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史论
  • 王凌皓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300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思想1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1.生平和教育活动1

2.孔子论教育作用8

3.孔子论教育对象11

4.孔子论教育目的12

5.孔子论教育内容16

6.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22

7.孔子论德育31

8.孔子论为师之道43

二、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48

1.“兴利除害”的教育宗旨49

2.道德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53

3.重视实践与实验的教学论66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78

1.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78

2.孟子论人性83

3.孟子论教育作用和目的84

4.孟子论理想人格的培养87

5.孟子论教学93

四、荀子的教育思想97

1.生平与主要教育活动97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99

3.教育目的与人才观102

4.教育内容104

5.修养方法与学习方法108

6.教师观112

五、《大学》、《中庸》和《学记》的教育思想115

1.《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115

2.《中庸》论为学之序118

3.《学记》的教育思想119

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30

1.生平与哲学思想130

2.三大文教政策132

3.道德教育思想135

4.教学法思想137

七、王充的教育思想141

1.生平与主要思想141

2.人性与教育、环境的关系143

3.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144

4.王充论学习147

八、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152

1.及时早教,勿失时机153

2.威严有慈,爱教结合154

3.语言标准,概念准确154

4.孝悌为本,风化在先155

5.立志高雅,承续家业155

6.虚心务实,博学广师156

九、韩愈的教育思想161

1.明先王之教161

2.就学而愈明163

3.培育英才165

4.尊师重道167

5.业精于勤,行成于思171

十、朱熹的教育思想174

1.生平与教育活动174

2.“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178

3.教育阶段与内容179

4.道德教育思想182

5.朱子读书法186

十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92

1.生平及主要活动192

2.教育目的和内容195

3.论道德教育197

4.论童蒙教育199

十二、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203

1.颜李学派学术渊源辨203

2.批判理学教育的空疏无用205

3.重视学校教育209

4.精湛的人才理论211

5.“实学”教育内容论214

6.“习行”“主动”的教学法理论218

7.颜李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223

十三、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227

1.要求改革封建旧教育227

2.提倡“经世致用”228

3.主张学习西学229

十四、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231

1.张之洞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231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232

十五、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234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235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238

3.严复的教育思想241

十六、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潮244

1.革命派的教育思潮244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245

十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256

1.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256

2.李大钊的教育思想257

3.杨贤江的教育思想260

4.徐特立的教育思想262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266

6.黄炎培的教育思想273

7.陈鹤琴的教育思想275

教育制度284

一、稷下学宫284

1.稷下学宫兴衰始末284

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办学特点288

二、太学295

1.两汉太学初兴296

2.唐代太学的发展308

3.宋代太学的改革314

4.明清太学—国子监321

三、私塾332

1.春秋发轫,经久不衰332

2.入圣之基,晓育英才338

3.默默无闻,倍尝清贫340

4.私塾课本,色彩纷呈344

5.教法改革,探索革新344

四、蒙养教材356

1.蒙养教材的历史沿革357

2.蒙养教材的种类363

3.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382

五、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386

1.远古训教,长老亲传388

2.春秋家训,异彩纷呈390

3.秦汉家训,沉寂再兴393

4.乱世家训,启后承前396

5.唐宋家训,别开生面399

6.明清家训,层出不穷403

六、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与嬗变412

1.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起源412

2.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嬗变414

3.书院在组织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及其影响417

七、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沿革421

1.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与教会教育422

2.清末新教育制度——壬寅癸卯学制的建立427

3.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壬子癸丑学制428

4.“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与壬戌学制431

取士制度434

一、两汉时期的察举制434

1.察举制溯源435

2.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446

3.察举的科目与内容453

4.察举制的利弊评说460

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467

1.隋朝科举制的诞生467

2.唐代科举制的实施470

3.宋代科举制的发展491

4.辽金元科举制的演化497

5.明清科举制的颓废500

后记515

主要参考文献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