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 列宁晚期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 列宁晚期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459233.jpg)
- 徐博涵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471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 列宁晚期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与病魔顽强搏斗中谱写生命之歌1
二、列宁晚期并未离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18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一直持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31
第二章 建国后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61
一、如何看待工作重心转移63
二、从“不能直接过渡”到“直接过渡”,再到“不能直接过渡”66
1.从不能直接过渡到直接过渡68
2.从企图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83
三、社会经济关系改造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之”字形转折原因探析117
1.从不能直接过渡到直接过渡转变原因透析与评价117
2.从企图直接过渡较快回到认定不能直接过渡的缘由121
第三章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126
一、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128
1.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129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把思考问题的基点从生产关系移向生产力131
二、称国家电气化计划是“第二个党纲”138
1.适应最新技术水平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是全国电气化138
2.随着和平时期降临国家电气化计划被称做是“第二个党纲”145
三、坚持发展生产力要有计划地进行150
1.从静态性计划和消极平衡转向前瞻性计划和积极平衡154
2.从排斥市场机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159
3.实现计划从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163
第四章 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转取全新思路16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改造的思想理论166
1.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167
2.过渡形态的所有制结构只能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等多种形式所有制178
二、列宁在建国初期积极推动生产资料国有化、集体化184
1.列宁继承了马、恩关于社会所有制、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思想184
2.建国初期在工商业中积极推进国有化187
3.在农业中大力倡导组织农业公社等形式的集体农庄193
三、施行新经济政策后主张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197
1.坚持无产阶级国家掌握大工业、交通运输业、银行,实行土地国有,对外贸易国家垄断197
2.在工商业中允许国有、租让、租赁、集体、私有等多种形式并存竞争210
3.在农业中转而主张实行合作制221
第五章 从否定市场到主张“以市场为基础”231
一、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232
1.建国初期根本未考虑新经济与市场的关系问题232
2.实行新经济政策后逐步改变对市场的态度234
二、建国初期为何否定市场239
1.首位因素是企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239
2.对市场可能重新产生阶级分化存有浓重疑虑241
3.在战争环境中为了便于保证城市起码生活供应243
三、生命晚期缘何转向主张以市场为基础244
1.首位激发因素是为了调整工农关系244
2.归根到底是为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48
3.重新确认并深化了对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过渡的认识255
4.关键是解决了在俄国现实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258
第六章 列宁晚期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264
一、苏俄的政治体制概况264
1.苏俄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构架265
2.列宁对苏维埃国家政治体制特点和弊端的认识271
二、列宁晚期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内容279
1.反对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279
2.改革政治体制的具体设想281
(1)党政分工,党要管党282
(2)加强中央委员会集体领导,提高中央领导人个人素质285
(3)加强决策的民主基础,建立权力制衡系统288
(4)精简国家机构,选拔优秀人材292
三、列宁晚期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评价293
1.意义与启示293
(1)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列宁整个晚期思想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293
(2)无产阶级建立新型国家机构之后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政权建设问题294
(3)对党和国家最高机构及其领导人的权力运作必须有切实的监督和制约机制294
2.对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政治思想理论观点的评析295
(1)不能“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来认识297
(2)不能用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历史事件299
第七章 列宁晚期的文化思想与实践301
一、文化建设在列宁晚期思想中的地位301
二、列宁晚期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307
1.首先必须扫除文盲308
2.要普及国民义务教育309
3.教育要尽一切努力给予物力和人力保证311
4.发展科技,运用科技314
5.重视图书报刊的出版发行工作,建立全国群众性图书馆网络319
6.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文艺要为人民服务322
三、关于文化建设的方法324
1.在批判“左”的思潮中提出历史唯物的文化建设方法325
2.历史唯物地对待掌握过往文化的人主要是专家329
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34
第八章 列宁晚期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34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340
二、列宁一贯坚持俄罗斯帝国内实行民族自决权345
1.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在民族问题上有两种历史趋势347
2.始终不渝地坚持主张民族自决权353
3.主张不同民族无产阶级最紧密地联合、团结起来358
4.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结构最佳形式是统一的、民主集中制的大国制,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行联邦制作为过渡形式361
三、列宁晚期坚决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主张各独立民族苏维埃共和国平等、自愿联合367
1.坚决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367
2.在筹建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370
(1)第一个回合——围绕建立南高加索联邦的斗争372
(2)第二个回合——围绕建立苏联的斗争377
(3)第三个回合——围绕格鲁吉业事件的斗争382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