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经济学
  • 晏华,吕鍠芹主编;张潇川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0167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劳动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本章学习目标1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1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1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3

1.2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与问题4

1.2.1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4

1.2.2 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5

1.2.3 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6

1.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7

1.3.1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7

1.3.2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9

1.3.3 劳动力市场9

1.3.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

1.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2

1.4.1 微观与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12

1.4.2 实证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12

1.4.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方法14

1.4.4 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其他常用具体方法14

本章小结15

复习与思考15

2 劳动力供给16

本章学习目标16

2.1 劳动力供给概述16

2.1.1 劳动力及其相关范畴16

2.1.2 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18

2.1.3 劳动力供给假设19

2.1.4 劳动力供给的构成要素20

2.1.5 劳动力供给的分类22

2.2 个人劳动力供给26

2.2.1 效用理论26

2.2.2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27

2.3 家庭劳动力供给36

2.4 社会劳动力供给37

2.4.1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37

2.4.2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39

2.5 劳动力供给弹性40

2.5.1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含义40

2.5.2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主要形式40

本章小结42

复习与思考42

3 劳动力供给质量——人力资本44

本章学习目标44

3.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44

3.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44

3.1.2 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45

3.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46

3.2 人力资本基本理论46

3.2.1 人力资本的概念46

3.2.2 人力资本的独特性质47

3.2.3 人力资本的类型48

3.3 人力资本投资概述49

3.3.1 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49

3.3.2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50

3.3.3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50

3.4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51

3.4.1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一般模式51

3.4.2 个人教育投资决策52

3.4.3 企业培训投资决策54

本章小结56

复习与思考56

4 劳动力需求57

本章学习目标57

4.1 劳动力需求概述57

4.1.1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及性质57

4.1.2 劳动力需求的类型58

4.1.3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58

4.1.4 劳动力需求表、需求曲线59

4.2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61

4.2.1 基本假设条件61

4.2.2 生产函数61

4.2.3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62

4.2.4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63

4.3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64

4.3.1 生产要素的替代理论65

4.3.2 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69

4.4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70

4.4.1 生产规模扩大与劳动力需求调整70

4.4.2 生产要素价格变化与劳动需求调整71

4.5 非营利部门的劳动力需求72

4.5.1 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73

4.5.2 公共部门的劳动力需求74

4.5.3 适度增长目标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75

4.6 劳动力需求弹性76

4.6.1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及类型76

4.6.2 劳动力需求有无弹性的相对性77

4.6.3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77

4.6.4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78

4.6.5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78

本章小结79

复习与思考80

5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81

本章学习目标81

5.1 均衡理论81

5.1.1 均衡的基本含义81

5.1.2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81

5.1.3 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82

5.1.4 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82

5.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83

5.2.1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83

5.2.2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87

5.3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91

5.3.1 使劳动力资源实现最优分配91

5.3.2 使同质劳动力能获得同等报酬93

5.3.3 实现充分就业94

5.4 内部劳动力市场94

5.4.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95

5.4.2 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96

5.4.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96

本章小结96

复习与思考97

6 劳动力流动99

本章学习目标99

6.1 劳动力流动概述99

6.1.1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99

6.1.2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99

6.1.3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100

6.2 劳动力流动的决策103

6.2.1 劳动力流动决策分析103

6.2.2 工作搜寻的成本收益分析104

6.3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105

6.3.1 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105

6.3.2 体力劳动流向脑力劳动105

6.3.3 第一、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106

6.3.4 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106

6.4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意义106

6.4.1 可以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106

6.4.2 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106

6.4.3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06

6.4.4 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107

6.4.5 可避免劳动力的积压浪费107

6.5 劳动力流动模型107

6.5.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107

6.5.2 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流动模型108

6.5.3 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109

6.6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与人才流失110

6.6.1 经济移民与政治移民110

6.6.2 劳动力国际流动对输入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11

6.6.3 劳动力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111

6.6.4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112

本章小结113

复习与思考113

7 工资115

本章学习目标115

7.1 工资概述115

7.2 工资的相关理论116

7.2.1 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理论116

7.2.2 近现代工资理论118

7.3 工资水平119

7.3.1 工资水平的含义119

7.3.2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119

7.3.3 物价对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120

7.4 劳动报酬形式121

7.4.1 基本工资121

7.4.2 奖金122

7.4.3 津贴和补贴122

7.4.4 福利123

7.5 工资制度123

7.5.1 工资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原则123

7.5.2 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123

本章小结124

复习与思考125

8 就业126

本章学习目标126

8.1 劳动就业的含义126

8.1.1 就业与就业者126

8.1.2 充分就业128

8.2 就业理论129

8.2.1 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129

8.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130

8.2.3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133

8.3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134

8.3.1 人口因素134

8.3.2 科学技术进步因素135

8.3.3 经济因素136

8.3.4 劳动制度因素137

8.3.5 国家宏观政策因素138

8.3.6 心理因素138

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139

8.4.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就业制度139

8.4.2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遵循经济改革整体步骤与逻辑140

8.4.3 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与城乡一体化141

8.4.4 城市就业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发育143

8.4.5 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三个特征144

本章小结145

复习与思考145

9 失业147

本章学习目标147

9.1 失业的界定与类别147

9.1.1 失业的概念147

9.1.2 我国对失业的界定148

9.1.3 我国失业的新概念149

9.1.4 失业的类型及成因分析150

9.2 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154

9.2.1 失业的衡量154

9.2.2 失业的影响155

9.3 失业与通货膨胀157

9.3.1 通货膨胀与工资膨胀157

9.3.2 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159

9.3.3 菲利普斯曲线160

9.3.4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160

9.3.5 自然失业率161

9.4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162

9.4.1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162

9.4.2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164

9.4.3 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治理的最新思考166

本章小结166

复习与思考167

10 社会保障169

本章学习目标169

10.1 社会保障概述169

10.1.1 社会保障的含义169

10.1.2 社会保障的特征170

10.1.3 社会保障的功能170

10.2 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171

10.2.1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期171

10.2.2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期172

10.2.3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期172

10.2.4 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期173

10.2.5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调整期173

10.3 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与政策174

10.3.1 西方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174

10.3.2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178

10.4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178

10.4.1 社会保险179

10.4.2 社会救助180

10.4.3 社会福利181

10.4.4 社会优抚182

本章小结182

复习与思考183

11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184

本章学习目标184

11.1 劳动关系概述184

11.1.1 劳动关系的含义184

11.1.2 劳动关系的基本要素184

11.1.3 劳动关系的运行与调整185

11.2 劳动法律关系191

11.2.1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191

11.2.2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192

本章小结193

复习与思考193

参考文献194

附: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