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理论与编译码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理论与编译码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91718.jpg)
- 刘立柱,王刚,丁志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86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信息论;信源编码-编码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理论与编译码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信息的概念与分类1
1.1.1信源的描述与分类1
1.1.2信道的描述与分类2
1.2信息论及其应用5
1.2.1香农信息论与模糊信息论5
1.2.2香农信息论与编码5
1.3智能系统与信息技术智能化7
1.3.1智能与智能系统7
1.3.2信息技术智能化8
第2章 信源特性分析9
2.1离散信源的熵9
2.1.1信源熵的定义9
2.1.2信源熵的特性分析10
2.2微分熵和随机矢量的熵12
2.2.1连续信源的熵12
2.2.2 n次扩展信源13
2.2.3随机矢量的熵13
2.3联合熵与条件熵15
2.3.1联合熵15
2.3.2条件熵15
2.4信源的冗余度分析16
2.4.1信源冗余分析16
2.4.2信源冗余度的计算17
第3章 逼近码长下限的理论与技术23
3.1去相关分析23
3.1.1预测去相关23
3.1.2域变换去相关23
3.1.3并元处理去相关27
3.1.4字典索引去相关27
3.2无失真信源编码32
3.2.1无失真信源编码概念32
3.2.2编码举例33
3.3定长编码分析34
3.3.1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34
3.3.2中文电报系统编码分析37
3.4变长编码分析39
3.4.1变长编码概念39
3.4.2变长编码定理40
3.5变长码的编码方法44
3.5.1霍夫曼码44
3.5.2 Shannon-Fano码48
3.5.3 Huffman-shannon-Fano (HSF码)49
第4章 MH码分析与编译码技术53
4.1 MH码编译码分析53
4.1.1改进霍夫曼编码53
4.1.2码字的构成方法57
4.2 MH码编码技术58
4.2.1编码原理58
4.2.2编码技术60
4.3 MH码快速译码技术63
4.3.1 MH码译码63
4.3.2快速译码算法65
4.4 MH码纠错译码技术67
4.4.1误码分类67
4.4.2 MH码误码发现技术67
4.4.3基于再编码的MH码纠错译码算法69
4.4.4基于多游程补偿的MH码纠错译码算法71
4.4.5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75
第5章 MR码分析与编译码技术77
5.1 MR码编码原理与技术77
5.1.1 MR码编码规则77
5.1.2传输码流格式81
5.1.3 MR码的编码实现技术81
5.2 MR码译码原理与技术83
5.2.1 MR码译码原理与技术83
5.2.2 MR码译码技术84
5.3基于比特翻转的MR码纠错译码技术85
5.3.1 MR码误码发现技术85
5.3.2基于比特反转的MR码纠错译码算法86
5.3.3基于错线密度检测的MR码自适应纠错译码算法88
5.3.4性能分析90
第6章 MR码分析与编译码技术91
6.1 MMR码编译码原理与技术91
6.1.1编码规则91
6.1.2传真编码的控制功能92
6.1.3编译码技术92
6.2 MMR码纠错译码技术93
6.2.1 MMR码误码发现技术93
6.2.2 MMR码重同步技术研究94
6.2.3基于单比特反转的MMR码纠错译码算法94
6.2.4基于误码多线搜索的MMR码纠错译码算法95
6.2.5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99
第7章 二进制算术码分析与编译码技术102
7.1 JBIG码编码原理102
7.1.1研究背景102
7.1.2 JBIG码理论基础102
7.1.3编码算法104
7.2 JBIG码译码原理106
7.2.1算术码译码算法106
7.2.2二进制算术编码的改进107
7.3 JBIG码的数据流格式分析112
7.3.1 JBIG参数与数据格式112
7.3.2浮点标记字段116
7.3.3最低分辨层典型预测117
7.4实用JBIG码编译码技术117
7.4.1编码处理117
7.4.2编译码流程图118
7.5基于自动综合判决准则的纠错译码技术122
7.5.1算法描述123
7.5.2综合判决准则124
7.5.3纠错算法性能测试124
第8章 文本压缩码分析与译码技术126
8.1 LZ77算法的改进算法126
8.1.1 LZSS算法126
8.1.2 LZSS算法实用化126
8.2 LZW算法127
8.2.1 LZW算法分析127
8.2.2特例分析129
8.3 PKZIP压缩编码原理分析130
8.3.1 PKZIP压缩编码原理130
8.3.2 PKZIP压缩编码举例131
8.4 PKZIP文件格式分析132
8.4.1 ZIP压缩文件的结构分析132
8.4.2压缩方式分析133
8.5基于遍历检验准则的PKZIP码的纠错译码技术133
8.5.1 ZIP压缩中所采用的压缩算法分析133
8.5.2 Deflate1压缩算法135
8.5.3 Ddflate2压缩算法136
8.5.4遍历树匹配参数区纠错算法设计139
8.6基于复相关的PKZIP码的纠错译码技术141
8.6.1基于复相关性的数据区纠错译码算法设计141
8.6.2压缩数据区纠错译码算法流程图142
第9章 JBIG2码分析与译码技术144
9.1 JBIG2编码分析144
9.1.1 JBIG2编码目标144
9.1.2 JBIG2码编码原理144
9.2 JBIG2码解码原理146
9.2.1解码概述146
9.2.2过程的详细描述147
9.3 JBIG2的文件格式149
9.3.1比特流组织方式149
9.3.2 JBIG2编码比特流分析150
9.4 JBIG2纠错译码技术152
9.4.1纠错译码算法背景152
9.4.2纠错译码算法简介152
第10章 信道与信息传输分析153
10.1条件熵与Fano不等式153
10.1.1条件熵153
10.1.2 Fano不等式155
10.2互信息函数156
10.2.1互信息函数定义156
10.2.2互信息函数特性分析157
10.3数据处理定理160
10.3.1数据处理定理定义160
10.3.2数据处理定理的应用162
10.4随机矢量之间的互信息164
10.4.1信道扩展164
10.4.2随机矢量之间的互信息164
10.4.3连续随机变量之间的互信息168
第11章 信道的信息传输能力分析169
11.1信道容量169
11.1.1信道容量定义169
11.1.2对称信道的容量170
11.2 DMC的容量代价函数171
11.2.1容量代价函数定义171
11.2.2容量代价函数特性分析172
11.3高斯信道的容量代价函数177
11.3.1高斯信道的描述177
11.3.2高斯信道的容量代价函数178
11.4信道编码定理180
11.4.1通信系统模型180
11.4.2编码描述181
11.4.3信道编码定理证明183
第12章 信道编码187
12.1信道编码的概念187
12.1.1信道编码基本思想187
12.1.2信道编码的分类187
12.2线性分组码187
12.2.1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188
12.2.2线性分组码的特性分析191
12.3线性分组码的译码方法191
12.3.1标准阵列译码表191
12.3.2伴随式纠错译码192
12.3.3监督矩阵与最小距离的关系194
12.4循环码194
12.4.1循环码的基本概念195
12.4.2循环码的性质及其应用196
12.5卷积码与Turbo码197
12.5.1卷积码的概念197
12.5.2 Turbo码197
第13章 限失真条件下信源编码200
13.1速率失真函数200
13.1.1速率失真函数研究背景200
13.1.2离散无记忆信源的速率失真函数201
13.1.3速率失真函数特性分析203
13.1.4对称信源的速率失真函数210
13.2高斯信源的R(δ)函数211
13.2.1高斯信源的R(δ)211
13.2.2高斯信源R(δ)特性分析213
13.3信源编码定理214
13.3.1数据压缩系统描述214
13.3.2限失真条件下信源编码定理216
第14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技术220
14.1矢量量化与R(δ)220
14.1.1矢量量化原理220
14.1.2设计举例223
14.2 JPEG码分析与译码技术223
14.2.1 JPEG码编码规则分析223
14.2.2 JPEG编码流分析226
14.2.3 JPEG码译码技术228
14.3 JPEG-2000码分析与译码技术230
14.3.1 JPEG-200(0编码规则)分析230
14.3.2 JPEG-2000码关键技术分析232
14.3.3针对高权重比特域突发错误的纠错译码算法235
14.3.4试验结果与分析237
第15章 语音压缩编码240
15.1基本概念240
15.1.1语音压缩编码分类240
15.1.2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指标241
15.1.3提高语音编码质量的途径241
15.2语音预测编码241
15.2.1预测编码241
15.2.2预测编码性能分析243
15.3语音变换编码244
15.3.1语音变换编码原理分析244
15.3.2解码器设计247
15.3.3 G.722.1帧的数据包结构248
15.4参数编码248
15.4.1基本概念248
15.4.2 CELP编码原理分析249
15.5语音编码中的统计编码251
第16章 信息系统优化设计252
16.1图像变换编码系统优化设计252
16.1.1变换编码举例252
16.1.2正交变换编码的性能分析252
16.1.3主观评定254
16.2接入网优化设计255
16.2.1接入网研究背景255
16.2.2关键技术分析256
16.3扩展频谱通信的理论基石260
16.3.1扩展频谱通信260
16.3.2扩展频谱通信技术261
16.4通信系统优化设计262
16.4.1通信系统优化指标262
16.4.2通信系统优化设计举例264
第17章 信源码智能译码技术266
17.1研究背景266
17.1.1视频编码技术发展266
17.1.2 MPEG - 2中三类图像的编码方法分析267
17.1.3抗误码技术的现实需求270
17.2信源码抗误码译码新理论与新技术270
17.2.1信源码抗误码译码新机制270
17.2.2视频信源码抗误码译码新技术271
17.2.3试验结果276
17.3 MH码抗误码融合新技术277
17.3.1基于假设检验的纠错译码算法277
17.3.2误码补偿新机制277
17.3.3抗误码融合技术279
17.3.4试验结果279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