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史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413196.jpg)
- 邓初民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10077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什么是历史1
二 什么是中国社会史2
三 关于研究一般历史所必须注意的几个要点6
(1)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6
(2)历史的科学性8
(3)历史的法则性9
(4)历史法则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1
(5)正确的历史观11
(6)研究历史的任务13
第一编 先史时代的中国社会15
第一章 原始社会15
一 概说15
二 研究史前社会所必需之各种科学15
三 地质时代与生命的纪录17
四 欧洲考古学者对于史前社会的成续21
五 考古学的对象及中国考古学史略述24
六 六中国始石器时代与古石器时代遗物之发见28
七 火与原始社会31
八 原始社会的经济34
九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36
十 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原始社会组织38
第二章 氏族社会44
一 概说44
二 氏族社会之一般的特征45
三 氏族制度的崩壤——私有制,社会阶层,国家的出现47
四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物之发见49
五 从新石器时代遗物所能推知的社会经济52
六 新石器时代遗物与中国人种由来问题54
七 建立在农业,牧畜,手工业经济上的社会组织57
八 石史与古史62
九 中国氏族社会的没落68
第二编 正史时代的中国社会75
第三章 奴隶社会75
第一节 夏殷(包括殷前之商)时代75
一 概说75
二 决定社会形式的出发点及上述三种社会的特征76
三 夏股两代是否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79
四 夏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80
五 财产所有关系,国家的形成及其所表现的公权力83
六 奴隶制度的本质或根据85
七 夏殷奴隶社会的崩溃88
第四章 封建社会92
第一节 周代——西周至春秋战国92
一 概说92
二 封建社会的本质及其所表现的各种形式93
三 从历史材料所看出的西周的社会经济97
四 主要生产手段(土地)的占有关系102
五 土地的占有关系与封建112
六 土地占有关系与宗法115
七 封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21
八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和封建131
第二节 秦汉时代138
一 概说138
二 秦汉的商业资本与封建社会139
三 有没有什么单独占领的商业资本社会144
四 所谓废封建置郡县的意义如何148
五 秦汉时代社会经济之决定的方面——主要生产手段(土地)的占有关系151
六 秦汉时代的封建义务154
七 由于土地兼并与封建义务之繁重所惹起的反响159
八 秦汉的政权性质166
九 几个零絮问题及秦汉社会之特点171
第三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约自三国至唐天宝179
一 概说179
二 社会经济之逆转及其原因180
三 社会经济逆转之又一原因——五胡乱华183
四 三国至唐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占有关系187
五 占田与均田192
六 占田与均田的实际198
七 寺院之土地占有206
八 形式上的封建211
九 封建的义务216
十 两点补述——商业经济与奴隶问题——及这一时代的特征220
第四节 唐宋元明清时代——约自唐天宝至清鸦片战争227
一 概说227
二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之一般的发展(一)229
三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之一般的发展(二)234
四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之一般的发展(三)240
五 这一时期的地占有关系245
六 这一时期的封建义务251
七 一串不断的农民叛乱257
八 这一时期社会史的总结及其特点261
第五章 半封建社会265
第一节 由清末鸦片战争到现在265
一 概说265
二 欧洲商品的侵入266
三 鸦片战争及其以后的列强侵略270
四 中国社会的解体过程及其半殖民地化272
五 半殖民地化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半封建的275
六 从工业方面所表现的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关系279
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关系尤其表现在手工业方面283
八 中国社会史的前途和展?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