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32478.jpg)
- 李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44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产生的基础与源头6
第一节 孕育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社会基础6
一、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环境6
二、陕甘宁边区的政权与新闻事业7
三、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改造与新闻事业11
第二节 陕甘边根据地的新闻事业16
一、《红色西北》(1934年11月—1935年10月)17
二、《布尔什维克的生活》(1935年1月20日—同年4月)18
三、《陕甘宁省委通讯》(1936年秋—1937年9月)18
第三节 西北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
一、《红色中华》报19
二、红色中华通讯社19
三、《战士报》20
四、《火焰报》(1937年年初—同年8月)20
第四节 《红色中华》20
一、陕北《红色中华》报的出版背景及其概况20
二、围绕中心工作,组织“扩红”宣传报道21
三、呼吁停战,宣传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6
四、关于扩大、巩固和建设陕甘苏区的宣传报道32
五、关于西南事变的宣传报道39
六、关于西安事变的宣传报道40
七、《红色中华》报副刊42
第五节 《新中华报》43
一、《新中华报》概况及改版背景43
二、全面报道战争进行状况,揭露和批判妥协投降行径45
三、精辟透彻的敌情分析49
四、对两次反共高潮的反击53
五、对生产运动的组织、鼓舞、激励、批评57
六、旗帜鲜明的国际宣传60
第六节 《解放》周刊67
一、《解放》周刊概况67
二、战前:抗战动员——分析国内外政治局势,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托派破坏罪行68
三、抗战初期: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持久战思想74
四、抗战相持阶段: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反对妥协投降83
五、西北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征及其意义97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建构100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构100
一、陕甘宁边区的建立10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与新闻事业的性质101
三、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组织与新闻传播102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建构103
一、中共中央宣传管理机构与新闻事业大规模创办103
二、新闻宣传事业的调整、提高109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改革与成熟112
一、陕甘宁边区新闻改革的动因112
二、陕甘宁边区新闻改革的内容113
三、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成熟与发展116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新闻宣传体制120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新闻体制的纵向结构120
一、宣传部的由来及工作任务121
二、边区党委宣传部的嬗变123
三、分区党委宣传部129
四、县党委宣传部129
五、区党委宣传科130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新闻体制的横向体系131
一、党报委员会131
二、文化工作委员会132
三、发行部134
四、通讯员网137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新闻体制的规章制度139
一、计划检查和请示报告制度139
二、经常的会议制度140
三、发稿制度141
四、报纸稿件审查制度141
五、图书和教材审查制度142
六、标语口号审查制度143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新闻体制构建的历史条件和特点143
一、边区新闻体制构建的历史条件143
二、边区新闻体制的特点144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149
第一节 宣传管理思想149
一、党对宣传的一元化领导思想及具体表现149
二、宣传网络是宣传工作统一协调运作的保障151
三、宣传工作制度化管理思想159
第二节 新闻宣传思想164
一、明确新闻与宣传的关系164
二、党报是党的新闻宣传最有力的工具168
三、新闻宣传业务思想的形成176
四、“全党办报”是新闻宣传思想的核心内容179
第五章 《解放日报》183
第一节 曲折而又辉煌的办报历程183
一、孕育期(1937—1941年)184
二、创始期(改版前:1941—1942年)186
三、发展成熟期(改版后:1942—1944年)189
四、后期(1944年—1947年3月27日)195
第二节 经济报道199
一、农业经济报道199
二、工业经济报道202
三、商业贸易经济报道212
四、财政建设经济报道214
五、经济报道的特色215
六、锻炼出一批出色的经济新闻记者226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报道234
一、教育234
二、科学249
第四节 文化艺术报道252
一、报道改版前关于文艺如何反映生活,如何反映边区的讨论253
二、报道对王实味事件的争论255
三、宣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确立的新的文艺方针258
四、对多种艺术形式革新的宣传和讨论259
五、发表和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学术文章、政论文以及其他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作家、诗人和其他文艺人才264
第五节 医疗卫生报道271
一、报道医疗卫生举措和活动271
二、开辟《卫生》专栏进行卫生知识的普及273
三、报道医疗卫生领域的先进典型,以推动卫生运动274
第六节 《解放日报》的批评性报道275
一、《解放日报》批评性报道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275
二、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初期的批评性报道(1941年5月16日—1942年3月31日)277
三、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期间的批评性报道(1942年4月1日—1943年4月30日)283
四、延安《解放日报》在“抢救”运动期间批评性报道基本中断的原因(1943年5月—1943年12月)291
五、延安《解放日报》批评性报道的恢复和发展(1944年1月—1945年12月)293
六、延安《解放日报》在解放战争初期的批评性报道(1946年1月—1947年3月27日)304
七、《解放日报》对新闻批评理论和实践的贡献309
第七节 《解放日报》的传播特色316
一、以抗敌强国、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新闻传播理念的坚持316
二、政治文化精英和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传播者特色保证了其新闻传播的强大效力317
三、强大的导引型组织传播模式的建立是实现其传播效力的核心要素320
四、极富鼓动性的典型报道成为延安《解放日报》新闻传播的加速器322
第八节 《解放日报》历史功绩328
第六章 新华通讯社与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334
第一节 新华通讯社334
一、抗日战争时期新华通讯社的发展变化334
二、新华通讯社的重大改组和快速发展342
三、新华通讯社的重大改组343
第二节 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347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及基本状况347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办台方针和办台路线348
三、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宣传报道内容351
四、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编排和传播路径354
第七章 陕甘宁边区中央级新闻刊物357
第一节 《八路军军政杂志》357
一、《八路军军政杂志》概况357
二、《八路军军政杂志》的主要宣传内容358
三、《八路军军政杂志》的特点369
四、《八路军军政杂志》的影响370
五、《八路军军政杂志》的不足371
第二节 《中国妇女》》374
一、抗战时期《中国妇女》期刊的概述374
二、抗战时期《中国妇女》期刊的主要内容377
三、抗战时期《中国妇女》的版面编辑385
四、《中国妇女》期刊的局限387
五、《中国妇女》期刊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关系388
六、《中国妇女》期刊的办刊特点403
七、《中国妇女》期刊的历史地位407
八、《中国妇女》期刊的现实意义410
第三节 《中国青年》412
一、《中国青年》的出版背景413
二、《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415
三、《中国青年》的宣传特色423
第四节 《中国工人》426
一、《中国工人》的出版背景及其概况426
二、《中国工人》对“二七”运动和“五卅”运动的总结与反思429
三、《中国工人》对职工运动的宣传和引导432
四、《中国工人》对女工和妇女运动的关注437
五、《中国工人》对工人生活、斗争的报道440
六、《中国工人》对抗战三年来全国局势的总结与反思442
七、《中国工人》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报道445
第八章 陕甘宁边区地方新闻事业449
第一节 《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及《党内通讯》449
一、《边区群众报》概述449
二、《边区群众报》的发展历程452
三、《边区群众报》的大众化传播体系485
四、《边区群众报》大众化传播的作用与效果516
第二节 《党内通讯》》》546
一、《党内通讯》概述546
二、对批评性报道的高度重视547
三、充分发挥党刊组织传播的作用551
四、党对党内刊物的高度重视及“全党办报”思想的贯彻554
五、严谨务实的办刊精神557
第九章 陕甘宁边区分区及分区以下的新闻事业560
第一节 《陇东报》560
一、《陇东报》的历史沿革560
二、《陇东报》的宣传报道561
三、《陇东报》的特点566
第二节 《大众报》571
一、《大众报》的历史沿革及概况571
二、《大众报》的宣传报道573
三、《大众报》的办报特点585
第三节 《关中报》595
一、组织报道配合中心工作,发挥工作指导作用596
二、编辑思想明确,版面编排适应宣传要求600
三、折射党报传统 提供现实思考603
第四节 《三边报》606
一、《三边报》概况606
二、《三边报》的宣传报道内容608
三、《三边报》的业务状况616
四、在实践中贯彻全党办报思想619
第五节 县级报纸和黑板报626
一、陕甘宁边区的县级报纸627
二、黑板报630
参考书目637
后记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