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的细节 第10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的细节 第10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35019066.jpg)
- (美)罗伯特·J·阿特,罗伯特·杰维斯著;陈积敏,聂文娟,张健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696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国际政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的细节 第10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8
第一章 治国方略中的权力和原则8
1.1米洛斯人对话录8
1.2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13
1.3对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的批判19
汉斯·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一种男性的视角?20
关于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点?24
通向国际关系的女性认识论之路26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女性主义的重构27
第二章 无政府的后果29
2.1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结构29
政治结构29
排列原则31
单元特性33
能力的分布36
无政府结构和权力均衡37
国内暴力和国际暴力37
相互依赖和一体化38
结构和战略40
无政府状态的优点41
无政府状态与等级制44
2.2无政府状态与权力争夺45
国家为何追求权力46
国家的行为47
侵略的算计49
霸权的限制50
权力和畏惧50
国家目标的等级51
国家间的合作52
2.3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成的53
第三章 无政府状态的缓解60
3.1世界政治中合作的条件60
引言60
收益结构:共同偏好和冲突性偏好61
收益结构和合作62
改变收益结构的各种策略64
未来的阴影:一次性博弈和重复性博弈65
未来的阴影与合作65
互惠战略和博弈条件66
强化识别能力和延长未来阴影的战略67
行为者的数目:两人和多人博弈68
博弈者数量与合作68
机制化战略和分解战略69
3.2进攻、防御和安全困境70
进攻—防御平衡71
技术和地理要素75
进攻—防御的差异79
进攻—防御的区分和战略性核武器83
四种世界图景84
3.3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事务86
3.4联盟:制衡与搭车98
制衡行为99
搭车行为99
制衡和搭车的含义101
何时制衡?何时搭车?102
强国对弱国102
盟友的可得性102
和平与战争103
制衡与搭车的假设总结103
制衡假设103
搭车假设104
制衡或搭车有利条件的假设104
3.5外交的未来104
外交的四项任务104
外交的前景:九项原则106
四项基本准则106
妥协的五项前提条件109
结论111
3.6国际法的用途和局限112
3.7国际制度:相互依赖能否奏效?116
理论与现实(1919—1989)116
最近的争论(1989—1995)118
当下的辩论119
克服民主赤字120
第二部分128
第四章 武力的政治用途128
4.1武力的四大功能128
武力的用途是什么?128
4.2暴力外交134
强力与强制之别134
痛苦和破坏的战略作用137
核武器对恐怖和暴力的作用139
4.3什么是恐怖主义?146
恐怖主义为何如此难以界定?146
区别是一种界定的方法150
结论154
第五章 当代武力的政治功用155
5.1武力的可互换性155
权力资产:比较与困惑155
权力资产的比较155
充足性与可互换性的混淆157
武力如何取得可互换性162
溢出效应162
联动政治165
5.2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战略逻辑169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逻辑171
界定自杀式恐怖主义171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强制逻辑172
自杀式恐怖主义档案(1980年至2001年)174
时机176
民族主义者的目的176
以民主国家为目标178
恐怖分子对自杀型恐怖主义的评价179
评价标准179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明显成绩180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局限181
自杀式恐怖主义不太可能实现其野心勃勃的目标182
遏制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政策建议182
5.3新旧战争184
第六章 核威慑与核扩散190
6.1针对一个核武备就绪的伊朗做好准备190
6.2核武装的伊朗:困难但非无法可解的政策问题193
经济强制193
预防性军事行动194
“大战略”——伊朗与美国196
核武装伊朗的四大威胁198
一个更加冒险的伊朗198
源于伊朗的直接威胁199
伊朗与非国家行为体199
伊朗与以色列200
源于核武装伊朗的其他问题201
地区核扩散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风险203
结论205
第三部分212
第七章 政治经济学视角212
7.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212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213
三种政治经济观215
经济关系的性质215
经济活动的目标216
国家和公共政策216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革的理论217
为什么会有国际经济?219
本文作者的视角219
结论225
7.2对外经济政策的国内根源225
政策偏好226
贸易226
外国投资228
汇率230
制度231
选举和代表231
7.3地球村中的巨大鸿沟233
正在扩大的收入差距233
随波逐流234
一国两制236
大鸿沟237
确保制度的正确性238
西方如何获胜239
奋起直追241
展望未来242
第八章 全球化的性质244
8.1经济的全球化244
衡量经济一体化的两大基准245
根据1900年的标准评判2000年的全球化245
根据完美的国际一体化标准去评判2000年的全球化246
经济一体化的统计学标准247
套利消除商品价格国际差异的能力248
贸易中导致母国偏向的因素249
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标准25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52
贸易对实际收入水平及其提高的影响252
贸易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254
结论概要256
8.2世界为什么不是平的?257
10%推定258
一个强大的国防259
开倒车261
8.3离岸经济:下一场工业革命?262
重议争论262
相对优势的现代化263
三场工业革命264
个人时刻265
无法救治的疾病268
有备无患?269
并不完美的前景270
第九章 全球化的批判272
9.1虚幻的贸易272
借口,借口273
自由的权衡274
亚洲神话275
好得难以置信276
增长始于国内278
9.2为什么反全球化是愚蠢的279
“全球化意味着大公司的胜利”279
“全球化正在破坏环境”280
“全球化使地理因素变得不相干”281
“全球化意味着美国化”281
“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将劳动标准降到最低的竞争”282
“全球化使权力集中于世贸组织之类的非民主结构”283
9.3金融体制变革?284
体系震颤286
紧缩的原因287
政府的回应288
信用和信誉289
共识的消亡?290
对模式再思考292
第四部分301
第十章 国家间的战争与恐怖主义301
10.1主要大国和平的时代301
中心问题302
持续的威胁302
安全共同体是否会继续下去?302
对安全共同体的解释303
社会建构主义303
自由主义304
现实主义解释307
一种全方位的互动解释308
意义310
共同体内部的国际政治310
对于战争原因理论的含义312
10.2美国和中国的崛起314
权力转移和安全困境的动力315
10.3终结恐怖主义320
检讨恐怖主义活动如何结束320
抓捕或杀死领导者320
用武力粉碎恐怖主义322
实现战略目标323
走向合法的政治进程326
内部崩溃和失去民众支持328
转向其他恶性形式330
反对恐怖主义的意义330
第十一章 内战与干预332
11.1人道主义干预332
导言332
演进的概念332
公正和中立333
军事干预334
主权规则遭遇侵蚀334
军事力量335
主要的干预335
干预失败337
效益的障碍337
意料之外的结果338
道德风险339
结论340
11.2族群内战的可能和不可能的解决方案341
如何结束族群内战342
族群战争的动力343
族群战争中的安全困境346
有关族群和平的理论348
除隔离以外的其他选择348
族群隔离351
如何结束族群战争352
解决族群内战的干预354
设计解决方案354
干预战略355
对族群隔离和分裂的反对意见357
隔离促使国家分裂357
人口迁移导致苦难357
隔离只是以国际战争代替内战358
残存的国家将难以延续358
隔离不会消除族群仇恨359
结论359
11.3解构国家的构建360
第十二章 人权与国际法365
12.1世界政治中的人权365
我们拥有哪些权利?365
国际人权机制366
人权和外交政策368
文化和人权371
第三世界的指责372
12.2关于干预的反思374
12.3国际法:国际规范的试验379
新的现实新的理念379
新的形式 新的参与者380
新的执行战略381
合法性问题381
新的联系382
第十三章 跨国行为体384
13.1跨国活跃者网络384
跨国宣传网络如何运行?385
信息政治386
符号政治388
杠杆政治388
问责政治389
13.2跨国有组织犯罪与国家389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国家390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弱国393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腐败395
结论398
第十四章 全球公地400
14.1公地悲剧400
公地上自由的悲剧400
污染401
怎样控制立法?402
生育自由不能纵容402
良知即自我消灭403
基于双方商定的相互强制403
认知“必需”404
14.2对公共人的暴政405
14.3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数据、利益和机制410
合作的需求411
合作的支持:数据412
组织合作:机制的角色414
迈向新的融合415
第十五章 全球治理417
15.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417
超负荷的问题418
正发生改变的冲突的性质419
大国间的有限和谐420
安理会的问题结构420
组织强制性实施行动的问题421
集体安全的前景422
15.2全球化与治理424
国家的状况425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430
15.3崛起的大国和全球机制434
新兴国家和国际秩序436
15.4微型多边主义439
15.5政府网络与全球治理441
横向网络442
纵向网络442
分解的国际组织443
结论443
政府网络与全球公共政策444
国家对政府网络的支持445
分解的主权446
第十六章 未来发展449
16.1 2025年全球趋势449
摘要449
经济增长推动新兴大国崛起449
新的跨国议程451
恐怖主义、冲突和核扩散的前景451
一个更为复杂的国际体系452
美国:主宰地位受到削弱453
2025年——那将是怎样的未来?453
16.2正在形成的多极化:我们为什么关注?454
多极时刻454
权力的扩散455
持久的竞争457
稳定的问题457
16.3历史的回归458
16.4我们地缘政治未来的人口地图466
人口结构转型467
地缘政治的意义470
译后记474
出版后记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