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 内燃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邢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711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 内燃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内燃机产业的战略地位1
1.1 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2
1.1.1 内燃机工业的发展历史2
1.1.2 内燃机在各行各业的作用4
1.1.3 内燃机产业的现状6
1.2 为国家重大装备和重点工程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12
1.2.1 内燃机工业对汽车产业的支撑作用13
1.2.2 内燃机工业对工农业装备的支撑作用15
1.2.3 内燃机工业对船舶装备的支撑作用16
1.2.4 内燃机工业对发电装备的支撑作用19
1.2.5 内燃机工业对机车装备的支撑作用20
1.2.6 内燃机工业对国防装备的支撑作用20
1.3 内燃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22
1.3.1 我国的节能减排战略22
1.3.2 内燃机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26
1.3.3 高效内燃机将为节能减排作出重要贡献27
第2章 基础与现状29
2.1 我国内燃机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30
2.1.1 内燃机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30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内燃机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32
2.2 我国内燃机产业发展概况33
2.2.1 我国内燃机产业的特点34
2.2.2 产业结构概况35
2.2.3 产业地域分布情况42
2.2.4 资本或所有制结构情况43
2.2.5 对外交流合作概况44
2.2.6 行业发展环境概况45
2.3 政策与法规48
2.3.1 主要政策48
2.3.2 主要法规52
2.4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57
2.4.1 汽车发动机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现状59
2.4.2 优化标准体系60
第3章 国际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63
3.1 主要先进国家内燃机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64
3.2 主要先进国家内燃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65
3.2.1 主要先进国家内燃机产业概况65
3.2.2 主要先进国家内燃机产品技术水平80
3.3 世界内燃机产业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95
3.3.1 内燃机产业技术发展趋势95
3.3.2 内燃机产品和产业发展趋势104
3.4 跨国集团公司在我国投资发展概况132
3.4.1 跨国内燃机集团公司在我国投资发动机情况132
3.4.2 外资内燃机集团公司在我国投资特点135
3.5 国外内燃机企业的管理模式137
3.5.1 发达国家内燃机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137
3.5.2 发达国家内燃机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138
3.5.3 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141
3.5.4 危机中的变革141
第4章 差距和问题143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144
4.1.1 规模优势不突出144
4.1.2 设计研发能力差距明显144
4.1.3 核心零部件缺失144
4.1.4 产业结构不完善145
4.1.5 测试技术与设备严重缺失145
4.1.6 新经济形势下的挑战145
4.1.7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145
4.2 应对挑战的措施145
4.3 产品与技术146
4.3.1 内燃机的智能电控技术146
4.3.2 船用内燃机关键技术147
4.3.3 后处理技术148
4.3.4 低摩擦技术148
4.4 核心零部件149
4.4.1 燃油喷射系统149
4.4.2 增压器151
4.4.3 滤清器152
4.4.4 后处理器154
4.4.5 水泵、机油泵158
4.5 制造工艺与装备159
4.5.1 铸造159
4.5.2 机械加工161
4.5.3 装配试验163
4.6 政策与法规165
4.6.1 欧洲165
4.6.2 美国168
4.6.3 日本172
4.6.4 其他国家或地区175
4.6.5 中国176
第5章 目标181
5.1 指导思想182
5.2 发展战略及目标183
5.2.1 发展战略183
5.2.2 发展目标183
5.3 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方向184
5.3.1 内燃机控制技术184
5.3.2 内燃机增压系统应用技术185
5.3.3 高效内燃机排气后处理技术186
5.3.4 替代燃料高效应用技术187
5.3.5 零部件集成模块化应用188
5.3.6 内燃机低摩擦技术应用190
5.3.7 内燃机用测试技术及设备开发190
5.3.8 车用混合动力内燃机应用技术191
5.3.9 冷却润滑系统模块化集成技术应用192
5.3.10 内燃机热力学设计与管理应用技术193
5.3.11 内燃机再制造技术194
5.3.12 高压燃油喷射技术195
5.3.13 船舶发动机控制技术196
5.3.14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197
5.4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197
5.4.1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198
5.4.2 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199
5.4.3 目标201
5.5 产业转型升级目标203
5.5.1 基本要素203
5.5.2 保障条件204
5.5.3 发展途径204
5.6 产品目标205
5.7 配套目标209
5.8 市场服务目标212
5.8.1 市场服务的概念212
5.8.2 市场服务现状213
5.8.3 内燃机市场服务差距214
5.8.4 内燃机市场服务目标215
第6章 创新体系建设217
6.1 产业研发基地建设218
6.1.1 创新平台概述218
6.1.2 基础研究平台218
6.1.3 零部件研发平台222
6.1.4 工程技术中心体系224
6.1.5 整机研发平台228
6.1.6 协同创新平台229
6.1.7 创新平台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建议230
6.2 行业人才培养232
6.2.1 发展历程232
6.2.2 人才培养现状233
6.2.3 新要求及挑战238
6.3 机制与制度239
6.3.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239
6.3.2 发挥行业研究院所的作用241
6.3.3 全面推进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242
6.3.4 组建内燃机协同创新中心243
6.3.5 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协同运用试点建设243
参考文献245
第7章 推动内燃机产业可持续发展247
7.1 绿色、智能制造基础技术248
7.1.1 绿色制造基础技术248
7.1.2 智能制造基础技术252
7.2 关键设计技术258
7.3 关键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260
7.3.1 铸造260
7.3.2 机械加工262
7.3.3 装配试验263
7.3.4 在线测量与信息化技术应用266
7.4 关键零部件及材料267
7.4.1 国内缸体、缸盖现状及发展趋势267
7.4.2 内燃机曲轴268
7.4.3 内燃机凸轮轴268
7.4.4 内燃机排气歧管269
7.5 高效密封、低摩擦技术269
7.5.1 先进非金属材料269
7.5.2 内燃机先进密封材料273
7.5.3 低摩擦技术274
7.6 测试设备和测试技术277
7.6.1 测试设备的研发与生产现状277
7.6.2 测试技术280
7.7 燃料及应用284
7.7.1 石油类液体燃料的应用现状及其研究284
7.7.2 气体燃料的应用和研究287
7.7.3 结束语295
7.8 内燃机再制造295
7.8.1 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现状295
7.8.2 发展重点300
参考文献302
第8章 产业发展政策性措施建议303
8.1 提高创新能力304
8.1.1 提高法规创新能力304
8.1.2 提高体系创新能力305
8.1.3 提高内燃机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服务创新305
8.1.4 提高零部件创新能力306
8.1.5 发挥行业协会的创新引导作用307
8.2 加快结构调整310
8.2.1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310
8.2.2 领跑者计划与引领示范作用311
8.3 推动产业升级313
8.3.1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314
8.3.2 内燃机工业信息化的培育314
8.3.3 内燃机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建设314
8.3.4 创新能力增长点的培育315
8.3.5 自主品牌培育316
8.3.6 内燃机零部件支撑体系建设316
8.3.7 产品可靠性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316
8.3.8 完善和健全标准体系317
8.3.9 内燃机现代服务业的培育317
8.3.10 强化监督管理317
8.4 行业品牌建设317
8.4.1 强化品牌建设317
8.4.2 行业协会的作用318
8.4.3 职能部门的作用319
8.5 优化企业管理321
8.5.1 现代内燃机企业的现状特点321
8.5.2 内燃机行业的管理现状322
8.5.3 新形势下对内燃机企业运营管理的挑战323
8.5.4 优化企业运营管理的建议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