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创建 1945-1949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创建 1945-1949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945002.jpg)
- 沙健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283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6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1945~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创建 1945-1949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题记1
第一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1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1
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2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反共内战方针和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3
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方针成为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斗争的严重障碍5
苏联的对华政策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5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22
争取用和平方法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同时做好进行革命战争的准备22
从争取“中立美国”,到公开宣布美帝国主义是敌人33
维护中共与苏联之间团结的大局,抵制其不准中国革命的方针46
第二章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作者:何仲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蔡成喜,博士55
一、中共关于“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55
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62
毛泽东毅然赴重庆62
国共两党的谈判方针和具体方案65
艰难的谈判69
重庆谈判的意义79
三、自卫反击战和反内战运动81
四、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协议87
马歇尔使华和中共决定与国民党重开谈判87
停战协定的签订及停战令的公布91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2
国共两党对待政协协议的不同立场112
五、争取东北与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18
六、维护政协协议的斗争,国共关系的全面破裂126
第三章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134
一、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关于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形成134
战争之初的基本形势134
蒋介石全面内战的决策和部署136
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和部署137
二、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自卫作战145
中原突围145
南线三军进击津浦路计划的修正147
苏中七战七捷148
淮北战场的作战和淮阴的失守150
鲁西南战场的作战151
晋南战场的作战155
北线大同、集宁、张家口之战156
东北解放区的建设160
三、继续实行内线作战,逐步扩大歼灭战规模165
“打倒蒋介石”方针的确立165
华东战场的宿北、鲁南、莱芜诸战役168
晋冀鲁豫战场的滑县、巨金鱼、豫皖边及吕梁、汾孝诸战役173
北线晋察冀、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平汉路作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175
四、重挫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178
1947年春的战争形势178
陕北人民解放军的三战三捷181
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186
豫北、晋南、晋察冀、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189
第四章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192
一、一二一运动193
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首先在昆明发动193
一二一运动的发生和发展195
反内战成为各阶层人民的普遍呼声201
二、一二三○抗议美军暴行运动202
美国扶蒋反共是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重要根源202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的爆发204
三、反饥饿反内战运动212
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212
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内战反特务的广大战线214
发出“挽救教育危机”、“向炮口要饭吃”的呼声216
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218
四、人民运动的广泛发展225
五、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229
学生运动高涨的原因229
学生运动对人民解放战争的配合231
学生运动的基本经验234
第五章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241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构想的形成24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构想24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布局244
二、三军中央突破,开创中原新解放区249
刘邓军鲁西南歼敌,千里跃进大别山249
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254
陈粟军进军豫皖苏边,实施战略展开255
刘邓、陈粟、陈谢三军密切协同,粉碎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区的围攻257
三、两翼钳制:陕北、山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261
西北野战军的钳胡作战——沙家店战役和清涧战役261
华东野战军内(东)线兵团的胶东保卫战263
坚持华中敌后的人民解放军转入局部反攻265
四、北线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东北战场的战略反攻和进攻266
扭转华北战局的关键之战——清风店、石家庄战役266
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268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发展——新式整军运动273
六、1948年的春季攻势——夺取一系列中等城市的作战277
西北战场的宜川大捷和攻占宝鸡、收复延安278
中原战场的洛阳战役280
晋南战场的临汾攻坚战282
山东战场胶济路中西段战役——周村、张店、潍县攻坚战283
七、1948年的夏季作战——五路大捷285
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襄樊战役287
晋中战役及冀热察、保北战役296
第六章 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的制定与实施&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299
一、制定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299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299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坚持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301
十二月会议,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305
二、加强全党的政策观念和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313
增强全党的政策观念313
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319
三、党的新区农村政策与城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22
认真解决新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322
党的城市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工作的胜利开展329
第七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作者:董志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346
一、反奸清算与没收分配原日伪强占的土地346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的土地状况346
反奸清算斗争348
没收分配日伪强占的土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349
二、《五四指示》的颁布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351
《五四指示》的颁布351
《五四指示》的基本内容353
不拘一格的土地改革354
土改果实的分配361
三、《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与平分土地运动的全面开展362
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362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365
平分土地运动的热潮367
发生了扩大打击面的“左”倾错误369
四、纠正“左”倾错误,确定土地私有权371
土改政策的补充和完善371
纠正错误,落实政策373
确定土地所有权376
农村党政的整顿377
五、新解放区的减租减息工作379
在新区停止急性土改379
新区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的开展381
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382
三分之一的中国农民摆脱了封建剥削382
基层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383
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86
使人民革命战争获得了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支援391
第八章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作者:王顺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395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崩溃395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危机396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崩溃399
二、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折412
中国各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12
国民党统治当局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政治迫害。中间路线的幻灭416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争取和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折426
三、爱国民主运动的持续、深入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440
爱国民主运动的持续、深入发展440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446
第九章 伟大的战略决战&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453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九月会议”453
二、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攻坚战458
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464
冬季攻势后东北战场的形势464
蒋介石防守东北的基本部署465
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路作战方针的形成467
“攻锦打援”部署的形成470
战役第一阶段:攻占锦州,解放长春474
战役第二阶段:合围歼灭廖耀湘兵团477
战役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480
辽沈战役的后勤保障、人民支前工作481
四、战略决战的第二个战役——淮海战役484
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徐州地区的决心之形成484
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割裂徐、蚌488
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十二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490
战役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494
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人民支前工作496
五、战略决战的第三个战役——平津战役498
中央军委提前发起平津战役的战略决策498
战役第一阶段: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501
战役第二阶段:攻占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完全孤立北平守军505
战役第三阶段:和平解放北平507
六、西北野战军的澄?、荔北和冬季攻势诸战役509
七、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511
第十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作者:何仲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蔡成喜,博士513
一、粉碎国民党统治集团“划江而治”的计划513
二、北平和平谈判及其结局523
三、渡江战役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530
四、全国大陆的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540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550
一、为建立新中国绘制蓝图和进行准备550
建立新中国的问题被提上中共中央议事日程550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552
制定新中国的对外工作方针558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569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576
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581
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探讨和确定587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589
民主人士的进入解放区和各全国性人民团体的成立589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成立和筹备工作的展开5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5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三个历史性文件的通过600
选举产生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04
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60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诞生及其伟大意义606
开国大典6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608
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610
中国人民革命的基本经验617
附录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1949—1956)&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62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623
第二节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627
一、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628
二、进行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开展抗美援朝运动632
(一)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632
(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抗美援朝运动635
三、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643
(一)清理外国在华资本643
(二)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644
(三)统一财政经济,稳定市场物价646
(四)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648
(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50
四、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651
第三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656
第四节 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662
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和选择工业化的道路662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664
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669
四、有步骤地推进人民民主政治建设672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72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发挥作用675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实施676
第五节 经过合作化道路,进行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78
一、引导个体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678
二、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685
三、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村阶级路线691
四、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695
第六节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01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701
二、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707
三、用和平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功716
第七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实施与国家工业化的起步72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726
二、工业建设的热潮731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733
第八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736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736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及其伟大意义739
三、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742
参考文献要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员 杨先红汇辑750
后记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