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
  • 秦泗河,李刚主编;焦绍锋,夏和桃,葛建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05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710页
  • 主题词:骨疾病-矫形外科手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我父亲Ilizarov教授的工作与生活1

一、如何开始对医学感兴趣1

二、坚持探索、研究2

三、治愈奥运会跳高冠军使父亲成名3

四、设备、器械是工具不是理论3

五、矫形外科的米开朗基罗5

六、唐吉诃德和他最后的战斗6

七、未来方向:研究、技术、教育7

第二节 牵拉成骨的基础研究与生物学规律7

第三节 终生奋斗探索、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18

第四节 Ilizarov技术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21

一、Ilizarov技术基础研究21

二、Ilizarov技术的临床应用22

三、存在问题/并发症23

四、小、结24

第五节 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对牵拉成骨的调节作用24

第六节 肢体再生的生物学基础和再生医学33

一、引言33

二、两栖动物的肢体再生34

三、哺乳动物的附肢再生34

四、力学刺激与肢体再生的关系35

五、牵拉张力对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变化的调控39

六、牵拉成骨过程中新骨的快速塑形与细胞凋亡的关系40

七、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促进骨的钙化的研究43

八、小结45

第七节 俄罗斯骨科奥尔托夫(Ortho-SU V)技术临床应用现状47

一、奥尔托夫技术原理47

二、基本操作程序49

三、奥尔托夫在矫形骨科和膝关节挛缩方面临床应用的优良结果50

四、奥尔托夫(Ortho-SUV)技术在急诊创伤闭合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59

五、展望61

第八节 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器原理与应用61

一、发明依据、器械结构与应用原理61

二、下肢畸形矫正应用方法66

三、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器临床应用与评价71

第九节 全置入可控式髓内钉牵拉技术及适应证73

一、技术73

二、适应证74

三、股骨顺行置钉74

四、股骨逆行置钉74

五、胫骨顺行置钉74

六、股骨与胫骨同时置钉75

七、股骨骨段滑移75

八、临床案例75

第十节 走进简单又神奇的Ilizarov学说与技术80

一、Ilizarov外固定器似微型机器人80

二、Ilizarov医疗理念与中医哲学观吻合81

三、我们已经完成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转化81

四、Ilizarov技术传入中国比西方晚,为何会产生如此好的转化与超越82

五、学习Ilizarov技术必须经历四个依次递进阶段82

六、Ilizarov技术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推动着我们继续探索前进83

七、Ilizarov技术手术适应证84

八、Ilizarov技术肢体矫形能达到的治疗目标84

九、矫正肢体畸形重建功能的优缺点85

第二章 Ilizarov技术在世界传播与发展86

第一节 现阶段Ilizarov方法在世界范围的应用86

第二节 Ilizarov技术在中国大陆22年92

一、前期引进工作92

二、Ilizarov技术全面引进与发展的第一个十年92

三、Ilizarov技术在大陆的快速传播发展93

四、Ilizarov技术在中国医疗理念与理论创新95

第三节 2013年Ilizarov技术在欧洲新进展96

第四节 Ilizarov技术在印度的应用与进展122

第五节 Ilizarov技术在日本引进、应用与发展123

第六节 Ilizarov技术在韩国20年135

一、引进135

二、肢体延长136

三、矫正畸形142

四、骨折144

五、骨内骨搬移144

六、足部畸形146

七、肿瘤146

八、上肢畸形147

第七节 肢体延长技术的历史155

第八节 Ilizarov技术在西方传播史掠影158

第九节 Ilizarov技术在土耳其的传播和发展179

一、先进的技术180

二、电动髓内钉182

三、计算机辅助的空间外固定183

四、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84

五、土耳其协会及培训185

第十节 Ilizarov技术在巴西190

第三章 中国大陆骨科应用与转化193

第一节 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193

一、骨外固定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193

二、Ilizarov技术在中国本土转化过程中的创新195

三、Ilizarov技术在小儿骨科引进与应用196

四、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的学术引导199

五、牵拉成骨与牵拉组织再生技术的来源202

六、关于矫正下肢畸形成角旋转中心的概念解析202

第二节 外固定器械构型与穿针固定方法206

一、中国产通用外固定器械部件与穿针安装工具206

二、组合式外固定器械常用构型210

三、环形外固定器的常用简化构型211

四、组合式与环形外固定器结合218

五、大腿穿针固定方法218

六、小腿穿针固定方法219

七、足踝穿针固定方法221

八、术后管理与康复程序224

九、外固定统一命名方法及穿针通道225

十、拆外固定器的时机判定与方法227

第三节 治疗创伤骨折228

一、概论228

二、l lizarov技术治疗上肢骨折229

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230

四、Ⅰ期短缩Ⅱ期延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缺损231

五、治疗复杂足踝部骨折233

第四节 理论探索与思维创新237

一、从Wolff定律、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到骨科自然重建理念237

二、骨折固定的适应性固定刚度与临床应用240

三、Ilizarov技术矫正肢体畸形原则241

四、社会演化与骨-关节修复重建模式244

第五节 从达尔文进化论看肢体损伤与重建发展方向247

一、探索背景与本节内容提要247

二、受老子“道德经”阐述的自然哲学观启示248

三、生命体与骨骼起源的化石考古记录248

四、生物界骨与关节发生与演变过程249

五、对骨与关节重建模式的启示250

六、结论253

第四章 肢体延长与重建应用与进展255

第一节 器械研制与创新应用255

一、胫骨与跟腱同步弹性牵伸延长器255

二、微创连孔截骨器的发明257

三、美学无瘢痕胫骨延长术259

四、微创截骨股骨延长术265

五、带锁髓内钉结合Ilizarov外固定器用于股骨延长271

六、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骨骼与软组织缺损的慢性骨髓炎274

第二节 手术适应证拓展与临床治疗病例276

一、微循环重建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276

二、治疗血管瘤性下肢畸形280

三、牵拉成骨技术重建跟骨缺损289

四、治疗膝、踝关节骨性关节炎293

五、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98

六、挽救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308

第三节 Ilizarov技术与其他医疗康复方法整合310

一、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形手术结合310

二、与脑性瘫痪下肢畸形手术治疗结合310

三、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下端畸形316

四、Ilizarov技术与支具矫形器的结合与创新320

五、Ilizarov外固定架术后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323

六、肢体延长过程中动态监测骨密度决定个体化牵拉速度325

第四节 Ilizarov技术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28

一、在上肢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28

二、在下肢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32

三、Ilizarov技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336

第五节 Ilizarov技术矫治四肢畸形并发症分析338

一、术中并发症338

二、术后早期并发症339

三、Ilizarov外固定牵伸过程中的并发症341

四、截骨端延迟愈合346

五、晚期并发症346

第五章 创伤与感染后遗下肢残缺畸形349

第一节 骨不连、骨缺损与下肢短缩349

一、突破骨不连、骨缺损治愈的瓶颈349

二、股骨骨缺损351

三、Ilizarov重叠延长治疗股骨大段缺损355

四、胫骨大段骨缺损伴皮肤凹陷性瘢痕357

五、腓骨横向搬移胫骨化治疗大段胫骨缺损363

六、一期手术治疗胫骨缺损伴足下垂畸形366

七、I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大段骨缺损370

八、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感染性骨缺损373

第二节 创伤后遗下肢其他畸形与残障375

一、膝关节反屈僵直与复合畸形375

二、截肢残端延长术382

三、截肢残端修整与皮肤牵拉术392

四、与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治疗瘢痕挛缩下肢畸形394

五、脑外伤后遗重度肢体畸形与残障397

六、219例创伤后四肢残缺畸形治疗分析400

第三节 治疗慢性骨髓炎402

一、概论402

二、股骨骨髓炎406

三、成年人胫骨骨髓炎411

四、儿童胫骨骨髓炎418

第六章 治疗罕见骨科病与疑难杂症422

第一节 先天与体质性肢体畸形422

一、先天性腓骨缺如422

二、先天性胫骨缺如431

三、成骨不全致下肢畸形436

四、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41

五、治疗翼蹼膝关节屈曲畸形445

第二节 治疗髋部、股骨残缺畸形452

一、骨盆支撑股骨截骨术重建髋关节功能452

二、扁平髋重建术463

三、重度骨盆倾斜畸形矫正467

第三节 治疗膝部畸形471

一、膝内翻畸形矫正471

二、膝外翻畸形矫正473

三、双下肢复合膝关节畸形矫正477

四、成年人双侧先天性永久性髌骨脱位479

第四节 治疗复杂足踝部残缺畸形484

一、青少年先天性重度马蹄内翻足484

二、脊椎裂致足踝重度畸形488

三、小腿缺血性肌挛缩后重度足踝畸形的治疗491

四、前足的缺损修复重建495

五、巨足(趾)症缩小矫形术499

六、爪形趾畸形牵拉矫正503

七、Charcot-Marie-Tooth病足踝畸形509

第七章 上肢与手的残缺畸形518

第一节 Ilizarov技术在上肢矫形中的应用518

一、上肢力线对应的特点518

二、前臂延长与矫形518

三、肱骨的延长和矫形520

四、手外科的应用523

五、并发症524

六、治疗效果与结论526

第二节 矫正肘关节屈曲挛缩528

一、概论528

二、牵伸器的构型与穿针安装方法529

三、术后处理与结果529

四、矫正肘关节屈曲挛缩有关问题的探讨531

第三节 矫正前臂腕关节复杂残缺畸形534

一、重度桡弯畸形的矫正534

二、腕关节背伸挛缩畸形的牵伸治疗535

三、桡骨远端内生软骨瘤畸形矫正537

四、治疗脑性瘫痪上肢与手的畸形539

五、手指截指后延长术540

第八章 Ilizarov技术与秦泗河矫形外科542

第一节 概述542

一、起源与历史背景542

二、创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新技术体系543

三、特色的矫形外科门诊与工作室543

四、肢体畸形残障程度术前检查与评估544

五、下肢畸形与残障术前检查表545

六、手术切口关闭与钢针包扎、管理法550

七、创建医患和谐病房、快乐骨科551

第二节 术前决策与医疗程序553

一、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摄片方法与意义553

二、术前患者影像记录与摄制要求558

三、患者治疗规范程序与医疗质量控制559

四、器械准备与手术室护士配合561

五、矫形外科4P医学模式与28字工作方针566

六、下肢畸形矫治术后疗效随访评价567

七、秦泗河矫形外科临床工作流程图(秦泗河制定)568

第三节 秦泗河下肢重建外科569

一、为什么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下肢重建外科”技术体系569

二、与下肢重建外科相关的主要名词术语诠释569

三、手术适应证与外科治疗目标571

四、骨外固定技术在下肢重建外科的合理应用572

五、下肢重建外科来源与学科形成总结572

第四节 Ilizarov技术与秦氏足踝重建外科573

一、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宏观思维理念573

二、重度马蹄内翻足手术矫形与器械安装步骤576

三、足踝畸形合并髋、膝关节畸形的手术矫正策略579

第九章 学习、应用、探索——痴迷者的故事581

第一节 中国骨外固定技术先驱——孟和教授581

第二节 对Ilizarov技术引进、转化做出贡献的人物587

一、概论587

二、潘少川发表第一篇临床应用论文587

三、李起鸿发起成立中国骨外固定学会588

四、于建新整体引进Ilizarov技术在骨科应用588

五、夏和桃与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588

第三节 秦泗河对Ilizarov技术学习探索历程589

一、启蒙589

二、从学习下肢延长术开始589

三、李起鸿教授的引领589

四、患者指引我接触、引进Ilizarov技术589

五、与夏和桃、李刚教授的长期合作590

六、已取得与骨外固定技术有关的学术成就590

七、中国六家骨科学核心期刊组稿刊发“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专题591

八、推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591

九、临床医疗与课题研究591

第四节 梦里寻他千百度——李刚与Ilizarov技术的情缘592

第五节 我的Ilizarov技术追寻之路599

第六节 聆听Ilizarov震撼心灵讲演后的感悟603

第十章 未来展望与问题解答606

第一节 肢体延长减少外固定时间的技术进展606

一、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架肢体延长技术606

二、全内固定肢体延长技术607

第二节 骨再生修复与系统控制研究608

一、骨生物学研究进展609

二、应力再生理论610

三、再生控制论611

四、再生控制的临床应用612

五、小结614

第三节 影像学与病历数据信息化管理616

一、影像学资料对临床工作的意义616

二、影像资料的摄制与管理方法617

三、矫形外科病历数据(肢体畸形术前检查表)的信息化管理618

第四节 个体化肢体重建外科与数字医学619

一、肢体重建外科与数字医学概论619

二、数字骨科与下肢畸形矫正622

第五节 宏观视野下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628

一、现代医学的发展出现了需要深刻反省的问题628

二、地球与生命演化史629

三、近代科技发展史629

四、人类的视野扩大,自身定位纳入宇宙演化的大背景629

五、社会变革造就人类的新时代629

六、由“科技医学”向“社会医学”转型630

七、Ilizarov赠给医生掌控应力-应变的钥匙630

八、疗效是检验医学理论技术与医生水平的标准630

第六节 牵拉成骨技术在颌面外科应用简述631

一、概述631

二、牵引成骨的三种模式632

三、牵引成骨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632

四、口腔领面部牵引成骨示意图634

第七节 应用体外人工膝关节(EAKJ)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635

第八节 20世纪骨科学进展——六个里程碑分析637

一、显微外科637

二、脊柱矫形与内固定技术637

三、关节镜技术637

四、人工关节638

五、骨折内固定技术638

六、I l izarov技术639

第九节 Ilizarov技术20个问题与解答640

附录644

附录A国际Ilizarov方法研究与推广学会(ASAMI)简介644

附录B世界外固定会议简介645

附录C国际外固定与肢体重建联盟(ICEF&BR)简介646

附录D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简介647

附录E计算机网络视频在矫形外科术后随访中的应用648

附录F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医学发展的影响649

附录G Ilizarov技术在中国转化与发展的标志650

附录H中英文名词对照6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