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为什么合作 基于行为实验的机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类为什么合作 基于行为实验的机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405836.jpg)
- 王国成,马博,张世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289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公共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为什么合作 基于行为实验的机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合作的魅力1
一、合作的理论魅力为何没能尽情绽放1
二、偏好与预期:如何达成合作3
三、背景和动因:为何锁定合作5
第二节 行为实验7
一、经济实验方法的价值何在7
二、个体与群体的行为关系分析及实验8
三、行为与行为科学11
第三节 特点与框架12
一、研究特色13
二、内容概要15
三、章节安排及导读17
第四节 评注与期待19
第二章 目标导向的机制设计与异质行为响应22
第一节 自发行为与自愿捐献机制(VCM)22
第二节 群体行动机制设计类别与效应27
一、惩罚机制28
二、领导机制33
三、群分机制36
四、结语39
第三节 基于异质主体行为的激励机制设计39
一、薪酬激励理论分歧的焦点及成因40
二、激励机制设计基本模型42
三、异质性员工背景下激励模型的推广46
第四节 多阶段机制设计48
一、策略行为分析框架49
二、利益补偿模型分析53
第五节 本章小结60
第三章 共同行动的理论与实验模型61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中公共品的研究61
第二节 实验经济学中公共品博弈研究65
第三节 基准模型的理论分析及推广67
一、偏好的人际维度与社会福利函数68
二、策略行为、矩阵结构与总体产出71
三、引入公共参与人的社会福利最优契约72
四、实现路径与比较实证73
第四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点75
一、社会合意行动的个体行为基础:策略交互性75
二、基于引入公共参与人的博弈均衡构建社会选择函数78
三、收入分配中社会公平选择的逻辑内涵与比较82
四、社会最优契约的基本特征与现实意义86
第五节 计算实验与复杂情景决策90
一、集体行动的可计算性:HS+CA实验的技术实现路径91
二、初步应用93
第六节 本章小结96
第四章 合作行为的博弈实验研究97
第一节 基于博弈框架的合作行为研究97
第二节 公共品自愿捐赠行为的互惠偏好100
一、纳入公平偏好的标准公共品博弈均衡解100
二、纳入公平偏好的带惩罚公共品博弈均衡解102
三、纳入公平偏好的带领导机制公共品博弈均衡解103
第三节 合作行为的演化105
一、互惠105
二、不平等厌恶107
第四节 本章小结108
第五章 实验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109
第一节 实验方法评析109
一、实验研究方法109
二、学生作为被试的样本代表性113
第二节 实验方案设计与说明115
一、实验背景115
二、模型构建117
三、方案说明117
第三节 参数设置与实验实施121
第四节 实验结果分析122
一、气候保护背景下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结果122
二、惩罚机制下公共品博弈实验结果128
三、领导机制下公共品博弈实验结果134
四、实验科学性分析13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39
第六章 应用案例140
第一节 乡村公路建设140
一、引例:民间自发兴建和营运乡村公路140
二、构建基于公共品需求的消费效用函数142
三、博弈机理分析和均衡策略选择145
四、基于需求的共同参与式管理机制的基本特征146
五、现实问题分析148
六、结语150
第二节 天津市的水资源管理案例分析150
一、天津市水资源管理历史150
二、“引滦入津”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151
三、调查研究分析158
四、结语168
第三节 异质禀赋和公共品自愿供给170
一、异质禀赋与交流170
二、实验设计174
三、实验结果分析178
四、交流通过何种途径起作用:对合作水平差异的解释190
五、实验结果分析归纳199
六、结语203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4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205
第一节 体会与结论205
第二节 前景展望207
参考文献209
附录1 公共品供给系列实验设计说明219
附录2 水资源管理调查问卷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