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石油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8950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石油-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漫话石油2

第一节 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2

什么是石油2

知识链接:石油名字的来历3

什么是天然气3

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系是什么4

石油藏在哪里4

天然气生成的特殊性5

油气生成的物质条件是什么6

油气生成的古地理条件是什么7

油气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是什么8

石油天然气的“身世”之争9

第二节 石油与天然气的性质和成分11

石油的物理性质11

石油的化学成分14

石油的分类15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15

天然气的化学成分16

天然气的分类17

石油、天然气的热值18

石油、天然气的差别18

第三节 石油的用途19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19

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0

天然气是低碳经济的助力器20

石油化工是农业发展的“翅膀”21

石油天然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1

第四节 石油在能源中的位置22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龙头”能源22

石油是第一位的战略物资22

石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23

石油关系国家政治安全24

石油关系世界稳定24

第二章 中国石油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早期的油气发现与利用28

火井、洧水——天然气和石油的先期发现28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沈括的伟大预言29

煮盐、照明、治病或用作制造武器——天然气和石油的先期利用29

顿钻钻井、?盆——天然气和石油的先期开采技术30

“洋油”输入——中国进口石油的开端32

台湾苗栗——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轫地33

陕西延长——中国内地最早的油矿34

美孚入华——中国最早的涉外石油合作勘探开发35

“中国贫油”——国外石油地质专家强加给中国的结论36

“石油不失为中国有希望的矿产”——中国石油地质专家的结论37

“石马”、“双枪”、“雁塔”、“锦鸡”——中国最早的石油产品商标38

石油圣火——最早“投身革命”的陕北石油资源38

知识链接:毛主席最早视察的石油企业39

陈振夏——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位劳动模范39

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油田40

知识链接:“玉门”的由来42

护矿队——中国第一支油田护卫队伍42

知识链接:“四五事件”43

第二节 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1949—1959年)44

12万吨——盘点建国初期中国石油的家底44

玉门油田解放44

知识链接:千里行程找组织45

建设玉门基地46

石油师47

苏联专家参与油矿建设48

知识链接:“铁人”王进喜的师傅郭孟和49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49

老君庙——石油工人心目中不灭的殿堂50

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51

石油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52

茫茫大地何处找油52

石油地质大调查54

赴苏学习55

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突破——发现克拉玛依油田55

知识链接:克拉玛依的由来56

毛主席关心石油工业57

走进柴达木盆地58

川中会战的浮沉60

邓小平指示战略东移——石油勘探的重大决策61

黎明曙光——松辽盆地第一口发现井松基3井喷油62

第三节 在石油会战中高速发展(1960—1978年)63

大庆石油会战63

知识链接:大庆油田名字的来历67

知识链接: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67

知识链接:大庆精神67

知识链接:铁人精神68

知识链接:“两论”起家68

知识链接:“两分法”前进68

知识链接:“三老四严”69

知识链接:“四个一样”69

知识链接:“六个传家宝”69

知识链接:大庆会战时期的“五面红旗”70

华北(含胜利、大港和渤海海上)石油会战71

知识链接:胜利油田的别称72

知识链接:大港油田的别称72

知识链接:“五忽”现象72

知识链接:“马拉开波湾”72

知识链接:草原明珠73

四川“开气找油”会战73

江汉石油会战74

辽河石油会战74

知识链接:辽河油田的别称75

知识链接:争当“油老三”75

陕甘宁石油会战75

知识链接:“磨刀石上闹革命”口号的早期提出76

冀中石油会战76

知识链接:古潜山“金娃娃”76

知识链接:曾经的“油老三”77

吉林石油勘探会战77

知识链接:吉林油田的别称77

河南石油会战78

知识链接:三羊(阳)开泰78

江苏石油勘探会战78

濮阳石油会战79

知识链接:中原油田的别称79

知识链接:梦里挑灯看图79

石油工业年产原油突破1亿吨79

第四节 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前进(1979—1997年)80

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8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和改革开放80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成立和投入产出承包8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成立和承包经营83

陆上石油“三大战略”的提出84

启动对外合作与国际化经营85

进口原油加工的突破与发展86

谋划“油公司”体制87

塔里木石油会战的“两新两高”体制87

知识链接:克拉2井——塔里木勘探开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88

中原油田以“油公司”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89

新疆瓜果之乡发现新油田——吐哈油田89

知识链接:邓小平的期望90

知识链接:东山再起91

知识链接:大漠女儿杨拯陆91

中标秘鲁——中国石油走向海外初试身手91

在委内瑞拉——中国石油创造奇迹92

第五节 面向国际竞争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1998年至目前)94

石油石化企业大重组95

三大石油公司改制上市95

实施“新的三大战略”,努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96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谋百年97

长庆油田努力建设“西部大庆”97

知识链接:“三低油田”98

知识链接:长庆油田的“四化管理模式”98

知识链接:“好汉坡”98

海外业务突飞猛进99

“十一五”再造一个“中石油”99

第六节 中国石油工业的体制沿革100

建国初期从多方分管到中央统管过渡100

石油工业部成立后的集中管理103

从政府部门管理到行业性总公司管理103

中国石油工业管理体制沿革和石油石化系统历届主要领导104

第三章 世界石油108

第一节 世界早期的石油发现与利用10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108

古代中国的石油手工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08

沈括是世界石油科学专家第一人109

煤油灯时代的开始109

世界上最早的炼油技术革命110

第二节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110

“1859”——世界现代石油工业的里程碑110

德雷克井——现代石油工业第一井111

关于“石油工业之父”的争议112

“世界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113

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114

“石油教父”——约翰·费希尔115

第一船煤油出口欧洲——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是国际性产业的标志116

石油成为第一战略物资的开端117

旅行世纪——汽车的革命118

“新光明”让位给“新燃料”——汽油的时代119

委内瑞拉发现洛斯巴罗索油田121

联邦石油保护委员会122

知识链接:茶壶山风波石油大博弈123

诺贝尔家族成为俄国的“洛克菲勒”123

巴库油田的兴衰123

苏门答腊——皇家荷兰壳牌公司的结缘地124

沙特和科威特发现油田125

墨西哥的石油国有化运动125

马歇尔计划与石油126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的失败126

苏伊士运河危机带来了什么影响127

苏联发动出口石油的竞争128

艾森豪威尔实施石油进口限制128

“石油禁运”与“石油武器”128

国际上的两次石油危机129

石油“七姊妹”130

石油公司的合并浪潮130

石油巨头——跨国石油公司131

国家石油公司——世界石油舞台上的“国家队”131

知识链接: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石油公司132

混合型国家石油公司的兴起132

全球六类石油企业133

石油“新七姐妹”134

“归核化”战略——集中发展核心业务134

第三节 世界油气资源及分布情况135

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状况135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135

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137

第四节 世界石油组织和会议138

国际能源机构——发达国家的能源“俱乐部”138

欧佩克——捍卫产油国权益的战略联盟139

世界石油大会——全球石油天然气论坛140

国际能源论坛——全球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对话平台141

能源宪章——区域能源合作组织的典范142

其他国际石油组织和会议143

第五节 世界著名石油公司144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144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144

埃克森美孚公司145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14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45

英国石油公司145

皇家荷兰壳牌集团146

美国雪佛龙公司146

美国康菲公司146

道达尔石油公司146

第六节 中国石油在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的地位147

石油储量排名147

天然气储量排名147

石油产量排名147

天然气产量排名147

炼油能力排名148

油品销量排名148

综合排名148

其他排名148

第四章 油气勘探150

第一节 从哪里找油找气——油气地质150

给地球做个剖面——地球的构造150

地球的外衣——地球表面的圈层结构151

大洋“泛舟”——漂移的大陆151

沧海桑田——大自然的巨变153

难耐寂寞的地球——地壳运动154

岩石活动留下的踪迹——构造地貌155

翻阅大地的档案——地质构造156

地质构造的区域单位——构造单元156

褶皱与断层——地壳活动形式的“两兄弟”157

有家族有辈分的地质名词159

史密斯——编写地球史的司马迁161

测试岩石的年龄——地质年代学的兴起163

问庚年轮——地质、地层、岩石的时间单位164

岩石——矿藏的温床166

沉积岩——有机矿藏的家园168

沉积相——水的“孩子”169

盆地——油气的“聚宝盆”171

油气运移——油气的“流徙”172

储油层——石油的“着床”173

油气藏——石油天然气的地下宝库174

油气藏的形成——地质条件“六字诀”175

油气藏的类型——多姿多彩的油气宝库175

第二节 怎样找油找气——油气勘探技术与方法177

野外石油地质调查——从寻找油气苗开始177

地震勘探技术——给地球做“心电图”178

重力勘探技术——重拳出击找“情报”181

磁力勘探技术——给地球做“磁共振”182

电法勘探技术——电流在地球中的妙用183

遥感技术——遥为地球摄影183

地质录井技术——深入地球的“眼晴”185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井下诊断”185

油气化探技术——给地球做“化验”186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技术——石油地质研究的“集成电路”187

第三节 全球能找到多少油气——油气资源量188

油气资源的分级188

一级储量——探明油气储量189

二级储量——控制油气储量189

三级储量——预测油气储量190

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190

世界油气资源知多少190

中国的含油气区191

中国油气资源的特点192

海洋——巨大的油气资源宝库194

中国油气储量现状195

我国具有很大资源潜力195

第五章 油气开发198

第一节 打开地下宝藏198

打开地下宝藏之门——油藏开发方式198

切开地下“大蛋糕”——油藏开发层系199

“一网打尽”地下石油——油田开发井网199

给黑暗的地下世界建个模型——油藏数值模拟200

采集大地“灵气”——气田开发201

第二节 取出地下宝藏202

油气井——油气从油气层到地面的通道202

采油方法——将地下油气采到地面的手段204

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204

油气采收率205

采出程度205

自然递减率206

综合递减率206

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206

技术可采储量207

经济可采储量207

权益的经济可采储量207

自喷采油208

机械采油209

注水采油211

气举采油212

稠油热采212

聚合物驱油213

微生物采油215

压裂技术216

酸化技术216

堵水调剖技术217

井筒降黏技术217

第三节 维护地下宝藏218

有效合理开发——油田“长寿”的关键218

开发动态监测——给油田做好“监护”219

取样油井的指纹——生产测井220

给油井做“皮试”——试井220

开发后期的绝招——稳油控水221

储层保护222

油井维护223

修井工艺——给油气井治病的“医术”223

修井工具——给油气井治病的“医疗器械”224

第四节 地面工程224

地面工程建设——搭建油气地面集输和处理的网络平台224

油气集输——油气地面运移的“交通网络”225

联合站——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226

计量站——给油气过磅的第一道关口226

原油库——油田生产的“临时粮仓”227

第六章 钻井工程230

第一节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230

古代钻井,中国领先230

知识链接:卓筒井231

知识链接:磨子井231

钻井的作用231

钻井的类别232

钻井的过程233

知识链接:世界上垂直深度最深的井236

知识链接:中国最深的井236

知识链接:口数最多的丛式井组236

知识链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井236

第二节 钻井的家族237

钻机——钻井工人的“重型武器”237

钻井井架——挺起钻井的“脊梁”240

柴油机组——钻井的“动力源”241

钻井泵——钻井施工的“心脏”241

钻头——穿凿地层的“金刚钻”241

钻井液——钻井的“血液”242

随钻测井——钻井的随身“浩特”243

油井水泥——套管与地层契合的“胶合剂”244

井口装置——新时代的“?盆”245

知识链接:?盆245

防喷器——驯服油气的“紧箍咒”246

无线测量技术和可控井下工具——控制钻头井下前进方向的“遥控器”246

取心工具——切取地下岩心的“一把抓”247

完井——钻井的最后工序248

第三节 钻井的飞跃249

钻井技术的“四字”发展方向249

自动化(智能化)钻井249

喷射钻井250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钻井250

定向井和丛式井251

优选参数钻井253

连续管钻井253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254

气体钻井提速提效技术255

知识链接:磨溪经验256

欠平衡钻井技术256

水平井钻井技术257

井下动力钻井技术258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258

海上石油钻井259

第七章油气储运262

第一节 油气储存262

储罐——给油气安个“家”262

知识链接:世界最大的储油罐264

知识链接:中国最大的储油罐264

地下储气库——安全绿色的“粮仓”264

石油储备266

战略石油储备——国家安全的“基点”268

战略石油储备的兴起268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269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269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270

第二节 油气运输270

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运往世界各地的270

知识链接:玉门石油正式东运271

知识链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271

知识链接:世界上最大的油轮272

管道输送为什么成为油气输送的主要手段272

第三节 油气管道建设27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管道运输油气的国家之一273

知识链接:现代石油最早的输油管道274

知识链接: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274

知识链接:世界海底最深的输油管道274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的三次高潮275

“八三”工程275

知识链接:“八三”工程会战276

气化首都及华北的开端——陕京一线276

中国管道建设的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276

中国第一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277

中国第一条商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管道278

世界管道建设的奇迹——中亚天然气管道278

施工难度最大的管道——中缅油气管道278

管道用材钢级的变迁279

知识链接:“西气东输”二线(西二线)创奇迹279

管道口径的变迁279

知识链接:一条管道同时能够输送多少种油品?280

世界油气管道发展状况280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状况281

第四节 油气管道运行管理282

管道运行管理282

安全优化运行——管道管理的第一要务282

油气输送的“伴侣”——添加剂283

油气管道对泄漏零容忍284

如何为油气管道“听诊”——检测技术284

管道防腐——管道管理的持久战285

知识链接:油气管道的“护身服”防腐层286

管道的应急保护286

构建以管道安全为核心的完整性管理体系286

话说北京油气调控中心288

e时代的管道“监控”——SCADA自动化控制系统288

第八章 石油炼化292

第一节 石油是这样炼制的292

什么叫石油炼制292

石油加工的两大分支292

原油加工工艺及其装置293

知识链接:世界第一座炼油厂293

知识链接:中国最早的炼油厂293

石油炼制中的“五朵金花”293

炼油科学技术攻关大会战293

知识链接:“四三方案”294

炼制石油有哪四件“法宝”294

蒸馏装置——炼油厂的“龙头老大”295

催化一响 黄金万两296

延迟焦化——劣质渣油的克星296

怎样使油品达标297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催化加氢技术297

润滑油是怎样加工制造出来的298

石蜡生产 中国当先299

神奇的催化剂299

第二节 知油善用话油品300

油品的分类300

汽油300

柴油301

喷气燃料(航空煤油)302

润滑油303

白油——超级油品306

溶剂油——液态“红娘”307

第三节 石油化工是个“大宅门”307

石油化工的主要作用307

石油化工生产的主要过程309

“3311”——神奇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309

石油化工生产的当家设备——高温裂解炉311

第四节 处处渗透于人们生活的石油化工产品312

合成树脂312

知识链接:防弹衣也是塑料制的吗?313

合成纤维314

合成橡胶322

合成氨325

高科技化工产品——碳纤维325

第九章 油气贸易328

第一节 油气价格328

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328

什么叫“国际油价”329

全球三大“基准油价”329

一揽子油价330

什么叫价格指数331

影响油价的四大因素331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332

国际原油价格体系的演变333

国际油价预测方法334

中国原油价格的演变334

中国石油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336

天然气价格的一般构成336

中国天然气价格的构成337

天然气的国际贸易价格337

第二节 油气市场338

石油现货市场338

石油期货市场339

中国石油期货的发展340

中国石油市场的格局341

天然气市场的特殊性341

知识链接:照付不议341

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342

中国天然气市场现状342

第三节 油气交易344

世界油气贸易发展的四个阶段344

中国的石油贸易345

中国原油及成品油进出口情况346

第十章 石油科技348

第一节 石油科技的发展历程348

什么叫石油科学技术348

世界三次大的石油技术革命348

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石油产量三次跨越式增长350

科技进步推动石油公司三次经营战略模式的转变350

中国石油科技发展的四个阶段350

科技发展战略353

石油科技创新体系353

中国石油的“科技兴油战略”354

第二节 石油科学技术体系355

石油上、下游技术355

石油高新技术355

石油适用技术356

石油核心技术357

石油技术集成358

第三节 石油信息技术359

计算机网络技术359

石油应用软件359

勘探开发数据标准化359

信息系统359

信息系统安全360

信息技术管理360

第四节 石油科技贡献360

技术创新360

科技评估361

中国石油的科技进步贡献率362

大庆油田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62

石油石化系统的两院院士363

第十一章 新的能源366

第一节 时代呼唤中的新能源366

可贵而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366

石油产量与消费量的剪刀差366

50%依存度——国家石油安全的警戒线367

石油产量峰值论的警示368

“后石油时代”的到来369

第二节 新能源的家族371

新能源的分类371

非常规油气371

可再生能源374

其他能源377

第三节 国内外新能源的发展378

煤层气378

页岩气379

致密砂岩气379

燃料乙醇380

生物柴油380

油页岩380

油砂381

地热能381

核能381

天然气水合物382

风能382

太阳能382

煤制油383

第十二章 未来展望386

第一节 世界石油工业展望386

石油资源前景预测386

天然气资源前景预测388

石油市场前景预测389

天然气市场前景预测391

炼油和乙烯发展前景预测393

第二节 中国石油工业展望395

石油资源前景预测395

天然气资源前景预测395

石油市场前景预测397

天然气市场前景预测398

炼油和乙烯发展前景预测399

参考文献402

附录404

世界与中国石油之最对照表404

世界著名石油公司标识406

后记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