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奖赏下的罪恶 电信诈骗心理学扫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奖赏下的罪恶 电信诈骗心理学扫描](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62318.jpg)
- 李胜先,徐鹏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4010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电信-诈骗-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奖赏下的罪恶 电信诈骗心理学扫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引论——操作奖赏性的社会侵害行为1
0.0 我们的心愿“天下无骗’”1
0.1 这是为什么2
0.2 “效果定律”与“阳性强化”8
0.3 压杠杆行为的强化和惩罚9
0.4 精神控制与精神被控制10
1 辛酸故事——令人震怒的心酸实例11
1.1 吸血蝙蝠们制造的血腥数字11
1.2 32个实例13
1.3 面对来势凶猛的电信诈骗,我们该怎么办42
1.4 电信诈骗类型归纳43
1.4.1 虚构亲人凶信类的电话诈骗43
1.4.2 虚构中奖类电信诈骗45
1.4.3 “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47
1.4.4 虚构退税电信诈骗48
1.4.5 直接要求汇款的短信诈骗49
1.4.6 虚构涉嫌违法电信诈骗49
1.4.7 冒充“银行经理”的电话诈骗52
1.4.8 虚构二手车电信诈骗52
1.4.9 虚构补贴电话诈骗53
2 蜂拥而来——武装到牙齿的吸血蝙蝠54
2.1 电信诈骗 追根寻源54
2.1.1 该如何认识和界定电信诈骗54
2.1.2 蜂拥而来,不断翻新的新型犯罪56
2.2 罪大成势的五类电信诈骗69
2.2.1 猜猜我是谁,让广东电白“名扬四海”70
2.2.2 中奖短信让福建安溪背负“骗子之乡”的恶名71
2.2.3 从江西余干县发出的“凶信飞骗”73
2.2.4 与台湾省和福建省密切关联的“做哭”77
2.2.5 缘起于台湾省的虚构“涉嫌违法”电话诈骗80
2.3 施骗者大起底82
2.4 附生在信息社会利益链条上的社会癌瘤94
2.5 电信网络犯罪无孔不入98
2.5.1 没有被归入电信诈骗的电话诈骗98
2.5.2 提升信用卡额度和网银诈骗99
2.5.3 银行卡调包诈骗101
2.5.4 钓鱼网站102
2.5.5 利用网络、快递传送新型毒品犯罪104
2.5.6 买卖身份证也成了产业105
2.5.7 测录器克隆信用卡106
2.5.8 “400”开头的电话诈骗106
2.5.9 利用电信、网络和银行实施诈骗的其他诈骗类型107
2.6 “伪基站”让电信诈骗再添利器并埋下更大的社会隐患109
2.7 诈骗犯罪风起云涌态势探源111
3 引君入瓮——误判让施骗者们屡屡得手116
3.1 施骗者得手的10个实例117
3.2 “成与败”的推手——短程精神控制134
4 警觉戒备——骗术可以被即时揭穿146
4.1 让施骗者们失手的实例146
4.2 拦截转账让施骗者美梦落空180
4.3 深圳,作者遇到的电信诈骗185
5 拉锯战争——精准打击下的花样翻新191
5.1 魔高与道高的较量192
5.2 打击向精、准、狠升级193
5.2.1 “10·1·1”专案193
5.2.2 “8·10”专案195
5.2.3 “11·30”专案197
5.2.4 “3·10”专案198
5.2.5 “9·28行动”199
5.2.6 “11·8案”201
5.2.7 “11·29”专案201
5.3 “七战八捷”的喜与忧202
5.4 结束拉锯战的战略思考205
5.5 协同作战,公安机关率先垂范207
5.5.1 公安系统网络技术平台208
5.5.2 防诈骗语音提示平台208
5.5.3 号段预警208
5.5.4 湖南张家界市的办法209
5.5.5 柜面转账告知与知晓承诺书209
5.5.6 宣传与武装公众209
6 担起责任——构筑公共“防火墙”211
6.1 个人资料保卫战212
6.1.1 谁在买卖我们的个人资料212
6.1.2 呼唤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216
6.2 网络里的攻防战218
6.2.1 网络猫腻知多少218
6.2.2 互联网兴利除弊任重道远222
6.2.3 共同营造健康可信的网络环境223
6.2.4 推动反制研究224
6.3 陷入是非争议之中的银行系统225
6.3.1 一场官司,银行有没有法律责任225
6.3.2 银行柜面上的堵截战226
6.3.3 银行系统可以更有作为227
6.4 电信的作为与不作为229
6.4.1 谁应当为更改号码负责229
6.4.2 治理垃圾短信从哪里开始230
6.4.3 技术手段该为谁服务232
6.4.4 手机实名制究竟有多难233
6.5 加大法律惩治力度233
6.6 媒体擂鼓助威234
6.7 深圳专线——0755-81234567235
7 武装自己——让“踩杠杆”的老鼠一无所获237
7.1 从社会大背景着眼237
7.2 第一重要的是警觉性(自我防护意识)239
7.3 了解和熟悉相关程序性知识240
7.3.1 电话查案,无此一说240
7.3.2 依法冻结存款,不会事前通知当事人241
7.3.3 不会用电话、短信发送传票、通知书241
7.3.4 当面询问及签字认可242
7.3.5 接家人遇意外需要救治的电话,不要急于汇款242
7.3.6 凡打电话说退税的都是欺骗242
7.3.7 电话欠费不是公安局管的事242
7.3.8 电话里所说“安全账号”是百分之百的骗局243
7.4 应对策略243
7.4.1 基本对策:冷静、求证、不理243
7.4.2 应对步骤:“三不”+报警243
附录245
附录一245
附录二252
结束语256
后记257
免责声明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