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志文本 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志文本 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24412.jpg)
- 李清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607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克利福德·格尔茨-艺术-文化人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志文本 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绪论 格尔茨的科学文化现象学与艺术人类学思想1
第一章 格尔茨科学文化现象学的知识论基础及理论渊源20
第一节 格尔茨的文化观与科学文化现象学的意义诉求20
一、格尔茨的文化观及其对传统人类学文化概念的批判20
二、人类文化成长与心智进化23
三、科学文化现象学的知识生产、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意义世界25
第二节 常识、地方性知识与普遍知识30
一、作为文化系统的常识30
二、科学文化现象学的常识研究32
三、科学文化现象学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常识与普遍知识35
第三节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背景及其困难38
一、格尔茨的学术背景与成长历程38
二、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西方知识论流变历程的简要回顾:西方知识论传统中的格尔茨39
三、后现代状况与地方性知识46
四、美国实用主义与地方性知识48
五、地方性知识概念所面临的困难:批判与质疑53
第四节 哲学解释学、符号学与格尔茨的科学文化现象学58
一、哲学解释学的理论、方法与格尔茨的文化阐释58
二、符号学的理论、方法与格尔茨的文化阐释63
三、地方性知识、阐释与符号65
第五节 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地方的意义世界与格尔茨的科学文化现象学68
一、本土生活世界及其文化理解和阐释68
二、本土的日常生活世界与科学文化现象学70
第二章 深描: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路径与方法74
第一节 深描说的现象学基础74
一、自然态度和科学态度的区分与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意义诉求74
二、现象学悬搁、还原与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深描方法77
三、主体间际的文化世界与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深描方法80
第二节 深描与艺术人类学的知识生产82
一、深描、主位-客位、经验相近-经验相远与人类学知识82
二、深描与文化系统85
三、深描与地方意义结构的阐发87
四、深描与艺术人类学的知识生产90
第三节 深描方法与符号、文本和游戏概念91
一、格尔茨的符号、文本和游戏概念91
二、符号、游戏和文本视角下的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研究95
第三章 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例99
第一节 作为文化系统的艺术99
一、地方意义世界中的本土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99
二、艺术符号与本土生活经验的表达101
三、本土的生活世界与本土艺术的地方性风格104
四、本土审美、本土原生情感与地方文化系统的功能维系108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110
一、格尔茨对西方意识形态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批判110
二、格尔茨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维构架112
三、地方意义世界的政治学: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与公民原生情感115
四、格尔茨意识形态研究的分支领域118
五、格尔茨的符号、文本理论与审美意识形态研究120
六、格尔茨的审美意识形态研究范例123
七、跨文化审美中的审美意识形态问题127
第三节 宗教与宗教艺术133
一、地方意义世界中的宗教与宗教艺术133
二、宗教仪式、宗教象征符号、宗教艺术与本土宗教经验的表达136
三、宗教研究应避免的几个误区140
四、宗教、宗教艺术与本土的生活世界142
第四章 文本世界与话语剧场: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民族志文本研究147
第一节 民族志文本、科学文本与话语剧场的创造148
一、民族志的文本书写与人类学的表述危机148
二、表述危机的西方思想史渊源以及格尔茨的应对策略151
三、格尔茨的“文本本体论”与人类学的意义探索155
四、民族志作者与“话语剧场”的创造158
第二节 时代精神、文学传统与民族志161
一、时代精神与民族志诉求161
二、文学传统与民族志167
第三节 民族志的文本策略与修辞170
一、科学文本与民族志文本170
二、“日记病”及其疗救174
三、文本建构问题与修辞问题178
第四节 民族志文本的风格问题180
一、民族志文本与文学文本:表现问题的现象学层面180
二、民族志作者与民族志文本的风格问题183
三、民族志文本风格的生成与民族志文本的接受190
余论 格尔茨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本土美学建构193
参考文献211
一、英文部分211
二、中文部分214
后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