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著作权法研究 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著作权法研究 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 吴伟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2892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著作权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著作权法研究 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法制度的历史与基本理论概述1

一、现代著作权法的起源与历史背景1

二、著作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目标5

三、著作权和版权的关系16

第二章 国际公约以及基本原则20

第一节 《伯尔尼公约》及其基本原则20

一、《伯尔尼公约》的历史与主要内容20

二、《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23

三、适用《伯尔尼公约》的连接点34

第二节 Trips协议以及与《伯尔尼公约》等公约的关系40

一、Trips协议背景40

二、Trips协议以及与《伯尔尼公约》等公约的关系43

三、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46

四、国际公约与我国著作权法的关系50

第三章 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54

第一节 著作权保护作品的法律特征54

一、著作权保护作品的积极特征57

二、著作权所保护作品的消极特征88

第二节 著作权保护客体的具体内容99

一、概述99

二、作品的具体类型101

第三节 中文字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145

一、与字体有关的概念146

二、中文字体著作权法保护的必要性分析148

三、中文字体的著作权保护156

四、公共利益167

第四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174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推动力174

二、国际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主要分歧176

三、我国基于著作权法的特别法保护的可行性179

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申报登记制182

五、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权利体系构造185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194

第一节 著作权的获得194

一、著作权的自动获得196

二、其他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在我国的著作权的获得199

三、港澳台居民在我国大陆地区著作权的获得200

第二节 作者的精神权利201

一、作者的精神权利概述201

二、精神权利的种类与内容209

三、精神权利的保护期220

第三节 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222

一、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概述222

二、复制权类223

三、演绎权类241

四、传播权类254

五、其他权利270

六、经济权利的保护期限276

第五章 著作权的权利主体与归属291

第一节 著作权的主体291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291

二、作者292

三、作者身份的确定298

四、著作权的继受主体301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302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302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03

三、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05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06

五、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07

六、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11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12

八、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13

第六章 邻接权315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315

一、邻接权的概念315

二、邻接权的产生与种类317

第二节 表演者及其权利319

一、表演者的概念319

二、外国或者无国籍表演者324

三、表演者权利的客体326

四、表演者权利的内容328

五、表演者权利的行使与权利保护期限338

第三节 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以及权利340

一、录音制品的概念340

二、录音制品制作者341

三、录音制品制作者权利343

四、录像制品的特殊问题351

第四节 广播组织以及权利355

一、广播组织权利的主体与客体355

二、广播组织权利的内容359

第五节 版式设计者及其权利369

一、权利的主体与客体369

二、权利的内容370

第七章 权利的限制与例外374

第一节 权利的限制与例外的基本理论374

一、权利限制与例外的理论基础374

二、权利限制与例外的国际公约基础380

三、合理使用的性质与协议放弃的合法性382

四、权利的限制与例外和合法获得的作品388

五、权利的限制与例外的情形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390

第二节 权利例外的具体情形395

一、个人使用395

二、为介绍、评论作品或者说明问题而使用401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而使用404

四、新闻报道转载使用406

五、对公众集会讲话的使用410

六、课堂教学与研究的使用412

七、执行公务的使用416

八、图书馆使用418

九、免费表演423

十、对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使用426

十一、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430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432

第三节 法定许可433

一、法定许可概述433

二、教科书与义务教育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435

三、报刊转载法定许可437

四、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439

五、播放录音制品和其他作品的法定许可444

六、扶贫目的的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449

第四节 三步检验法451

一、《伯尔尼公约》中的三步检验法451

二、三步检验法在《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和WCT以及WPPT中的关系453

三、“三步检验法”的解释458

第五节 权利的用尽462

一、权利用尽原则的概念462

二、权利用尽的范围464

三、权利用尽与合同限制471

第八章 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473

第一节 技术措施473

一、技术措施的背景与概念473

二、对技术措施的保护482

三、对技术措施的限制488

第二节 权利管理信息500

一、权利管理信息的概念500

二、对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501

第九章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504

第一节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意义与挑战504

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定义与功能506

二、版权法律制度的本质与分歧513

第二节 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弊端与改革518

一、排除市场价格机制的弊端519

二、法定垄断下的非营利性组织形式的弊端524

三、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改革——回归市场机制539

四、结论552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与民事法律救济556

第一节 民事侵权与责任556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556

二、直接侵权责任559

三、共同侵权责任568

第二节 民事侵权责任中的赔偿金588

一、民事责任中增加惩罚性赔偿金的必要性588

二、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困境591

三、著作权法中赔偿数额分析600

四、增加惩罚性赔偿金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607

第十一章 未来——著作权法制度的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620

一、版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制造稀缺621

二、版权制度的法律特征——专家法律627

三、版权制度的政治特征——法域特征明显的法律制度631

四、新媒体技术给版权制度带来的致命挑战633

五、新媒体环境下版权法制度的变化643

六、新媒体环境下版权制度的重构645

参考文献650

后记6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