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与经济理论 针对现实问题的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德)哈尔德斯等著;刘军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2303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与经济理论 针对现实问题的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制度1
学习目的1
内容提要1
第一节 经济体系1
一 概念和结构2
二 市场经济模型5
三 中央计划管理模型11
第二节 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制度的发展13
一 古典的经济自由主义13
二 有组织的资本主义15
三 社会市场经济的设想17
四 联邦德国的具体经济制度21
(一)基本法的规定22
(二)竞争制度22
(三)国家的宏观调节26
(四)联邦银行的宏观调节28
(五)国际经济关系30
(六)劳动与社会保障33
第三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41
总结47
提问48
第二章 经济稳定49
学习目的49
内容提要49
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经济稳定问题50
一 稳定的目标50
二 稳定的指标54
(一)国民生产总值54
(二)就业状况57
(三)价格水平62
(四)进口与出口65
三 经济总目标的数量化67
四 联邦德国经济的不稳定71
(一)稳定的定义71
(二)要求与现实72
第二节 经济不稳定与经济学74
一 传统的新古典学派74
二 凯恩斯革命80
三 经济学的新发展85
(一)新古典货币学派的“反革命”85
1.新微观经济学85
2.货币数量论88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91
4.评价92
(二)新凯恩斯理论94
1.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94
2.凯恩斯学派97
3.评价99
四 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水平之间的目标冲突——菲利普斯曲线100
五 经济政策的结论104
第三节 稳定经济的工具106
一 国民经济计量的基本特点107
二 货币政策109
(一)概念和形成109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112
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114
第四节 理论与政策:稳定经济的政策方案117
一 传统的宏观调节117
二 新古典学派的方案120
(一)货币学派的方案120
(二)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123
三 供选择的经济政策129
四 结论132
第五节 理论与现实:实践中的稳定政策133
总结139
提问139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141
学习目的141
内容提要141
第一节 经济增长作为经济政策的部分目标141
一 经济增长与福利状况的改善143
二 经济增长作为调解冲突的机制144
三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短期特征146
第二节 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146
一 总的经济发展147
二 部门的发展151
三 关于部门结构转变的假说158
第三节 长期稳定和增长政策的根据161
第四节 增长政策的内容168
一 基础设施政策170
(一)国家的分配功能170
(二)教育政策172
(三)职业培训的例子177
(四)国家支出的发展和说明的问题181
二 部门结构政策188
(一)建立和设想188
(二)煤炭开采业的例子192
(三)钢铁工业的例子196
(四)研究与技术政策的例子200
第五节 增长与福利205
一 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福利的尺度206
二 环境政策210
三 增长的极限215
总结219
提问220
第四章 收入分配221
学习目的221
内容提要221
第一节 分配政策的目标问题222
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经验图景224
一 功能性收入分配和对社会人员组的横向分配224
二 个人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和数据231
第三节 在再分配目标和稳定目标之间的工资和劳动时间政策239
一 利益团体的目标239
二 经济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之间的目标冲突249
三 专家委员会注重就业的工资政策方案251
四 决定分配比例的因素259
(一)边际生产率理论259
(二)由制度引起的跨经济周期的权力分配263
第四节 国家的再分配267
一 概况267
二 作为再分配措施的税收272
三 通过社会保险进行的再分配279
总结289
提问290
第五章 国际经济联系291
学习目的291
内容提要291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内经济政策292
一 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政策292
(一)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292
(二)联邦德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能力294
(三)固定汇率条件下通货膨胀的传递机制304
二 国际货币体系306
(一)金本位制306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308
1 主要特征308
2 体系的弱点311
3.黄金一外汇储备的终结315
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要点——在固定汇率和灵活汇率之间318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秩序319
(三)欧洲经济货币共同体323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330
一 决定外贸的原因330
二 工业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实际发展334
(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335
(二)不稳定的出口收益341
(三)进出口交换比率343
(四)债务问题344
(五)收入差距347
(六)结论349
三 国际贸易与不发展349
(一)新古典解释模型350
(二)结构性理论353
(三)依赖性理论357
(四)结论361
四 措施和方案362
(一)“市场经济”的措施和要求362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点365
(三)独立自主的发展369
总结373
提问375
第六章 经济权力377
学习目的377
内容提要377
导言378
第一节 企业的集中379
一 企业集中的概况379
(一)集中的形式379
(二)研究集中的方法381
(三)联邦德国企业集中的一些例证382
二 可行竞争的基本原则389
三 现实中的竞争政策问题393
(一)禁止卡特尔和协调行动394
(二)监督危害竞争的市场结构395
(三)对企业合并的控制398
(四)对滥用过高价格的监督401
第一节 跨国公司402
一 跨国公司的意义402
二 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原因407
三 跨国公司与国内经济政策410
(一)跨国公司的潜在权力410
(二)跨国公司与宏观经济目标413
(三)跨国公司与经济政策工具416
四 监督跨国公司的可能性420
(一)国际组织的建议420
(二)工会的抗衡权力421
第三节 利益团体的权力422
一 利益团体的现象形式422
(一)利益团体的形成和功能422
(二)利益团体的特征425
二 多元的社会模式429
三 利益团体的权利和经济政策430
(一)利益团体的权利与价格水平的稳定430
(二)团体的利益与职业培训改革433
四 对多元社会模式的批评438
总结441
提问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