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有机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巩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有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1
1.2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重要性1
1.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2
1.3.1有机化合物的特性2
1.3.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
1.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5
2.2.1定义8
2.2烷烃的定义、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8
2.1烷烃的来源8
第二章 烷烃8
2.2.2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9
2.3烷烃的命名10
2.4烷烃的结构12
2.5乙烷的构象14
2.6烷烃的物理性质15
2.7烷烃的化学性质17
2.7.1氯化反应17
2.7.2氧化反应18
2.7.3热裂18
2.8甲烷(天然气)的利用19
3.1烯烃的定义、通式、构造异构和命名21
第三章 烯烃21
3.2烯烃的来源和制法22
3.2.1从石油裂解22
3.2.2由醇脱水23
3.3烯烃的结构23
3.3.1sp2杂化轨道和π键23
3.3.2顺反异构现象25
3.3.3Z/E命名法26
3.4烯烃的物理性质26
3.5.1加成反应27
3.5烯烃的化学性质27
3.5.2氧化反应32
3.5.3聚合反应32
3.6重要代表物34
3.6.1乙烯和聚乙烯34
3.6.2丙烯和聚丙烯34
第四章 二烯烃36
4.1二烯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36
4.21,3-丁二烯的结构37
4.3共轭二烯烃的性质38
4.3.1加成反应38
4.3.2聚合反应39
4.4.1由丁烷或丁烯制备40
4.4.2由乙醇脱水脱氢制备40
4.5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40
4.5.1天然橡胶40
4.4.1,3-丁二烯的来源和制法40
4.5.2合成橡胶41
第五章 炔烃43
5.1炔烃的定义、通式、构造异构和命名43
5.2.2从天然气热裂或部分氧化制备44
5.3乙炔的结构44
5.2.1从碳化钙(电石)制备44
5.2乙炔的制法44
5.4炔烃的物理性质46
5.5炔烃的化学性质46
5.5.1加成反应46
5.5.2氧化反应48
5.5.3聚合反应48
5.5.4金属炔化物的生成49
5.6乙炔的用途50
第六章 脂环烃51
6.1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51
6.3环的稳定性52
6.2.2脂环烃的制法52
6.2.1脂环烃的来源52
6.2脂环烃的来源和制法52
6.4环已烷的构象54
6.5脂环烃的物理性质55
6.6脂环烃的化学性质56
6.6.1加成反应56
6.6.2取代反应57
6.6.3氧化反应57
第七章 芳烃58
7.1芳烃的分类及苯同系物的构造异构和命名58
7.2.1凯库勒式59
7.2苯的结构59
7.2.2共振结构式60
7.2.3分子轨道的描述60
7.3芳烃的来源及制法62
7.3.1煤的干馏62
7.3.2从石油裂解产品分离63
7.3.3石油的芳构化63
7.4芳烃的物理性质63
7.5芳烃的化学性质64
7.5.1取代反应64
7.5.2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简介66
7.5.3加成反应67
7.5.4氧化反应68
7.5.5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定位效应)68
7.6重要的单环芳烃72
7.6.1苯72
7.6.2甲苯72
7.6.3二甲苯72
7.6.4苯乙烯及其聚合物73
7.7稠环芳烃73
7.7.1萘73
7.7.2蒽75
7.8离子交换树脂77
第八章 卤烃79
8.1卤烃的分类和命名79
8.1.1卤烃的分类79
8.1.2卤烃的命名79
8.2卤烃的制法81
8.2.1烷烃卤化81
8.2.2芳烃卤化81
8.2.3烯烃加卤化氢81
8.2.4从醇制备82
8.3卤烃的物理性质82
8.4卤烃的化学性质82
8.4.1取代反应83
8.4.2卤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简介84
8.4.3消除反应(去卤化氢)86
8.4.4消除反应历程简介87
8.4.5与金属镁作用88
8.5重要的卤烃89
8.5.1氯甲烷89
8.5.21,2二氯乙烷89
8.5.3卤仿90
8.5.4四氯化碳90
8.5.5氯乙烯和聚氯乙烯91
8.6氟代烃93
8.5.6氯苯93
8.6.1氟里昂(二氟二氯甲烷)94
8.6.2四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94
第九章 醇、酚、醚96
(一)醇96
9.1醇的分类、构造、构造异构和命名96
9.1.1醇的分类96
9.1.2醇的构造97
9.1.3醇的构造异构和命名97
9.2醇的制法98
9.2.1从烯烃水合98
9.3醇的物理性质99
9.2.2从卤烷水解99
9.4醇的化学性质100
9.4.1与活泼金属作用101
9.4.2与氢卤酸作用101
9.4.3脱水反应101
9.4.4酯的生成102
9.4.5氧化反应103
9.5重要的醇103
9.5.1甲醇103
9.5.2乙醇104
9.5.3乙二醇104
9.5.6苯甲醇105
9.5.4丙三醇105
9.5.5季戊四醇105
9.6硫醇106
9.6.1制法106
9.6.2性质106
9.7硅醇及其衍生物107
9.7.1硅油107
9.7.2硅橡胶108
9.7.3硅树脂108
9.9酚的制法109
9.8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109
(二)酚109
9.9.1从芳磺酸制备110
9.9.2从异丙苯制备110
9.10酚的物理性质110
9.11酚的化学性质111
9.11.1酚羟基的反应111
9.11.2芳环上的反应113
9.11.3与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115
9.12.1苯酚116
9.12.2对苯二酚116
9.12重要的酚116
(三)醚117
9.13醚的分类、构造、构造异构和命名117
9.14醚的制法118
9.14.1从醇去水118
9.14.2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威廉森合成法)118
9.15醚的物理性质118
9.16醚的化学性质119
9.16.1?盐的生成119
9.16.2过氧化物的生成119
9.17乙醚119
9.18.2环氧乙烷的性质120
9.18环醚120
9.18.1环氧乙烷的制法120
9.19冠醚121
9.20硫醚,亚砜和砜122
9.20.1硫醚的结构和命名122
9.20.2硫醚的制法123
9.20.3硫醚的性质123
9.20.4亚砜和砜123
10.1.1醛和酮的分类124
10.1.2醛和酮的构造124
10.1醛和酮的分类、构造和命名124
第十章 醛和酮124
10.1.3醛和酮的命名125
10.2醛和酮的制法126
10.2.1从醇制备126
10.2.2从乙炔制备127
10.2.3羰基合成128
10.3醛和酮的物理性质128
10.4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29
10.4.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129
10.4.2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简介131
10.4.3与氨衍生物的加成缩合133
10.4.4α-氢的反应134
10.4.5聚合反应136
10.4.6氧化和还原反应136
10.5重要的醛和酮138
10.5.1甲醛138
10.5.2乙醛139
10.5.3丙酮139
10.5.4乙烯酮140
10.5.5苯甲醛141
10.5.6环已酮142
10.6酚醛树脂142
10.7环氧树脂143
第十一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45
(一)羧酸145
11.1羧酸的构造、分类和命名145
11.1.1羧酸的构造145
11.1.2羧酸的分类和命名145
11.2羧酸的制法146
11.2.1从伯醇或醛氧化制备146
11.2.2从烃氧化制备146
11.2.3从腈水解制备147
11.3羧酸的物理性质147
11.4.1酸性148
11.4羧酸的化学性质148
11.4.2羧酸的还原反应150
11.4.3脱羧反应150
11.4.4α-卤化反应150
11.4.5羧酸衍生物的生成152
11.5重要的羧酸152
11.5.1甲酸152
11.5.2乙酸153
11.5.3乙二酸153
11.5.6对苯二甲酸和涤纶154
11.5.5邻苯二甲酸154
11.5.4已二酸154
(二)羧酸衍生物155
11.6羧酸衍生物的制法156
11.6.1酰卤的制法156
11.6.2羧酸酐的制法156
11.6.3羧酸酯的制法157
11.6.4酰胺的制法157
11.7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58
11.8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58
11.8.1羧酸衍生物的水解158
11.8.4羧酸衍生物与格利雅试剂的反应159
11.8.3羧酸衍生物的氨解159
11.8.2羧酸衍生物的醇解159
11.8.5羧酸衍生物的还原160
11.9不饱和酸酯和不饱和醇酯160
11.9.1α-甲基丙烯酸甲酯160
11.9.2乙酸乙烯酯161
11.10已内酰胺162
11.11蜡和油脂162
11.11.1蜡162
11.11.2油脂163
11.12表面活性剂概念164
11.13.1碳酰氯166
11.13碳酸衍生物166
11.13.2碳酰胺167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169
(一)胺169
12.1胺的构造、分类和命名169
12.1.1胺的构造169
12.1.2胺的分类170
12.1.3胺的命名170
12.2胺的制法171
12.2.1从硝基化合物还原171
12.2.2卤烃胺化172
12.4.1碱性174
12.4胺的化学性质174
12.3胺的物理性质174
12.4.2烷基化176
12.4.3酰基化176
12.4.4芳环上的取代反应177
12.5季铵盐和季铵碱178
12.6重要的二元胺179
12.6.1乙二胺179
12.6.2已二胺和尼龙-66179
12.8腈的制法180
12.9腈的性质180
12.7腈的构造和命名180
(二)腈180
12.10丙烯腈及其聚合物181
(三)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181
12.11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的构造和命名181
12.12重氮盐的制备182
12.13重氮盐的性质182
12.13.1放出氮的反应182
12.13.2保留氮的反应183
13.1.2分类和命名186
13.1.1定义186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186
13.1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186
13.2呋喃188
13.2.1呋喃的制法188
13.2.2呋喃的性质和用途189
13.3糠醛(α-呋喃甲醛)190
13.3.1来源和制法190
13.3.2性质和用途190
13.4噻吩191
13.4.1噻吩的存在和制法191
13.5吡咯192
13.4.2噻吩的性质192
13.5.1吡咯的存在和制法193
13.5.2吡咯的性质193
13.6吡啶194
13.6.1吡啶的结构194
13.6.2吡啶的存在和制取195
13.6.3吡啶的性质195
13.7喹啉196
第十四章 旋光性概念和碳水化合物198
(一)旋光性概念198
14.1偏振光和旋光性198
14.3对映异构和手性分子199
14.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199
(二)碳水化合物200
14.4碳水化合物的涵义和分类200
14.5单糖201
14.5.1葡萄糖的结构201
14.5.2果糖的结构206
14.5.3核糖的结构206
14.6单糖的化学性质207
14.6.1氧化207
14.6.2还原207
14.6.4苷的生成208
14.6.3与苯肼作用208
14.7低聚糖209
14.7.1不含苷羟基的二糖〔非还原(性)糖〕209
14.7.2含苷羟基的二糖〔还原(性)糖〕209
14.8多糖210
14.8.1淀粉210
14.8.2纤维素及其衍生物212
第十五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215
(一)氨基酸215
15.1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215
15.2.1两性和等电点217
15.2氨基酸的性质217
15.2.2氨基酸受热后的反应218
15.2.3茚三酮反应219
15.3多肽219
(二)蛋白质221
15.4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221
15.4.1单纯蛋白质221
15.4.2结合蛋白质221
15.5蛋白质的结构221
15.6.3颜色反应223
15.6.2变性作用223
15.6.1盐析作用223
15.6蛋白质的性质223
15.6.4水解224
(三)核酸224
15.7核苷酸225
15.7.1有机碱(或称碱基)225
15.7.2核苷225
15.7.3核苷酸227
15.8核酸的结构227
习题229
习题参考答案250
索引一284
索引二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