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
  • 张九庆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328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科学家-人物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编 科学与科学活动的运行7

第1章 关于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9

1 如何定义科学10

2 科学的效用12

3 科学与艺术某些不同的特性16

4 伪科学与伪科学家18

5 反科学与对科学的反省19

6 科学是否终结21

7 从社会学看科学的未来22

第2章 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职业24

1 简要的回顾:科学的职业化进程24

2 科学家队伍的增加以及科学界的分层28

3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特征33

4 业余科学家的未来出路37

第3章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41

1 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42

2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特征44

3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51

4 一个简例:量子力学的发展53

5 另一个简例:冷聚变是病态科学吗54

第4章 科学家与科研越轨57

1 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58

2 科研活动环节中的越轨行为62

3 科研越轨行为的基本原因63

4 科研越轨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巴尔的摩事件及其评述69

第5章 科学界的冲突74

1 科学争论与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75

2 社会分层与学术权威78

3 从组织行为学来看科学界的冲突81

4 几种特殊类型的冲突:精力冲突、良心冲突、利益冲突、裙带关系85

5 典型案例:有机化学的一元学说中的冲突87

第6章 科学家与科技伦理90

1 什么是科技伦理道德91

2 几种科技伦理观的差异92

3 不同领域涉及的科技伦理94

4 科学家与军事研究96

5 两个典型案例:哈伯的毒气与米勒的DDT98

6 科技伦理的理想原则:五个统一102

第7章 国家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105

1 国家与科学家的互动关系106

2 国家科技政策108

3 科技体制与管理制度109

4 国家科学基金114

5 科技发展计划与项目实施115

6 一个案例:1953~1964年苏联的航天技术领先的原因117

第二编 科学家的基本特征121

第1章 科学家的动力源泉123

1 几个调查数据125

2 关于科学家的人性假设127

3 需要理论与科学家的行为128

4 爱因斯坦动机说131

5 内部动机:从好奇心和兴趣开始133

6 外部动机:科学家的报酬和职业声望134

7 适者生存的竞争制度136

第2章 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138

1 科学家成长的家庭环境139

2 科学家成长的教育环境142

3 科学家发展的集体环境147

4 典型案例:1921~1930年的玻尔研究所149

5 科学家发展的社会环境151

第3章 科学家的能力特征155

1 科学家能力的基本结构156

2 科学洞察力、想像力和记忆力158

3 逻辑思维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163

4 社会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交流能力164

5 科学家能力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166

第4章 科学家的年龄特征170

1 创造力与年龄的关系171

2 科学是中青年人的事业172

3 科学家的寿命175

4 科学家早慧与晚熟179

5 科学家早逝181

6 科学家进入中老年后的角色选择182

第5章 科学家的个性特征186

1 科学家与气质类型187

2 科学家与人格特质189

3 科学家与职业类型192

4 埃杜逊的研究结果194

6 悲观情绪:科学家中的自杀者195

7 简单比较1:中美科学家的个性差异197

8 简单比较2: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199

第6章 科学家的宗教信仰201

1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202

2 科学家对待宗教的态度205

3 最新研究进展:信神的科学家逐渐减少209

4 20世纪几位转向为神学家的科学家的观点211

第三编 不同类型的科学家(上)215

第1章 学术科学家、产业科学家与政府科学家217

1 学术科学与“发表或者走人”制度218

2 产业科学家与应用的迫切性222

3 产业科学家与学术科学家的其他区别223

4 政府科学与科学家226

5 大学与产业的合作229

6 简单比较:卡文迪什实验室与贝尔实验室232

第2章 理论科学家与实验科学家234

1 理论科学家的特征236

2 实验科学家的特征239

3 实验物理学家举例:迈克尔逊与阿斯顿241

4 理论物理学家举例:爱因斯坦、杨振宁和霍金244

5 理论实验双料物理学家举例:牛顿与费米246

第3章 保守型科学家与革命型科学家251

1 科学进步的模式与科学革命252

2 革命型科学家与保守型科学家254

3 道尔顿:荣誉与保守同步256

4 开尔文:两朵乌云的预测258

5 普朗克:不情愿的革命者259

6 密立根:科学与政治同样保守262

7 泡利:上帝之鞭264

8 爱因斯坦:是保守问题还是哲学问题265

第4章 古典型科学家与浪漫型科学家267

1 古典与浪漫的基本描述267

2 卡文迪什:终身未婚的孤独者269

3 伦琴:谨慎的实验者272

4 狄拉克:心无旁骛的理论物理学家274

5 费因曼:爱出风头的多情种276

6 门捷列夫: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78

7 朗道:朗道十戒279

8 西蒙:穿行于认知与人工智能领域281

第5章 独立型、合作型与竞争型科学家283

1 独立型科学家:布里奇曼、穆利斯和洛夫洛克284

2 合作型科学家:巴丁286

3 合作型科学家关系的破裂288

4 竞争型科学家:缪勒290

5 典型案例1:高温超导体科学家群体293

6 典型案例2: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97

第6章 领袖型科学家300

1 科学学派301

2 领袖型科学家的特点302

3 李比希:德国科学家链条之源303

4 俄国的约飞学派306

5 玻恩与量子力学308

6 卢瑟福:导师型领袖311

7 德尔布吕克与噬菌体研究小组313

第7章 家庭型科学家316

1 科学家的组合形式317

2 家族科学家:特殊的微型共同体318

3 伯努利家族319

4 居里夫人一家321

5 贝克勒尔家族326

6 达尔文家族328

7 利基家族330

第8章 女性科学家333

1 女性科学家稀缺的原因334

2 女性科学家成功的奥秘338

3 迈特纳:诺贝尔奖遗漏者340

4 迈耶夫人:随夫流动的物理学家344

5 霍奇金夫人:崇尚科学的国际精神346

6 麦克林托克:孤独的跋涉者348

第9章 数学家351

1 数学与数学家352

2 数学上的奖励355

3 高斯:天才数学家357

4 伽罗华:早逝的数学家358

5 康托尔:疯人数学家359

6 罗巴切夫斯基:管理型数学家360

7 希尔伯特:领袖型数学家361

8 罗素:全能型数学家363

9 内特:女数学家中的佼佼者364

10 怀尔斯:谨慎的数学家365

第四编 不同类型的科学家(下)367

第1章 政治与社会活动家型科学家369

1 社会责任与三种类型科学家371

2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373

3 鲍林:在科学与政治之间游弋375

4 特勒:在争议的漩涡中生活378

5 萨哈罗夫:持不同政见的苏联氢弹之父381

6 罗特布拉特:曼哈顿工程的辞职者383

第2章 行政管理型科学家385

1 现代科研组织结构的特点386

2 行政管理型科学家的基本素质387

3 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的某些区别389

4 布拉格:实验室管理390

4 奥本海默:曼哈顿工程中的大科学管理392

5 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395

6 温伯格:科学评选准则399

第3章 哲学社会科学家型科学家402

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哲学的简单比较403

2 哲人科学家的特点405

3 马赫:一元论与经济思维407

4 布里奇曼:操作主义409

5 玻尔:互补原理410

6 普利高津:耗散结构412

7 贝尔纳:科学社会学414

8 波兰尼:意会认知415

9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的研究417

第4章 文艺家型科学家418

1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419

2 罗蒙诺索夫:赞诗颂彼得421

3 伊拉司马斯·达尔文:诗歌与论文合一422

4 诺贝尔:文学的理想主义425

5 莫尔斯:半路弃画从文426

6 萨根:肩负科普使命428

7 杰拉西:用文学注解科学活动429

8 薛定谔:抒情诗人430

第5章 企业家型科学家433

1 企业家的特征435

2 科学家创业的动机与特点435

3 爱迪生:从个人发明到集体研究437

4 诺贝尔:发明创造财富439

5 西门子:优秀的企业家441

6 贝尔:与电报竞争中成长443

7 肖克莱:硅谷的失败者445

8 路易·奈耳:实验室的产学结合447

第五编 不同时期的科学家449

第1章 纳粹时期的德国科学家451

1 纳粹统治下科学的遭遇与后果452

2 弗兰克与玻恩:哥廷根的辞职者454

3 普朗克与冯·劳厄:德国科学的坚守者456

4 勒纳德与斯塔克:希特勒的跟随者459

5 民族主义与政治对科学的影响463

第2章 美国曼哈顿工程时的科学家467

1 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468

2 德国、苏联和日本的原子弹制造469

3 曼哈顿工程及其结果471

4 曼哈顿工程中的几位科学家476

5 原子弹伦理之争:赞成还是反对478

6 原子弹爆炸的后果及评述479

7 核武器发展的现状482

第3章 李森科与苏联生物学家484

1 苏联建国后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与科学思潮484

2 李森科的发迹与衰落486

3 与李森科相关的几个科学家491

4 瓦维诺夫与李森科的斗争493

5 李森科事件的影响496

6 极权下科学家的出路497

第4章 “两弹一星”与中国科学家500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科研体制特点501

2 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简介502

3 两弹一星成功的国家经验504

4 两弹一星成功的科学界经验507

5 几位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赵九章、于敏511

第5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全球科学家515

1 科学进入全球化时代516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517

3 当初一些科学家反对的理由518

4 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价值519

5 人类基因组研究涉及的主要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521

6 人类基因组研究特点与研究精神522

7 吉尔伯特、科林斯与文特: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科学家527

第六编 关于中国科学家问题专论531

第1章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科学奖533

1 华人科学家六次折桂535

2 美籍华人科学家几度被遗漏536

3 中国科学家痛失的几次获奖机会537

4 可惜不能给针灸发奖539

5 不能获奖的原因540

6 美国为什么垄断了诺贝尔奖542

7 怎样才能获奖:10大标准条件544

8 还要等待多少年545

9 中国该做些什么:10大行动纲领546

第2章 中国科技人员的经济价值550

1 当代科技人员的价值特征551

2 经济价值获取的理论基础552

3 中国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变化轨迹556

4 职称与经济价值直接关联的弊端560

5 实现科技人员经济价值的基本对策563

附录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1901~2001年奖获者名录565

参考文献5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