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效率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效率论
  • 杨德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095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效率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金融效率问题的提出1

1.1.1 金融效率问题的提出1

1.1.2 我国金融效率研究的简单介评3

1.1.3 金融效率问题的现实意义5

1.2 金融效率的定位和界分6

1.2.1 效率的经济含义6

1.2.2 金融效率的含义7

1.2.3 金融效率的界分7

1.3 本书的分析方法和结构安排8

1.3.1 本书的分析方法8

1.3.2 本书的结构安排10

上篇 金融效率的一般分析13

第二章 金融效率的理论发展13

2.1 马克思主义的金融效率理论13

2.1.1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效率13

2.1.2 货币资本循环与货币效率14

2.1.3 信用的作用与信用效率15

2.1.4 对马克思主义金融效率理论的简单评价17

2.2 西方金融效率理论1

2.2 1 凯恩斯的理论19

2.2.2 弗里德曼的理论20

2.2.3 托宾的理论21

2.2.4 对西方金融效率理论的简单评价22

2.3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金融效率22

2.3.1 金融结构的类型23

2.3.2 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24

2.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9

2.3.4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评价33

2.4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效率理论34

2.4.1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点35

2.4.2 “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理论模型36

2.4.3 “金融深化论”的政策含义39

2.4.4 对“金融深化论”的评价41

第三章 宏观金融效率的一般分析44

3.1 宏观金融效率及其表现形式44

3.1.1 宏观金融效率的含义44

3.1.2 宏观金融效率:稳定能力44

3.1.3 宏观金融效率:持续能力47

3.1.4 宏观金融效率:增长能力49

3.1.5 宏观金融效率:适应能力51

3.2 宏观金融效率的外部环境:政府与企业55

3.2.1 中央银行与政府55

3.2.2 中央银行与企业59

3.3 宏观金融效率的金融环境:金融体系61

3.3.1 金融组织体系对货币政策的适应性61

3.3.2 金融组织体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通道的合理性61

3.3.3 金融市场的完整性62

3.3.4 金融机构的稳定性63

3.4 宏观金融效率的金融环境: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63

3.5 宏观金融效率的内部机制:货币调控模式68

3.5.1 发达国家的货币调控模式68

3.5.2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调控模式70

3.5.3 货币调控模式的评价72

3.6 宏观金融效率的指标设计73

第四章 微观金融效率的一般分析75

4.1 微观金融效率及其表现形式75

4.1.1 微观金融效率的含义75

4.1.2 微观金融效率的表现形式75

4.2 微观金融的外在效率76

4.2.1 存款经营管理效率76

4.2.2 放款经营管理效率77

4.2.3 中间业务与结算业务的管理效率77

4.3 微观金融体系的内在效率80

4.3.1 稽核管理与微观金融效率80

4.3.2 人事管理与微观金融效率81

4.4 金融效率 金融创新 金融工程82

4.4.1 金融创新的本质:提高金融效率82

4.4.2 金融效率与金融工程学的出现83

4.4.3 微观金融主体的发展趋势:自由化、电子化、国际化84

4.5 微观金融效率的指标设计88

4.5.1 微观金融效率的稳定性指标88

4.5.2 流动性风险指标88

4.5.3 效益风险指标89

第五章 金融市场效率的一般分析90

5.1 金融市场效率及其表现形式90

5.1.1 金融市场效率的含义90

5.1.2 金融市场效率的表现形式90

5.2 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效率91

5.2.1 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的效率91

5.2.2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效率97

5.2.3 达国家金融市场效率评价101

5.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效率102

5.3.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市场的效率103

5.3.2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的效率106

5.3.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效率评价110

5.4 金融市场效率的指标设计112

下篇 我国金融效率分析117

第六章 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效率117

6.1 转轨时期的我国宏观金融效率117

6.1.1 转轨时期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的稳定能力117

6.1.2 转轨时期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的持续能力121

6.1.3 转轨时期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的增长能力122

6.1.4 转轨时期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的适应能力130

6.1.5 转轨时期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的整体评价132

6.2 转轨时期我国微观金融效率133

6.2.1 我国微观金融的外在效率133

6.2.2 我国微观金融的内在效率137

6.2.3 我国微观金融效率的量化指标138

6.3 转轨时期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139

6.3.1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市场的效率139

6.3.2 转轨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141

第七章 影响我国金融效率的基本原因145

7.1 背景分析:特殊的非均衡经济与金融145

7.1.1 均衡经济、非均衡经济和特殊非均衡经济145

7.1.2 我国特殊非均衡条件下金融体制的特征148

7.1.3 我国特殊非均衡条件下金融整体水平的量化分析153

7.2 影响我国金融效率的外部因素160

7.2.1 企业行为与我国宏观金融效率:约束真空型通货膨胀的发生160

7.2.2 企业行为与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166

7.3 影响我国金融效率的内部因素168

7.3.1 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与金融效率168

7.3.2 中央银行的调控模式与金融效率170

7.3.3 金融市场运作模式与金融效率172

第八章 提高我国金融效率的基本对策174

8.1 我国金融运行外部环境的改善174

8.1.1 关于经济增长效率的认识174

8.1.2 提高微观经济主体运行效率的关键是产权改革175

8.2 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180

8.2.1 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的关键:产权改革180

8.2.2 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的目标模式182

8.2.3 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的方式和步骤183

8.3 金融市场市场化185

8.3.1 金融商品市场化185

8.3.2 金融商品价格市场化186

8.3.3 金融市场运作市场化186

8. 4 宏观金融调控市场化189

8.4.1 货币政策实施市场化190

8.4.2 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市场化190

参考书目192

后记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