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5019684.jpg)
- (日)箱田裕司,都築誉史,川畑秀明,萩原滋著;宋永宁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065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认知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认知心理学的基础——感觉、注意与记忆3
第1章 认知心理学的历史和课题 认知心理学的过去和将来3
1 认知心理学的诞生4
2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5
作为信息加工系统的人5
加工过程和会聚操作5
加工的两个方向——“数据驱动型加工”和“概念驱动型加工”7
“领域特殊性”和“领域一般性”7
3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9
实验认知心理学9
认知神经科学9
计算论的认知科学9
第2章 视觉认知 视觉的结构和心的活动15
1 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16
从环境到眼球16
从眼睛到脑17
从脑到心18
2 视觉的基本属性及其认知19
位置视觉19
颜色视觉20
运动知觉21
深度知觉22
3 高级视觉认知24
模式识别24
物体识别29
面孔识别30
表情识别33
第3章 感性认知 对事物印象判断时心的活动35
1 什么是感性36
感性的定义36
脑损伤引起的感性变化的神经心理学的例子36
2 如何对感性进行测定39
主观评价法39
对偶比较法39
SD法39
3 感性的评价41
愉快感和唤醒度41
良好图形42
黄金比例和美感的评价43
4 影响偏好的认知因素44
单纯接触效应44
偏好选择中的瀑布效应45
5 视线和感性46
在绘画中可以看到的视线46
欣赏绘画时的视线47
第4章 注意 信息的选择与调整时的认知活动49
1 注意是什么50
注意的描述50
注意的功能50
2 选择性注意51
鸡尾酒会效应52
选择性注意的过滤器理论52
早期选择说和后期选择说53
特瑞斯曼的实验和注意的衰减器模型54
早期选择与后期选择的争论54
3 视觉注意56
注意的聚光灯隐喻56
外显性注意和内隐性注意57
前置线索法57
视觉搜索59
特征整合理论60
基于刺激属性的注意61
基于物体的注意61
4 注意的反应抑制63
变化盲64
负启动64
注意瞬脱65
Stroop效应66
5 注意的神经机制66
脑损伤导致的注意功能障碍的例子——半侧空间忽略67
视觉注意的神经活动67
第5章 工作记忆 信息的存储和信息的操作69
1 记忆的构造70
弗洛伊德的神奇便笺70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模型70
2 多重存储模型的证据71
生理学的证据71
采用自由回忆的实验72
遗忘的原因——消退还是干扰73
3 工作记忆的功能和性质75
工作记忆模型75
语音回路76
视空间模板78
中央执行系统80
4 编码和检索的关系82
加工水平模型82
编码特异性原则83
迁移适当加工84
第6章 长时记忆 能够意识到的过去和不能意识到的过去87
1 长时记忆的构造88
陈述性记忆88
从情景记忆到语义记忆88
内隐记忆88
2 长时记忆的性质89
外显记忆任务90
内隐记忆任务90
3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分离的证据90
健忘症患者91
记忆的老化效应91
4 记忆表征93
命题说93
双重编码理论93
具体词、抽象词以及图画的记忆94
5 表象94
心理旋转95
心理比较95
表象扫描96
表象任务中的问题96
场所法98
6 作为日常记忆的前瞻记忆99
前瞻记忆的研究方法101
两种前瞻记忆102
前瞻记忆的特征102
第7章 日常认知 记忆会发生变化吗?105
1 日常认知研究及其诸领域106
2 自传体记忆106
生态效度106
自传体记忆的分布和保持107
自传体记忆的组织和检索108
3 目击证人的记忆109
编码和保持的因素109
检索因素112
认知访谈法113
4 错误记忆116
错误记忆形成的实验116
想象膨胀116
错误记忆的原因117
围绕记忆恢复而产生的争论117
5 记忆的重构以及协同回忆120
第8章 范畴化 世界分类的结构121
1 范畴化的功能和过程122
2 范畴化的理论123
经典的范畴观123
自然范畴的性质——罗彻的范畴观124
3 新刺激的范畴化127
原型模型127
样例模型129
4 语言化和范畴化的关系130
语言相对性假说130
罗彻的学说131
5 范畴化的领域特殊性132
心理学的研究133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133
第二部分 高级认知心理学——语言、思维和情绪141
第9章 知识的表征和结构 探索认知的构造141
1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和结构142
语义网络模型142
语义的关联性143
特征比较模型144
激活扩散模型144
语义启动效应145
2 图式和脚本146
图式146
脚本147
3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产生式系统148
4 整合的模型149
ACT149
联结主义模型153
5 认知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158
第10章 语言理解 语言加工的心理结构159
1 词语认知和词语阅读160
词语认知的模型160
词语阅读的模型163
阅读时的眼球运动164
2 心理词典中的语义信息166
语义的表征和多义词166
背景中的多义词的认知166
潜在语义分析167
3 句子理解167
句法和意义167
生成语法和格语法169
语法解析的模型170
语法解析中的限制171
句子理解的联结主义模型172
4 文章理解的模型 建构-整合模型173
5 语言和脑176
事件相关电位176
失语症左半球的语言中枢177
语言和脑成像178
第11章 问题解决和推理 知识之光和思维的多样性181
1 问题解决182
问题解决中的表征和重构182
问题解决中的探索186
类比的使用188
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其他问题189
2 演绎推理191
演绎推理(1)——定言三段论191
心理模型193
演绎推理(2)——条件推理194
沃森选择任务195
双加工理论199
3 归纳推理200
假设检验202
基于范畴的归纳202
与归纳有关的其他问题204
第12章 判断与决策 选择的偏差以及判断的陷阱205
1 决策研究的理论框架206
决策研究中的3种方法206
规范性理论206
决策分析207
期望效用理论的悖论207
前景理论208
有限理性和满足化原理212
2 与启发式相关的实证研究212
启发式与偏差212
代表性启发式和基础比率忽视212
代表性启发式与联言错误214
可得性启发式214
锚定和调整启发式215
判断中的各种偏差216
快速节俭启发式和适应的理性216
3 复杂的决策217
多属性决策和背景效应217
决策研究的展开218
第13章 认知与情绪 喜怒哀乐是如何被认知的呢223
1 情绪的认知过程224
詹姆斯-兰格学说224
坎农-巴德学说225
扎荣茨学说225
沙赫特-辛格学说226
拉扎勒斯学说228
2 情绪认知的快速通路和慢速通路228
3 情绪对认知产生的影响230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30
伊斯特布鲁克的学说230
克里斯庭森的学说231
有效视野收缩说232
4 情绪和记忆235
情绪和与记忆相关的网络模型235
心境依存性记忆235
心境一致性记忆235
第三部分 认知心理学的展开——进化、社会与文化239
第14章 认知进化与脑 人的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呢239
1 脑的进化240
灵长类系统240
脑大小的进化240
2 社会智力的进化243
灵长类拥有一个较大的脑的理由——马基雅维利的智力假设243
交流能力的进化和脑功能244
灵长类的自我意识245
3 符号操作和表征的脑功能246
动物对工具的使用246
技能性智力的进化246
猴子对工具的使用和脑247
镜像神经元249
语言获得的进化250
4 认知进化的教堂模型252
第15章 认知发展 儿童所感知和了解的世界255
1 认知发展的研究方法256
认知发展是什么256
发展中的遗传与环境256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57
维果斯基的理论259
认知发展中的领域特殊性与领域一般性260
2 视觉认知的发展260
婴幼儿视觉认知的测量方法260
婴幼儿的视觉功能262
面孔认知的发展264
注意功能的早期发展266
对客体永久性的认知267
对物体单一性的知觉268
3 记忆和概念形成的发展269
记忆的发展269
范畴化的发展271
因果性的发展272
数量认知能力的发展274
第16章 社会认知 对由人组成的世界的思考277
1 社会认知是什么278
2 印象形成278
阿希的经典实验279
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279
对他人信息加工的模型279
3 归因过程282
原因的定位282
对行为者内在特质的推测285
归因偏差287
4 刻板印象与群体认知288
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289
刻板印象维持的机制289
刻板印象变化的模型291
刻板印象的抑制291
群体间的关系与刻板效应的内容291
第17章 文化与认知 比较文化研究以及文化心理学的展开295
1 文化心理学的兴盛296
文化是什么296
比较文化心理学的动向296
比较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297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研究方法298
2 文化的自我观 相互依存的自我观和相互独立的自我观299
对自我知觉的文化差异的验证299
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对应偏差300
任务达成中的归因——自利偏差301
交流模式302
3 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302
注意的模式303
推理的模式304
对矛盾的容许度305
变化的预测306
尚待解决的问题306
4 对语言相对性假设的验证309
颜色知觉309
数量的认知310
空间和时间的认知310
第18章 媒介信息与社会认知 媒介效应理论的展开313
1 媒介环境和大众传媒理论的变迁314
媒介环境的变化314
对有限效果理论的修正315
2 议题设置理论316
议题设置研究的发展316
第2水平的议题设置(属性型的议题设置)317
3 架构的研究317
议题架构318
新闻框架318
4 培养理论319
文化指标工程320
培养效应320
主流形成效应320
共鸣效应321
培养理论的特质321
5 媒介和刻板效应322
刻板化的视角322
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物的属性322
性别323
人种、少数民族324
电视广告中的外国形象324
电视剧中刻板效应的运用324
练习题答案326
参考文献330
术语索引370
人名索引386
专题介绍(TOPICS)386
1-1 记忆障碍研究的实验方法和脑研究11
2-1 视错觉25
2-2 表情认知——愤怒的优势效应32
3-1 述情障碍37
3-2 俳句的印象40
4-1 注意和有效视野55
4-2 注意的老化62
5-1 Stroop干扰和逆Stroop干扰80
6-1 闪光灯记忆——对福冈县西部海上地震的记忆100
7-1 认知行为疗法114
8-1 从日常物品看物体设计原型的变迁——以自行车为例128
8-2 生物图片变化的认知135
9-1 知识(语义记忆)的障碍和模型152
9-2 相互结合的网络中的计算156
10-1 状况模型是图还是命题?174
11-1 专家的图式及表现190
11-2 逻辑性思维的培养201
12-1 偏好选择的反转219
12-2 广告和消费者行为220
13-1 情绪智力227
13-2 凶器聚焦效应和情绪233
14-1 语言的进化250
14-2 认知考古学252
15-1 心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66
15-2 “指示行为”的发展269
16-1 对血型刻板效应的信仰290
16-2 黑羊效应292
17-1 比较文化研究的新进展307
18-1 网络社会“关注”的走向314
18-2 大众传媒中的替罪羊——对重大事故犯人的搜查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