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
  • 宋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97875000931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传播学-思想评论-英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1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2

第一章 戴维·莫利的生平与传播思想发展29

第一节 童年的媒介经历与传媒研究旨趣的启蒙29

一、童年的电视体验与媒介消费研究的缘起30

二、海外的文化读物与身份认同研究的启蒙32

第二节 曲折的求学之路与宿命般的伯明翰经历33

一、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34

二、宿命般的伯明翰经历36

第三节 伯明翰辉煌时期的传媒受众研究成果37

一、文化研究视角的受众研究:对《银幕》理论的批判38

二、《每日电视:〈全国新闻〉》:对文本威力的质疑41

三、“家庭电视”研究:生活情境中的电视消费研究43

第四节 人类学视角的介入与学术轨迹的转折46

第五节 后现代地理学影响下的媒介研究新视角50

第六节 英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危机与发展思考52

一、转变狭隘的正统性心态,学习别国的学术传统53

二、发展新的研究方法,积极回应科技的革新54

第二章 戴维·莫利传播思想的理论溯源56

第一节 西方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56

一、美国经验主义传媒效果研究57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诠释性立场61

三、政治经济角度的传媒批判64

四、交锋中推进的传媒研究新视角67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传媒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理论成果73

一、伯明翰学派传媒研究的学术传统74

二、伯明翰学派传媒研究代表人物的理论成果80

三、伯明翰学派对传媒研究领域的贡献93

第三章 新型受众理论与家庭收视行为研究97

第一节 研究溯源与新范式的提出98

第二节 新型受众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100

一、前提:“封闭”结构的文本与“积极”解读的受众101

二、立场:“交叉话语”空间中的“矛盾召唤”104

三、核心:文本重构与阶级/意义系统之间的关系106

第三节 新型受众研究范式的发展与转变109

一、体裁模型:突破“编码/解码”模式研究文本/受众关系109

二、家庭电视消费的人种志:家庭收视语境中的性别/权力关系113

三、双重焦点:家庭电视消费研究的新视角115

四、修辞研究:新语境下重构受众与媒介关系120

第四节 理论批判与价值重估123

一、历史视角下的理论批判124

二、研究方法论的价值重估134

第四章 后现代地理下的政治传播思想145

第一节 全球化媒介建构下的后现代地理147

一、媒介新秩序与民族认同危机147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后现代地理150

第二节 后现代地理下的传播权力与新的文化认同153

一、超越决定论逻辑的后现代地理学研究154

二、全球化媒介对“西方主义”认同的建构157

三、媒介新体系下社会群体政治文化的衰败161

四、后现代环境中传播权力的跨文化运作效力165

第三节 后现代地理学视角下的“现代性”探索171

一、“去西方化”视角下的现代性的地理研究172

二、超越全球化模式发展现代性的区域理论177

三、后现代语境下释解城市对现代性的演绎181

第五章 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技术研究195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探讨家庭媒介消费的发展趋势196

一、延续对“家”的探讨:被“媒介化”的家与“移动”的家庭体验197

二、媒介“家居化”进程:传统价值框架下的新技术融入200

三、媒介“个人化”趋向:重新定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202

第二节 在人类学视野解读家庭媒介消费的象征维度208

一、家庭媒介消费研究的人类学转向208

二、媒介技术在家庭中的社会性与象征性211

三、家庭媒介的性别化消费与文化属性215

第三节 新媒介技术生态下的媒介理论发展221

一、重估威廉斯技术观:对“技术决定论”的再批判221

二、技术“乌托邦”批判:对技术合理性悖论的反思224

三、超越二元论思维:传统、现代性与新的媒介技术229

第六章 戴维·莫利传播思想对中国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启发233

第一节 传媒研究本土化:对理论跨语境移植的思考234

一、“去西方化”视角下发展“扎根理论”235

二、因地制宜:文化研究理论的中国本土化239

第二节 媒介研究方法论的启发借鉴248

一、跨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249

二、研究方法的实用主义选择263

第三节 对中国传媒研究的现实影响与意义266

一、为传媒文化“正名”:通俗文化就是政治267

二、质疑收视率:实证性受众研究的前景270

三、对全球化背景下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启示275

四、新媒介生态下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的意义280

结语286

参考文献293

一、英文资料293

二、中文资料298

索引304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