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写作实用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写作实用全书 第1卷
  • 丁彦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398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新闻写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闻写作实用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闻基础知识3

第一章 新闻学概述3

第一节 何谓新闻学3

第二节 国外新闻学研究简况5

第三节 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发展6

第四节 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8

第二章 新闻13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13

第二节 新闻的定义16

第三节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26

第三章 新闻的基本特性37

第一节 新闻的真实性37

第二节 新闻的指导性46

第三节 新闻的时效性54

第四章 新闻的篇章结构59

第一节 新闻篇章结构的特点59

第二节 新闻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62

第三节 新闻篇章结构的要求68

第五章 新闻体裁75

第一节 新闻体裁的演变75

第二节 新闻体裁的类型79

第三节 新闻体裁分类的依据81

第六章 新闻主题与材料83

第一节 新闻主题83

第二节 新闻材料88

第七章 新闻语言93

第一节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93

第二节 新闻的语体特点107

第三节 新闻的言语风格119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语言134

第五节 报纸版面语言147

第六节 广播新闻语言155

第七节 电视新闻语言166

第八节 新闻语言的规范化200

第九节 新闻中的模糊语言问题234

第八章 新闻作品的信息分析245

第一节 新闻作品信息分析的方法245

第二节 新闻作品的潜在信息247

第三节 新闻作品信息分析的标准250

第四节 新闻作品信息分析的模式展示253

第九章 新闻改革与创新26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三次改革267

第二节 现时期新闻工作的新观念282

第二篇 新闻采访293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述293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定义293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特点与难点297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作用306

第四节 采访的原则和工作路线308

第二章 新闻记者315

第一节 采访:记者的第一位工作315

第二节 记者的素质和修养323

第三节 记者的新闻敏感342

第四节 记者的思维方式371

第三章 采访的理论基础393

第一节 采访必须从实际出发393

第二节 采访必须保证事实的完全真实396

第三节 采访中认识事物的辩证法402

第四节 采访社会问题的唯物史观406

第四章 新闻采访工作准备409

第一节 采访要有准备409

第二节 采访的平时准备412

第三节 采访的临时准备418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心态与对策425

第一节 记者的心态与自我调节425

第二节 采访对象的心理及对策432

第三节 人物访谈的关键与心理关系440

第六章 新闻采访步骤453

第一节 明确报道思想453

第二节 寻找新闻线索455

第三节 识别新闻事实459

第四节 采集新闻素材469

第五节 提炼新闻主题476

第六节 做好采访记录479

第七节 认真核实材料484

第七章 新闻采访方式方法487

第一节 访问487

第二节 观察496

第三节 特殊方式的采访504

第八章 新闻采访艺术509

第一节 观察艺术509

第二节 听取艺术517

第三节 提问艺术522

第四节 查阅艺术532

第九章 新闻采访特殊技能541

第一节 现场音响的采录541

第二节 人物谈话的采录544

第三节 记者的现场口述552

第四节 镜头前采访的技艺558

第五节 网络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571

第六节 在线获取新闻线索576

第七节 在线进行新闻采访588

第三篇 新闻写作601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规律与要求601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客观规律601

第二节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605

第二章 消息写作619

第一节 消息是新闻基本体裁619

第二节 消息的作用与类别623

第三节 四大类消息及其特点626

第四节 消息写作要领633

第五节 消息写作基本原则640

第六节 消息的基本结构664

第七节 消息的结构方式669

第八节 消息写作语言特点675

第九节 记者在消息写作中的审美创造力706

第十节 消息写作中的若干审美问题722

第十一节 各类消息的写作734

第十二节 现场短新闻的魅力762

第三章 通讯写作775

第一节 通讯概述775

第二节 通讯写作的前期准备783

第三节 通讯写作的主题797

第四节 通讯的结构806

第五节 通讯的表达方式829

第六节 通讯及其表现形式846

第七节 通讯写作方法与技巧853

第八节 各类通讯写作特点861

第四章 新闻特写941

第一节 新闻特写的定义与特点941

第二节 新闻特写的种类944

第三节 新闻特写的写作和要求949

第四节 新闻特写应注意的问题960

第五章 新闻体裁改革趋势963

第一节 解释性报道963

第二节 消息特写963

第三节 广播特写972

第四节 优秀特写选评976

第六章 专访的写作1007

第一节 专访的特点与种类1007

第二节 专访的写作要求1020

第三节 专访前的准备1022

第四节 专访的采访1023

第五节 人物专访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025

第六节 怎样写专访1026

第七章 报告文学与调查报告写作1031

第一节 报告文学概述1031

第二节 报告文学写作要求1051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写作要领1055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1074

第八章 综合类新闻写作1077

第一节 晚报新闻写作1077

第二节 广播新闻写作1101

第三节 电视新闻写作1153

第九章 新闻写作发展趋势1183

第一节 新闻写作改革的历程与走向1183

第二节 提倡短新闻,再攻短新闻1189

第三节 新闻特写、速写、素描与“大特写”1194

第四节 深度报道的特点和形式1201

第五节 新闻的风格1204

第六节 以散文笔法写新闻1208

第七节 新闻与文学的“合流”现象1213

第四篇 新闻编辑1221

第一章 新闻编辑概述1221

第一节 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1221

第二节 新闻编辑触的基本内容1229

第二章 编辑工作与编辑人员1251

第一节 编辑工作及其重要意义1251

第二节 编辑人员应有的主要素质1259

第三章 编辑意识与新闻写作1271

第一节 多一点政治观念1273

第二节 多一点全局观念1277

第三节 多一点平衡观念1279

第四节 多一点创新观念1282

第四章 要闻编辑1289

第一节 要闻版的地位和特点1289

第二节 要闻版选稿的主要依据1294

第三节 要闻版选稿的基本要求1296

第五章 头条偏辑1305

第一节 头条编排的若干形式1306

第二节 假头条及其实用价值1311

第六章 版面编辑1319

第一节 分清主次,各得其所1320

第二节 肯定为主,不忘批评1324

第三节 培植“红花”,广护“绿叶”1327

第四节 注重质量,兼顾各方1329

第五节 强调一面,带上另面1331

第六节 重视新闻,加强言论1334

第七节 保持规格,前后一致1336

第八节 结交新朋,厚待旧友1337

第九节 反映现状,不卑不亢1339

第十节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1342

第十一节 版面风格及其表现1342

第五篇 新闻评论1359

第一章 新闻评论概述1359

第一节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1359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性质和特点1372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1379

第四节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工作的优良传统1386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1391

第一节 选择论题的基本原则1391

第二节 选择论题的基本途径1395

第三节 选择论题的基本方法1397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立论1403

第一节 立论的要求1403

第二节 立论的方法1420

第四章 谋篇布局1427

第一节 条理清晰 结构严密1427

第二节 逻辑顺畅 层次清晰1429

第三节 相互衔接 连贯自然1432

第四节 周严缜密 无懈可击1435

第五节 起伏跌宕 神情摇曳1438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1441

第一节 论据和论点的统一1441

第二节 论证的方法1444

第三节 具体分析1453

第四节 虚实结合1455

第五节 论战的艺术1461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体裁1467

第一节 社论1469

第二节 评论员文章1474

第三节 短评1477

第四节 编者按语1480

第五节 专栏评论1483

第六节 余论1491

第七章 文风和语言1493

第一节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优良文风1493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1495

第三节 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1505

第八章 报刊署名评论1507

第一节 一般署名评论1507

第二节 署名小言论1510

第三节 报刊讨论式评论1520

第四节 杂文1528

第九章 广播评论1547

第一节 广播评论的特点1547

第二节 源于报刊的广播评论形式1551

第三节 广播主持人评论1553

第四节 音响评论1555

第五节 广播谈话1557

第十章 电视评论1565

第一节 电视评论及其特点1565

第二节 电视新闻述评1570

第三节 电视谈话体评论1575

第四节 电视主持人评论1582

第六篇 新闻摄影和录音报道1591

第一章 新闻摄影的定义及其特性1591

第一节 新闻摄影的定义1591

第二节 新闻摄影与摄影报道的异同1593

第三节 新闻摄影的特性1602

第二章 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段1609

第一节 不干涉对象摄影1609

第二节 干涉对象摄影1615

第三章 录音报道的定义及其特性1619

第一节 录音报道的定义和形式1619

第二节 录音报道的特点1621

第四章 录音报道的采制和写作1625

第一节 音响的选择、采录和积累1625

第二节 人物谈话的采录1627

第三节 录音报道中记者阐述的写作1630

第四节 录音报道的复制合成1633

第五节 现场报道的特点和题材1636

第六节 现场报道的结构和语言1639

第七节 现场报道的现场描绘和背景材料的使用1642

第八节 录音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644

第七篇 新闻传播1651

第一章 新闻传播概述1651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特性1652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与相关传播的比较1661

第二章 新闻传播过程1665

第一节 关于传播过程的理论和模式1665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过程1669

第三章 新闻传播者1673

第一节 新闻传播者的含义与特征1673

第二节 新闻传播者的任务与权利1674

第三节 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与素质要求1679

第四节 新闻传播者的信息意识与传播决策1682

第四章 新闻传播信息量1687

第一节 新闻传播信息量的含义1687

第二节 单元新闻信息1690

第三节 新闻传播信息量的度量1693

第四节 增大新闻传播信息量1701

第五章 新闻传播语言1705

第一节 语言与信息传递1705

第二节 话语信息类型与新闻语体1708

第三节 新闻传播语言的特性1713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1719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含义1719

第二节 控制新闻传播的社会力量1722

第三节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正确运用1727

第七章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1731

第一节 新闻必须真实1731

第二节 新闻真实性的要求1737

第三节 坚持真实性反对“客里空”1744

第四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1752

第五节 防止新闻报道失实的主要方法1760

第八章 新闻传播自由1769

第一节 新闻传播自由的基本含义与历史发展1769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新闻传播自由观1773

第三节 健全、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自由1780

第九章 网络新闻传播1785

第一节 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1785

第二节 第四媒体的崛起及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788

第三节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1793

第四节 互联网新闻1803

第五节 网络记者1808

附录 新闻实用业务知识100题1817

附录:新闻实用业务知识100题1817

1.文字消息常用的十种形式1817

2.选择稿件的四条标准1818

3.选取材料的四项原则1819

4.提炼主题的四项要求1819

5.修改稿件要把好“三关”1820

6.编辑过程的四种方法1821

7.编写过程容易犯的三种错误1821

8.严格遵守宣传口径1822

9.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1823

10.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1823

11.坚持主观目的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1824

12.要用事实说话1825

13.事实要精炼1825

14.把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1826

15.逻辑清晰,条理分明1826

16.要交代必要的背景1827

17.要生动活泼、少用套话1828

18.导语写法要多样,内容要有个性1829

19.导语一落笔就应接触主体事实1830

20.导语一落笔就要突出主体要素1830

21.导语叙述事实应尽量用单句1831

22.广播新闻导语不宜使用倒装结构、倒装句式1831

23.大段的背景材料不宜写入导语1832

24.导语要短,但不能空1832

25.新闻的外部结构主要有三种,最常用的是“倒金宇塔”结构1833

26.新闻的内部结构一般由六部分组成1834

27.新闻主体层次安排有三种方式1834

28.叙述事实要力戒片面性1835

29.少用形容词1836

30.遣词造句必须合语法1837

31.要注意词语自身的褒、贬、情、理1838

32.附加语贵在实1839

33.广播新闻语言要通俗、口语1840

34.广播新闻语言要规范化1841

35.广播新闻语言要避免误听误解1842

36.广播新闻语言要注意音韵优美和响亮1842

37.使用人名、地名和专门术语要准确,重要的要作解释1843

38.不要滥用简称1844

39.广播新闻中使用统计数字有特殊要求1845

40.新闻报道要合乎法律常识1845

41.广播新闻内容要考虑听众收听时的心理效果1846

42.广播新闻报道主体的名称应作必要的重复1846

43.从日常生活中抓取具有鲜明特点的动态消息1847

44.简讯也应写出特色1848

45.特写性消息再现事物的三种手法1848

46.评述性消息的述与评要扣紧1849

47.经验性消息选材二题1850

48.经验性消息写作的三要三不要1850

49.综合消息的特点1851

50.综合消息的三种综合方法1851

51.人物消息应重视新闻性1852

52.人物消息应写出人物的精神本色和个性特点1853

53.写经济报道的三种方法1854

54.改进会议消息写作的三种方法1855

55.采写科技新闻要划清两个界限1856

56.开拓社会新闻、写好社会新闻1857

57.广播新闻批评的特性1857

58.采写批评性报道应遵循的五项原则1858

59.采写批评性报道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859

60.采写批评性报道不宜纠缠细节1860

61.批评要掌握时机,批评要有结果1860

62.连续报道的五大优点1861

63.采写连续报道的三点注意事项1861

64.通讯的三个特点1862

65.通讯的五种类型和三种结构方式1862

66.通讯标题的拟定有六种方法1863

67.通讯的开头提倡“近”,反对“远”,及四种开头方法1864

68.通讯结尾的五种方法1864

69.人物通讯写作要抓好三个环节1865

70.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866

71.工作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867

72.概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1867

73.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特点1868

74.新闻节目编排的总原则1868

75.新闻节目编排的具体原则1869

76.新闻节目的编排方法1870

77.新闻提要的作用以及它与报纸新闻标题、新闻导语的区别1871

78.新闻提要的三种写法1872

79.广播新闻稿书写的特殊要求1873

80.广播新闻稿的标点符号有些要作特殊处理1874

81.录音报道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常用的形式有五种1875

82.录音报道真实性的四点要求1875

83.选择、采录实况音响的七条具体要求1876

84.采录人物谈话的七条具体要求1877

85.录音报道中记者阐述稿的写作要求有四条1877

86.录音报道各部分的复制与合成有三项要求1878

87.现场报道的定义和它的三个构成条件1879

88.现场报道的选题应注意六个条件1879

89.现场报道的语言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880

90.现场报道中使用背景材料要灵活穿插1881

91.坚持新闻本源的唯物论1882

92.新闻的职能是多种多样的1882

93.新闻要素与深度报道1882

9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墓本含义1883

95.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884

96.新闻指导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884

97.衡且新闻事实的尺度——新闻价值1884

98.贯穿新闻工作始终的轨迹——新闻规律1885

99.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灵气——新闻敏感1885

100.新闻自由的墓术含义18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