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 帝国余晖 中古时代 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 帝国余晖 中古时代 清
  • 白至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413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清代-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 帝国余晖 中古时代 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古时代·清时期1

第一讲 清史编写之旨趣3

1.中古和近代的分界3

2.历史的主流3

3.衰老还含有一定的生命力4

4.资本主义只是停留在萌芽状态4

5.科学和艺术是受到相当重视的5

6.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5

7.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5

第二讲 清时期史学领域的变化6

1.清时期的史学特点6

2.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6

3.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7

第三讲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和乾嘉考据史学10

1.明清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10

2.钱大昕、崔述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史学15

第四讲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20

1.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20

2.重视“别识心裁”21

3.“史义”与“史德”23

第五讲 龚自珍的史学26

1.提出“尊史”说26

2.纵论历史变迁29

3.复兴经世之学31

第六讲 清皇朝的强化统治34

1.一统全国,加强治理34

2.学术文化加强控制37

3.文学领域的代表38

4.学术领域,考据兴起40

第七讲 英明君主康熙帝41

1.天聪好学,少年励志41

2.少年天子智除鳌拜,集权于己42

3.铲除三藩,收并台湾47

4.反击沙俄,力图和平51

5.亲征出塞,维护大统54

6.开创盛世,万民景仰57

第八讲 一代天骄雍正帝61

1.储位纷争,终继皇位61

2.兴利除弊,实心实政63

3.财政民政,整体改革66

4.尊崇儒家,奴化行为70

5.改土归流,建制边疆72

第九讲 全盛初衰乾隆帝76

1.乾隆初政,拨正反乱76

2.百务俱兴,建设制度77

3.控制西北,巩固统一80

4.管辖西藏,安定政局83

5.西南地区,结束争乱84

6.访求遗书,编纂四库85

7.挥霍浪费,败坏成风88

第十讲 反清起义与清皇朝的衰落91

1.朱一贵、王伦的起义91

2.甘肃回民新派的奋起92

3.林爽文的台湾天地会93

4.贵州苗民首领石柳邓93

5.白莲教徒的多方起义93

6.曹顺组织先天教起义94

7.乾隆皇朝晚期的衰落95

第十一讲 从嘉庆帝到宣统帝96

1.嘉庆帝将和珅一党一网打尽96

2.道光帝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97

3.咸丰帝与英法俄《北京条约》97

4.同治帝19岁崩于皇宫养心殿99

5.光绪帝的不幸与“百日维新”100

6.宣统帝即位四年后结束帝制113

7.慈禧太后在清末的特殊身份116

第十二讲 郑成功抗清及收复宝岛台湾118

1.隆武赐姓,海上起兵118

2.立足金、厦,畅通贸易120

3.和征无效,清廷失招122

4.北伐金陵,进军台湾124

5.收复台湾,英雄永垂126

6.两百年间,开发台湾130

第十三讲 少数民族的不同作为135

1.蒙古族并入清后全面发展135

2.西藏实行政教分开的政策141

3.彝族奴隶制及其多彩活动150

4.战斗而具高度智慧的回族156

5.维吾尔的反抗与边疆建设163

6.索伦部神奇地生活在山林170

第十四讲 学校制度更为周密179

1.中央官学,最高学府179

2.地方官学,规制严密182

3.社会办校,作用重要184

第十五讲 科举的恢复与最终废除186

1.童试中者,名曰秀才186

2.乡试中者,名曰举人187

3.会试殿试,中者进士189

4.八旗宗室,参者另定191

5.科考制度,还有武科192

6.科目之外,还有制科193

第十六讲 礼俗之大样样观194

1.岁时节日风俗之畅行194

2.木兰秋狝(围场猎杀)208

第十七讲 地理学之双传216

1.传统地理学进展216

2.古代文献的考释218

3.边疆与域外地理220

4.水系的专门研究221

5.方志学的大发展221

6.旅行家及其游记223

7.走在世界的前列224

第十八讲 交通及其概况226

1.交通与海运226

2.河渠与道路227

3.邮驿之发达232

4.中外之交通235

5.都会之重要241

6.交通之工具243

第十九讲 衰老与资本主义萌芽245

1.垦田水稻烟草等影响245

2.农产品的加工较发达246

3.名品青花瓷和五彩瓷246

4.造纸印刷业也有发展247

5.大规模的制盐冶铁业247

6.海船的制造特别突现247

7.建筑工程的大且量多248

8.发达的特种工艺珍品248

9.北京、南京等商业繁盛248

10.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248

11.劳动力逐出封建束缚250

12.衰老时期的最大特点250

13.新兴生产事业非正常252

14.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253

第二十讲 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254

1.中外关系变化很大254

2.葡萄牙的非法占据254

3.西班牙的屠杀强占255

4.痛击荷兰人的掠夺255

5.英国殖民者的猖狂256

6.外国的传教与侵略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