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献编目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献编目理论研究
  • 吴丽坤,殷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5117172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文献编目-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献编目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编目思想与理论的演进1

第一节 编目活动的早期探索1

一、中国古代编目活动的萌芽3

二、西方古代编目活动的萌芽4

第二节 编目思想的确立5

第三节 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7

一、英美编目体系的形成8

二、普鲁士编目体系的形成12

三、两大编目体系的主要分歧14

第四节 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16

一、奥斯本与《编目的危机》17

二、柳别斯基和《编目规则与原则》19

第五节 编目的主要理论成就22

一、古代编目的主要理论成就22

二、近现代文献编目的主要理论成就24

第二章 文献信息著录与编目31

第一节 著录及其相关概念31

一、著录及其意义31

二、著录的相关概念33

第二节 著录的方法40

第三节 文献信息著录规则46

一、《国际标准书目著录》47

二、《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53

三、中国文献著录国家标准60

四、《中国文献编目规则》67

五、《西文文献著录条例》72

六、《中国编目规则》75

第四节 文献信息编目78

一、文献信息编目法78

二、文献信息编目原则81

第三章 机读目录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85

第一节 机读目录的发展简史85

一、美国85

二、英国88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89

四、国际标准化组织89

五、国际图联90

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2

七、MARC2192

八、中国机读目录的研制过程93

第二节 机读目录格式简介95

一、机读目录框架格式96

二、机读目录执行格式97

第三节 机读目录的编制方式106

一、联机编制方式106

二、原始编制方式107

三、联机联合编制方式107

第四节 机读目录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108

一、MARC XML体系结构108

二、MARC XML Schema和DTD110

三、MODS和基于RDF的MARC112

第四章 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及其研究进展114

第一节 FRBR概述114

一、FRBR的产生背景115

二、FRBR的研究目标和范围117

三、FRBR的研究方法119

四、FRBR模型的拓展研究120

第二节 FRBR的实体及属性121

一、实体121

二、属性130

第三节 FRBR关系研究141

一、FRBR模型中的书目关系141

二、FRBR在高层次图表中所描述的关系143

第四节 FRAD概念模型简述159

第五节 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要求161

一、基本功能级别162

二、基本级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数据需求163

三、基本级国家书目记录170

四、应用说明174

五、小结175

第六节 FRBR的研究进展及实践176

一、FRBR研究概况176

二、FRBR研究进展179

三、FRBR的实践研究180

第五章 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对文献编目的影响182

第一节 FRBR对编目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影响182

一、FRBR对ISBD的影响183

二、FRBR对AACR的影响185

三、FRBR对RDA的影响188

四、FRBR对数据格式MARC的影响和冲击192

第二节 FRBR模式下书目关系的表达199

一、书目关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199

二、书目关系类型201

三、书目关系在AACR2、MARC21中的应用203

四、未来信息资源编目中书目关系的表达207

第三节 FRBR对图书馆OPAC检索功能的作用与影响211

一、OPAC的历史与发展211

二、OPAC现状215

三、OPAC的局限性216

四、FRBR模型的用户任务218

五、FRBR对OPAC的影响221

第六章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224

第一节 RDA的历史背景224

一、AACR的不断修订224

二、FRBR等的问世225

三、AACR2R的不适应性226

四、负责RDA的团体和个人226

第二节 RDA的基本目的230

第三节 RDA的内容及特点分析232

一、RDA的结构与内容232

二、RDA的主要特点240

三、RDA与其他数据的关联与整合242

第四节 RDA的测试与实施进展249

一、RDA的测试249

二、使用RDA的障碍250

三、RDA的实施进展251

四、RDA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255

第五节 RDA的前景259

一、RDA的优势259

二、RDA的弊端261

三、有关RDA的争议和质疑262

四、RDA目前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264

五、RDA的发展前景265

第七章 RDA对编目规则的继承与发展267

第一节 RDA与AACR2267

一、AACR2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267

二、AACR2的局限性268

三、RDA的产生及发展269

四、RDA对AACR2的继承269

五、RDA的创新270

六、RDA与AACR2在著录部分的对比275

第二节 RDA与MARC21289

一、MARC21的产生及发展289

二、RDA与MARC21的合作290

第三节 RDA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292

一、《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产生和发展292

二、RDA对《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贯彻及思考293

第四节 RDA与中文编目规则296

一、中文编目规则的变革路向297

二、对修订《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意见和建议300

第八章 基于FRBR和RDA的编目学未来发展的分析313

第一节 MARC的未来313

一、传统MARC的缺陷314

二、机遇与挑战316

三、MARC的未来318

第二节 OPAC的未来322

一、OPAC的发展趋势323

二、基于FRBR模型的OPAC326

三、图书馆OPAC的FRBR实践329

四、关于RDA对OPAC影响的思考333

五、RDA对图书馆OPAC构建的启示与思考338

第三节 编目的未来343

一、编目的价值343

二、编目面临的挑战344

三、信息技术对编目的影响347

四、互联网时代编目的四大趋势350

五、基于需求重新定位编目职能356

六、基于新职能设计编目的未来形态360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