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 周建明,丁洪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391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海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

1.1主要理论1

1.1.1城市地租地价理论1

1.1.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5

1.2基本方法8

1.2.1城市土地分类方法8

1.2.2城市扩张与用地规模预测方法10

1.2.3土地增值收益管理与分配办法18

1.2.4土地交易和地价管理方法23

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26

2.1土地分类、统计分析与标准规范研究26

2.1.1国土系统的土地分类26

2.1.2建设系统的土地分类28

2.2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区位研究29

2.2.1古典单中心模型30

2.2.2外在性模型30

2.2.3动态模型30

2.3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扩展形态研究31

2.3.1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研究31

2.3.2城市土地利用的扩展形态研究32

2.4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研究33

2.4.1中国土地市场和土地供应制度的变革33

2.4.2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变革36

2.5城市土地的规划立法与规划管理37

2.5.1国土系统的土地规划立法与规划管理37

2.5.2建设系统的土地规划立法及规划管理41

3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规模的理论与测定方法44

3.1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规模的主要理论44

3.1.1最小成本理论45

3.1.2聚集经济理论45

3.2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测定方法46

3.2.1国外城市建设用地预测方法46

3.2.2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预测方法50

4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规划标准及合理性研究55

4.1国外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55

4.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与问题56

4.3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标准61

4.3.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1

4.3.2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63

4.4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效率及其合理性研究63

4.4.1DEA模型的构建65

4.4.2DEA模型变量的经济学解释67

4.4.3DEA模型的应用68

4.4.4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基本原理75

4.4.5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其相关指数的计算76

4.4.6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分异规律77

4.4.7信息熵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81

5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及其水平测度94

5.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94

5.1.1聚集效应机制94

5.1.2要素替代机制96

5.1.3市场驱动机制98

5.1.4政府监管机制100

5.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101

5.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1

5.2.2评价指标与数据的处理102

5.2.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03

5.2.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计算结果105

5.2.5评价结果的分析106

5.3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108

5.3.1评价区概况109

5.3.2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0

5.3.3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110

5.3.4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及分析111

5.4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114

5.4.1评价区概况115

5.4.2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5

5.4.3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116

5.4.4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分析118

6城市土地整理:内涵、程序与模式120

6.1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120

6.1.1城市土地整理的不同阐释121

6.1.2城市土地整理的理念与功能123

6.1.3城市土地整理与旧城改造的关系125

6.2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130

6.2.1台湾市地重划的法律依据与程序130

6.2.2德国城镇建设用地整理的法律依据与程序132

6.2.3城市土地整理的主要操作程序134

6.3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与经验135

6.3.1台湾的市地重划135

6.3.2德国城镇建设用地整理140

6.4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类型与模式142

6.4.1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原则与路径142

6.4.2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主要类型146

6.4.3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整理模式148

7城市土地利用的地价构成与空间分异150

7.1城市土地的地价构成150

7.2城市类型与地价成因的定量分析152

7.2.1指标选取说明152

7.2.2主因子提取153

7.2.3城市类型与地价154

7.2.4小结155

7.3城镇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与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155

7.3.1住宅需求155

7.3.2住宅需求演变155

7.3.3居住空间分异156

7.4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分异157

7.4.1商业用地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分异157

7.4.2办公业用地的区位选择159

7.5工业用地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分异161

7.5.1工业用地布局指向161

7.5.2工业用地选址162

7.6城市游憩用地/公园绿地的布局163

7.6.1城市公共游憩区的基本形态与分类163

7.6.2典型城市公共游憩区的表现形式165

7.6.3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理想模式167

7.6.4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168

7.6.5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空间布局171

8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与空间布局模式174

8.1城市边缘区的概念界定174

8.2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机制174

8.2.1城市作用力175

8.2.2乡村作用力175

8.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征175

8.3.1渗透与反渗透176

8.3.2接触变质177

8.4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过程177

8.4.1科曾的周期性理论177

8.4.2埃里克森动态模拟178

8.4.3山鹿诚次的阶段论179

8.4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布局模式179

8.4.1圈层式空间结构模式180

8.4.2放射状结构模式180

8.4.3分散集团模式181

8.5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82

8.5.1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182

8.5.2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对策184

9城市土地利用案例研究186

9.1深圳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变化与调整方向186

9.1.1深圳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过程186

9.1.2深圳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187

9.1.3深圳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调整方向188

9.2北海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失败根源及其重振策略188

9.2.1北海模式的基本特征189

9.2.2北海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失败根源190

9.2.3北海重振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战略191

9.3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动力机制与调整方向194

9.3.1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194

9.3.2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扩展模式194

9.3.3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扩展的成因195

9.3.4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调整方向197

9.4浦东新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与优化200

9.4.1浦东新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200

9.4.2浦东新区与国内外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比较202

9.4.3浦东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205

9.5青岛城市增长中的土地利用时空控制策略207

9.5.1土地利用控制的原则和目标208

9.5.2土地利用的时序控制策略208

9.5.3土地利用的空间控制策略210

10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展望216

10.1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216

10.1.1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型土地利用规划体系216

10.1.2构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评价、考核和预警制度217

10.1.3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市场机制218

10.1.4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措施219

10.1.5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配套制度219

10.2城市土地的规划管制222

10.2.1规划的编制技术层面222

10.2.2规划管制制度层面225

10.3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进227

10.3.1改革土地市场的垄断供应方式227

10.3.2改革征地制度,以经济手段为主盘活存量土地229

10.3.3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动态性229

10.3.4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供地计划230

10.3.5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措施230

10.3.6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和调节力度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