地层放射性异常的形成环境和形成机理409
参考文献413
第十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铀元素分布、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415
第一节 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的铀异常特征及测井识别415
第二节长7段铀异常油页岩的岩石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22
第三节长7段铀异常烃源岩中铀的赋存状态与富集机理434
参考文献445
第十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向北运移-散失446
第一节 天然气运移-散失的地球化学指标446
第二节 天然气运聚动力与通道454
第三节 天然气散失量估算457
参考文献463
第十四章 盆地东北部天然气耗散与砂岩漂白现象465
第一节 天然气逸散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465
第二节 盆地东北部砂岩漂白现象及其形成机制477
参考文献496
第十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运移-耗散及其地质效应和判识标志500
第一节 概述500
第二节 天然气耗散作用证据502
第三节 地质蚀变和铀富集效应507
第四节 地质蚀变效应的成因分析519
第五节 天然气耗散地质效应的相关实验进展532
第六节 天然气耗散蚀变的判识标志与铀成矿模式537
参考文献542
第十六章 多种能源矿产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记录545
第一节 多种能源矿产成矿(藏)环境特征545
第二节 多种能源矿产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记录550
参考文献563
第四篇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赋存、成藏(矿)与分布567
第十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赋存、成藏与分布567
第一节 盆地油气赋存的地质背景567
第二节 古生界天然气赋存特征571
第三节 盆地中生界石油赋存特征583
参考文献598
第十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油田的成藏新模式601
第一节 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与成藏条件601
第二节 西峰油田主力储层的成岩作用与油气充注历史605
第三节 西峰油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与里程611
第四节 西峰油田的成藏过程与模式618
参考文献623
第十九章 盆地北部流体动力、运移通道与成藏(矿)效应632
第一节 水动力体系的分隔性632
第二节 流体动力的分布与演化641
第三节 天然气运移的优势通道653
第四节 天然气的运移、成藏规律660
参考文献674
第二十章 鄂尔多斯盆地煤地质特征、分布规律与资源潜力678
第一节 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678
第二节 三叠纪煤田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686
第三节 侏罗纪煤田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686
第四节 煤炭资源与开发现状分析693
第五节 煤层气资源694
参考文献701
第二十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分布及其基本特征703
第一节 盆地南部铀矿类型及时空分布703
第二节 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707
第三节 盆地南部与北部砂岩型铀成矿综合对比研究721
参考文献725
第二十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断褶带式砂岩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726
第一节 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环境726
第二节 惠安堡砂岩型铀矿床矿化特征732
第三节 西缘断褶带式惠安堡铀成矿模式742
参考文献745
第二十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含煤岩系与铀成矿关系746
第一节 含煤-含铀岩系等时地层格架746
第二节 侏罗纪含煤岩系生烃能力751
第三节 侏罗纪含煤岩系对铀成矿的潜在影响754
参考文献759
第二十四章 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来源762
第一节 样品与实验763
第二节 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764
参考文献781
第二十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和模式785
第一节 东胜砂岩铀矿地质背景和基本特点785
第二节 东胜砂岩铀矿灰绿色砂岩成因研究789
第三节 直罗组砂岩的蚀变作用796
第四节 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801
第五节 东胜砂岩型铀矿叠合成矿模式814
参考文献818
第五篇 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的实验模拟研究823
第二十六章 天然气在铀成矿中的作用823
第一节 模拟实验及其产物和反应历程823
第二节 地质验证和创新机理829
参考文献830
第二十七章 铀在烃源岩生烃演化中的作用832
第一节 油气生成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832
第二节 铀在烃源岩生烃演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834
第三节 实验样品与方法835
第四节 铀在Ⅰ型烃源岩生烃演化中的作用837
第五节 铀在Ⅱ型烃源岩生烃演化中的作用845
第六节 铀在Ⅲ型烃源岩生烃演化中的作用851
第七节 铀在低熟煤生烃演化中的作用858
第八节 模拟实验结果差异性分析及其与地质实际之间相关性860
参考文献863
第六篇 与能源矿产伴生的其他矿产资源869
第二十八章 煤型镓(铝)矿床形成、特征及其分布869
第一节 准格尔黑岱沟矿煤层的煤岩学和煤化学特征870
第二节 镓的资源/储量评估874
第三节 准格尔煤中镓的主要载体与镓富集877
第四节 准格尔电厂燃煤产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882
参考文献889
第二十九章 煤中伴生矿产的形成与分布893
第一节 煤中伴生矿产研究进展893
第二节 中国煤中主要伴生矿产896
第三节 煤中伴生矿产的成因类型及利用前景展望919
参考文献922
第七篇 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模式与沉积盆地成矿系统929
第三十章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特征与协同勘探929
第一节 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929
第二节 多种能源矿产成生与共存关系933
第三节 多种能源矿产成矿阶段划分与成矿系统分析939
第四节 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944
参考文献951
第三十一章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954
第一节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成矿系统954
第二节 成矿特点及影响因素956
第三节 成矿作用和过程961
第四节 成矿环境与背景970
参考文献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