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理论的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理论的进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962483.jpg)
- 吴国来,张丽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8431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学习理论(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习理论的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习理论概述1
第一节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实质2
二、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要点3
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5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质5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要点6
第三节 学习理论的新进展……(1O)一、认知-行为主义学习论10
二、人本主义学习论11
三、建构主义学习论12
第二章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14
第一节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产生14
一、班杜拉生平简介14
二、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6
第二节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17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17
二、三种不同的动力形式18
第三节 班杜拉的人格结构学说19
一、符号化能力20
二、自我调节能力20
三、自我反省能力21
四、替代能力21
五、预见能力21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2
一、亲历学习22
二、观察学习23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28
第五节 自我效能感理论29
一、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30
二、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32
三、自我效能感的发展33
四、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34
第六节 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36
一、关于社会学习理论在学习理论流派中的定位问题36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和局限38
第三章 认知学习理论41
第一节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41
一、认知学习观41
二、结构教学观42
三、发现学习法43
四、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44
第二节 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45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45
二、意义学习47
三、接受学习48
四、对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评价49
第三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50
一、信息加工理论概述50
二、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61
三、对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评价70
第四节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71
一、掌握学习理论的产生71
二、掌握学习理论概述72
三、对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评价79
第四章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83
第一节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及其非指导式治疗法83
一、罗杰斯的人性观83
二、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84
三、非指导式治疗法85
第二节 罗杰斯的教育目标论86
第三节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论87
第四节 罗杰斯的教学观89
一、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89
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96
三、学习中的人际关系96
第五节 对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100
一、罗杰斯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100
二、罗杰斯学习理论的根本缺陷101
第五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3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渊源103
一、哲学根源103
二、心理学根源106
三、社会背景109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11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11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12
三、建构主义师生观115
四、建构主义教学观116
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19
一、支架式教学119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120
三、认知学徒教学模式122
四、随机进入教学模式124
第四节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125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125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126
第六章 情境学习理论128
第一节 情境学习理论的兴起128
一、情境学习理论提出的背景128
二、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129
三、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阶段130
第二节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134
一、情境学习的含义与特征134
二、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39
三、传统学习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区别141
四、情境学习理论的意义142
第三节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43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143
二、情境教学的环境设计144
三、情境学习的基本形式145
四、情境学习的教学步骤146
五、情境学习的评价策略147
六、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147
七、对情境学习理论的评价149
第七章 内隐学习理论151
第一节 内隐学习理论概述151
一、内隐学习理论的产生151
二、内隐学习的定义153
第二节 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表征方式154
一、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154
二、内隐学习的特征161
三、内隐知识的表征方式165
四、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167
第三节 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170
一、内隐序列学习的发展研究170
二、内隐学习的个体差异研究172
第四节 内隐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73
一、内隐学习在教育领域的一般应用研究173
二、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应用175
三、内隐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175
四、内隐学习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启示177
五、内隐学习理论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177
第八章 自主学习理论180
第一节 自主学习概述180
一、自主学习的思想基础180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182
三、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184
四、自主学习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85
五、自主学习的意义189
第二节 自主学习的理论190
一、操作主义理论190
二、人本主义理论191
三、信息加工理论192
四、社会认知理论192
五、言语自我指导理论193
六、意志理论194
七、认知建构主义理论194
第三节 自主学习的过程195
一、保梅特和波克特的自主学习模型195
二、麦克库姆斯的自主学习模型197
三、巴特勒和温内的自主学习模型199
四、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201
第四节 自主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培养203
一、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203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8
第九章 合作学习理论212
第一节 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212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212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213
第二节 合作学习及其实质216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216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217
三、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218
四、合作学习的基本类型218
五、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220
六、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220
第三节 合作学习的理论221
一、卡甘的合作学习理论221
二、约翰逊兄弟的合作学习理论222
三、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228
四、沙伦的合作学习理论231
五、科恩的合作学习理论232
第四节 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233
一、合作学习的作用233
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234
三、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组学习239
四、实施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240
第十章 研究性学习理论242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兴起242
一、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242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243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概述246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246
二、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248
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249
四、研究性学习的条件250
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251
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254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255
一、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原则255
二、国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256
三、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258
第四节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260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和特征260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261
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265
第十一章 组织学习理论269
第一节 组织学习理论的兴起269
一、组织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269
二、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阶段270
第二节 组织学习概述271
一、组织学习的性质271
二、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276
第三节 组织学习过程模式279
一、基于学习方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279
二、基于知识转化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281
三、基于学习主体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282
第四节 组织学习的促进284
一、组织学习的内部推动因素284
二、组织学习的促进因素286
第五节 组织学习理论的应用与评价289
一、组织学习理论的本土应答289
二、组织学习理论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291
三、对组织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293
第十二章 终身学习理论295
第一节 终身学习理论的兴起295
一、终身学习理论的萌芽阶段295
二、终身学习理论的倡导阶段297
三、终身学习理论的繁荣阶段298
第二节 终身学习的涵义及特点300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界定300
二、终身学习概念的发展过程302
三、终身学习的特点305
四、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关系309
第三节 终身学习的意义312
一、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312
二、终身学习的实践意义313
第四节 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314
一、学校教育中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314
二、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315
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316
后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