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经济理论前沿报告 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传谌,任俊生主编;王妍,李世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2799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有经济理论前沿报告 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问题研究1
一、从新视角解读国有经济1
(一)国有经济概念的含义1
(二)国有经济的性质2
(三)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分析4
二、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6
(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7
(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体现及量化分析8
三、国有经济战略调整10
(一)我国国有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
(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改组15
(三)西部大开发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32
第二章 国有经济的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39
一、对垄断与反垄断的基本认识39
(一)对垄断的界定39
(二)垄断的形式40
(三)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两重性43
(四)垄断的形成45
二、我国国有经济垄断的现状49
三、国有经济垄断的合理性与非理性分析51
(一)国有经济垄断的合理性分析51
(二)国有经济垄断的非理性分析52
四、国有经济反垄断的意义54
五、国有经济反垄断应采取的措施55
六、关于反垄断法58
(一)外国的反垄断法:58
(二)我国的反垄断立法61
七、国有经济反垄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7
(一)反垄断指向问题68
(二)反垄断的基础70
(三)反垄断的配套措施71
(四)自然垄断产业的分拆问题72
第三章 深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问题研究73
一、国有企业特征与定位73
(一)国有企业的界定74
(二)国有企业的特征75
(三)对国有企业定位的思考76
(四)正确定位国有企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7
二、国有企业潜亏成因及对策分析78
(一)国有企业改革扭亏中的问题79
(二)国有企业困境的体制原因思考80
(三)国有企业潜亏的治理对策81
(四)国有企业脱困的进展和今后的课题85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思考86
(一)国企改革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86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起点88
(三)国有企业的发展观88
(四)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新发展94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探讨98
四、国有企业改革中退出问题研究102
(一)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102
(二)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104
(三)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的对策研究105
五、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07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存在的问题107
(二)关于当前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几点思考107
(三)国有企业改组上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0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思路115
六、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116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116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略选择118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122
(四)WTO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127
第四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研究131
一、产权、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131
(一)产权定义及其属性131
(二)产权结构134
(三)产权制度134
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135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状135
(二)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139
(三)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缺陷145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147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客观必要性147
(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50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153
(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和方法155
第五章 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159
一、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分析159
(一)国有股减持的涵义159
(二)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的背景和相关政策一览161
(三)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分析163
二、国有股减持应遵循的原则166
(一)公开原则166
(二)公平原则166
(三)稳定原则167
(四)效率原则168
三、国有股减持可选择方案的比较及评析169
(一)国有股配售169
(二)国有股配售修正方案170
(三)股份回购171
(四)回购修正案173
(五)设立国有股减持和流通运作基金174
(六)指数基金法176
(七)折股修正案176
(八)协议转让国有股178
(九)国有股拍卖179
(十)股权转债权179
(十一)认股权证方式180
(十二)发行可交换债券180
(十三)发行可换股债券181
(十四)部分国有股转换成优先股181
(十五)分类标购公有股181
(十六)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向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转让182
(十七)缩股流通方式(折股流通方式)183
(十八)成立国有控股公司183
(十九)国有股直接上市流通183
四、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主要问题184
(一)国有股的定价问题184
(二)新发行股票中国有股和法人股问题186
(三)国有股减持变现资金的运用与管理186
五、如何看待国有股减持188
(一)国有股减持的认识误区188
(二)国有股减持与流通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91
(三)对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建议194
第六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研究196
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制与优化196
(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196
(二)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198
(三)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制度和基础建设199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问题探析202
(一)国有资本运营的障碍分析202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及防范措施204
(三)股票回购与国有资本运营205
三、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问题的探讨208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的角色定位208
(二)制约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因素分析及对策209
(三)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211
(四)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途径214
第七章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220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220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特征及其基本功能220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模式及其理论基础225
二、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230
三、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231
(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基本特征231
(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34
四、构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选择239
(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239
(二)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246
(三)国有企业改革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途径250
五、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259
第八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研究266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266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267
(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269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272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动机分析272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274
三、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模式的选择与设计278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情况及薪酬结构分析278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模式281
四、国有企业管理者监督机制的建立291
(一)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291
(二)国有企业管理者监督机制改革的探讨293
(三)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探讨295
(四)国有企业监督中的“稻草人”现象与监督者的激励296
五、国人企业企业家队伍的建设302
(一)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现状302
(二)企业家成长机制分析302
(三)国有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选拔机制的建立304
(四)企业家队伍的壮大和发展309
第九章 国有企业与可持续创新核心竞争力形成问题研究31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分析312
(一)核心竞争能力基本构成要素探讨312
(二)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与功能314
(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认识上的偏差316
二、国有企业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318
(一)国企改革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319
(二)核心竞争力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选择321
(三)国有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323
(四)国有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324
三、国有企业构造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分析325
(一)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思路探讨325
(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障碍与出路335
(三)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讨341
第十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再就业问题研究345
一、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345
(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作用345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46
(三)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误区349
二、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判断351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制度框架351
(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取向353
(三)建立与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354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原则和趋势355
三、关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思考356
(一)社会保障的社会化问题356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资金运营良性化问题358
(三)社会保障税的税制框架设计问题361
(四)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问题364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365
五、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370
(一)国有企业就业制度的变迁370
(二)当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71
(三)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建议375
第十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382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382
(一)不良贷款比率高,资产质量差383
(二)资产流动性差,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384
(三)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及贷款呆坏帐准备率偏低385
(四)效益低下,资产利润率低386
(五)服务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387
(六)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落后387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制约因素389
(一)单一的产权制度389
(二)体制因素391
(三)资本市场限制392
(四)银行自身内部控制的限制396
三、国有商业银行以改革应对入世398
(一)深化股份制改革398
(二)加快金融创新,增强业务能力404
(三)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409
(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411
(五)周密计划,创造条件,做好未来混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415
后记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