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经济学 第2版
  • 吴殿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72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

第一节 区域1

一、区域的概念1

二、区域的类型和特征1

第二节 区域系统4

一、系统和系统科学4

二、区域系统的组成5

三、区域系统的特征6

四、区域系统的结构分析8

五、区域系统的功能14

六、区域系统的演化与控制15

第三节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0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0

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20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21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21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1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任务23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4

四、区域经济学的前景与方向26

复习思考题27

主要参考文献27

第二章 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28

第一节 区域发展概述28

一、区域发展的内涵28

二、区域发展的形式29

三、加快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发展32

第二节 促进区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32

一、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33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37

第三节 区域科学发展42

一、科学发展观42

二、可持续发展概述43

三、区域的类型与可持续发展46

四、区域的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47

五、不同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48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52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52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53

三、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56

复习思考题62

主要参考文献62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63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63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63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64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69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70

二、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70

三、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72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周期性特点74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75

一、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75

二、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77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78

四、投资和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79

第四节 区域经济管理运行机制84

一、企业家眼中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84

二、从政府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运行机制85

复习思考题86

主要参考文献86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87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87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87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88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93

四、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96

第二节 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97

一、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97

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100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102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103

二、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104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105

四、辽宁工业部门特征的初步分析107

五、区域产业结构建设109

第四节 投入产出分析111

一、引言111

二、投入产出表111

三、投入产出模型112

四、投入产出方法的应用113

复习思考题118

主要参考文献118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120

第一节 经济地域运动论120

一、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120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120

三、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123

第二节 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127

一、集聚与扩散127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130

三、空间相互作用分析132

第三节 经济区划论136

一、经济区概述136

二、经济区类型137

三、经济区划142

四、区域的定量划分方法146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149

第四节 产业布局论153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53

二、产业布局理论153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162

复习思考题164

主要参考文献164

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165

第一节 区域差异论165

一、区域差异概述165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167

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169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172

五、区域差异调控175

六、区域增长趋同178

第二节 区域分工论181

一、区域分工概述181

二、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184

三、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194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论196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197

二、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200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方式206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211

复习思考题213

主要参考文献213

第七章 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14

第一节 人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两重性214

一、适度人口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必需的214

二、人口数量过多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215

三、适度人口——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217

四、人口容量——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现实课题219

五、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221

六、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223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225

一、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225

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230

三、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232

四、流失性资源的开发利用233

第三节 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233

一、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233

二、非物质条件与区域发展235

三、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237

第四节 以人为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区域241

一、概述241

二、三项基本国策242

三、三大发展战略244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49

复习思考题250

主要参考文献251

第八章 城市与区域发展252

第一节 城市经济区252

一、城市的概念与特征252

二、城市的产生252

三、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254

四、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256

五、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257

第二节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259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259

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261

三、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62

第三节 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264

一、城市职能264

二、城市规模分布268

三、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73

第四节 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276

一、城市空间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276

二、城市带理论与点轴开发282

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283

第五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84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284

二、城乡协调发展评价285

复习思考题289

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九章 区域发展决策与政策290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290

一、发展战略的含义290

二、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291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93

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295

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298

第二节 区域发展规划301

一、区域规划概述301

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302

三、区域发展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315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316

一、概述316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316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322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323

复习思考题329

主要参考文献329

第十章 区域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330

第一节 区域系统分析概述330

一、区域系统分析基本原理330

二、区域系统分析和规划中的数学方法333

第二节 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335

一、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335

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339

三、区域评价案例347

第三节 区域发展预测方法350

一、概述350

二、结构化预测方法351

三、非结构化预测方法359

四、社会经济预测中多模型、多方法的结合359

第四节 区域发展规划方法361

一、区域开发中的规划问题361

二、线性规划模型362

复习思考题367

主要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