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449209.jpg)
- 刘永萍,支小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79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绿洲-人口承载力-研究-新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2
(一)研究的目的2
(二)研究的意义4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6
(一)研究的思路6
(二)创新之处8
第一章 新疆绿洲的空间分布及特征9
一、绿洲的概念9
(一)绿洲的传统概念9
(二)新绿洲的内涵11
二、绿洲的形成与基本特性12
(一)绿洲的形成条件与分类12
(二)绿洲系统的特性17
三、新疆绿洲的特征及分布20
(一)新疆绿洲的分布21
(二)新疆绿洲的特征22
(三)新疆绿洲的分类与分区25
第二章 绿洲人口承载力的理论研究42
一、人口承载力理论简介42
(一)人口承载力的内涵42
(二)人口承载力的分类43
二、绿洲人口承载力的内涵47
三、绿洲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方法48
(一)人口承载力的一般测算方法48
(二)绿洲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53
第三章 新疆绿洲资源系统的综合评价54
一、新疆绿洲资源系统评价的指标54
(一)土地资源子系统(TS)54
(二)水资源子系统(SS)55
(三)经济子系统(GS)55
(四)人口子系统(RS)56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ZS)56
二、新疆绿洲系统资源的评价56
(一)土地资源57
(二)水资源67
(三)经济资源75
(四)人口资源79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84
三、总结87
第四章 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模型的构建89
一、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89
(一)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指标的选取90
(二)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93
二、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设计101
(一)土地资源子系统的设计102
(二)水资源子系统的设计117
(三)经济子系统的设计122
(四)人口子系统的设计127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设计129
三、小结131
第五章 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的仿真模拟及评析132
一、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的仿真模拟132
(一)土地资源子系统主要指标的仿真模拟结果132
(二)水资源子系统主要指标的仿真模拟结果155
(三)经济子系统主要指标的仿真模拟结果164
(四)人口子系统主要指标的仿真模拟结果175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主要指标的仿真模拟结果177
(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的仿真模拟结果178
二、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仿真结果评析188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的协调性分析188
(二)新疆绿洲人口承载力系统的弹性分析195
第六章 新疆绿洲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199
一、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全面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199
(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200
(二)加强科教兴水,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202
(三)建立健全水资源法制管理,依法治水,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02
(四)继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3
二、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加大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力度,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04
(一)保护耕地资源205
(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206
(三)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207
三、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促进新疆绿洲社会和谐发展207
(一)树立长远的人口发展观208
(二)要树立积极的人口发展观212
(三)要树立安全的人口发展观212
(四)要树立动态的人口发展观213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13
(一)重点发展优势产业213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轻新疆绿洲资源压力215
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218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新疆绿洲的城镇化水平221
参考文献224
附件1227
附件2237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