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分析基础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原,谢晓霞主编;阳璞琼,欧阳宏志,宾斌,管金云参编;高吉祥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059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电路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分析基础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和一般分析方法1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1
1.1.1 电路的组成和功能1
1.1.2 电路中常见的元器件及电路模型1
1.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3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6
1.2.1 欧姆定律6
1.2.2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8
1.2.3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9
1.3 等效电路11
1.3.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11
1.3.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12
1.3.3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及其互换等效15
1.3.4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20
1.3.5 电阻△形、Y形电路互换等效23
1.4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27
1.4.1 2b法27
1.4.2 b法28
1.4.3 网孔法30
1.4.4 节点法34
1.5 电路的基本定理38
1.5.1 叠加定理和齐次定理38
1.5.2 替代定理42
1.5.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44
1.5.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49
1.5.5 互易定理52
1.6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54
1.6.1 本章小结54
1.6.2 典型题解59
习题164
第2章 动态电路的分析69
2.1 引言69
2.1.1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69
2.1.2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阶数69
2.1.3 暂态过程的分析方法69
2.2 动态元件69
2.2.1 电容69
2.2.2 电感73
2.2.3 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74
2.3 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76
2.3.1 初始条件76
2.3.2 换路定则76
2.3.3 初始条件的计算方法76
2.4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78
2.4.1 一阶电路的响应78
2.4.2 二阶电路的响应94
2.5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100
2.5.1 拉普拉斯变换100
2.5.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101
2.5.3 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拉普拉斯反变换102
2.5.4 用运算法求解暂态过程105
2.6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108
2.6.1 本章小结108
2.6.2 典型题解109
习题2111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117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117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117
3.1.2 正弦电流、电压的有效值118
3.1.3 同频率正弦电流、电压的相位差119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及相量图120
3.2.1 复数及其运算120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22
3.2.3 相量图122
3.2.4 相量的有关运算123
3.3 正弦稳态下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124
3.3.1 电阻元件125
3.3.2 电感元件126
3.3.3 电容元件128
3.4 阻抗和导纳的串联与并联130
3.4.1 二端网络阻抗和导纳的定义130
3.4.2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132
3.4.3 正弦交流电路的性质133
3.5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134
3.5.1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134
3.5.2 电路的相量模型136
3.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37
3.6.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137
3.6.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138
3.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140
3.7.1 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140
3.7.2 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的提高144
3.7.3 复功率146
3.7.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47
3.8 谐振电路148
3.8.1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148
3.8.2 串联谐振电路149
3.8.3 并联谐振电路153
3.9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155
3.9.1 本章小结155
3.9.2 典型题解159
习题3163
第4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169
4.1 耦合电感元件169
4.1.1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169
4.1.2 同名端170
4.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172
4.2.1 耦合电感的串联172
4.2.2 耦合电感的并联174
4.2.3 去耦等效电路175
4.3 空心变压器177
4.3.1 原边等效电路178
4.3.2 副边等效电路179
4.4 理想变压器180
4.4.1 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180
4.4.2 理想变压器变换阻抗的性质182
4.5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183
4.5.1 本章小结183
4.5.2 典型题解186
习题4188
第5章 三相电路189
5.1 三相电压189
5.2 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平均功率191
5.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94
5.3.1 有中线时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94
5.3.2 无中线时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95
5.4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197
5.5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198
5.5.1 本章小结198
5.5.2 典型题解200
习题5202
第6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203
6.1 非正弦周期性电压、电流203
6.2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及频谱204
6.2.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204
6.2.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频谱209
6.3 非正弦周期性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209
6.3.1 有效值209
6.3.2 平均值210
6.3.3 平均功率211
6.4 非正弦周期性稳态电路的计算212
6.5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14
6.5.1 本章小结214
6.5.2 典型题解214
习题6216
第7章 网络函数219
7.1 网络函数的定义和分类219
7.1.1 网络函数的定义219
7.1.2 网络函数的分类219
7.2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及其与冲激响应的关系222
7.2.1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222
7.2.2 极、零点与冲激响应的关系222
7.3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与频率响应的关系224
7.4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26
7.4.1 本章小结226
7.4.2 典型题解227
习题7228
第8章 二端口网络230
8.1 双口网络230
8.2 双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30
8.2.1 Z参数230
8.2.2 Y参数232
8.2.3 T参数234
8.2.4 H参数235
8.2.5 双口网络参数间的关系236
8.3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237
8.3.1 Z参数等效电路237
8.3.2 Y参数等效电路238
8.4 双口网络的连接239
8.4.1 双口网络的串联239
8.4.2 双口网络的并联240
8.4.3 双口网络的级联241
8.5 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与特性阻抗242
8.5.1 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242
8.5.2 传输网络函数243
8.5.3 特性阻抗244
8.6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245
8.6.1 回转器245
8.6.2 负阻抗变换器246
8.7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46
8.7.1 本章小结246
8.7.2 典型题解247
习题8249
第9章 网络图论基础251
9.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251
9.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和KCL、KVL方程的矩阵形式252
9.2.1 关联矩阵A252
9.2.2 回路矩阵B253
9.2.3 割集矩阵Q254
9.2.4 矩阵表示的KCL和KVL方程255
9.3 典型支路及其电压电流约束(VCR)方程的矩阵形式257
9.4 节点电压法的矩阵形式260
9.5 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264
9.6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266
9.7 列表法267
9.8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70
9.8.1 本章小结270
9.8.2 典型题解271
习题9272
第10章 状态方程275
10.1 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275
10.1.1 状态变量275
10.1.2 状态方程276
10.1.3 输出方程276
10.2 状态方程的列写方法276
10.2.1 观察法276
10.2.2 叠加法277
10.2.3 拓扑法278
10.3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79
10.3.1 本章小结279
10.3.2 典型题解280
习题10281
第11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283
11.1 非线性电阻元件283
11.2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与并联284
11.2.1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284
11.2.2 非线性电阻的并联285
11.3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286
11.4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段线性化288
11.5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289
11.6 本章小结及典型题解291
11.6.1 本章小结291
11.6.2 典型题解292
习题11292
附录 习题参考答案294
参考文献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