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厉以宁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出版社
  • ISBN:754381474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

一、宏观经济学的对象1

第一章 总论1

二、宏观经济学的方法4

三、怎样看待西方宏观经济学5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发展梗概10

一、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11

二、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的宏观经济学15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0

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24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34

第一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研究37

一、威廉·配第:宏观经济问题最早的研究者37

二、配第以后有关货币问题的宏观经济研究的进展38

一、法国宏观经济问题的早期研究者:布阿吉尔贝尔40

三、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研究41

四、李嘉图的宏观经济研究43

第二节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重农主义者的宏观经济学说45

二、魁奈的《经济表》——古典式总量分析的典型例证46

三、杜尔阁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的成就48

四、西斯蒙第的市场理论50

第三节 早期西方宏观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51

一、 宏观经济研究与微观经济研究最初是不可分的52

二、早期宏观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微观理论基础53

三、早期宏观经济学从社会经济总体的运动来研究均衡问题55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宏观经济学说58

第一节 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60

一、维克赛尔对宏观经济的比较静态分析60

二、缪尔达尔和林达尔关于宏观经济的动态均衡分析62

三、瑞典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理论的政策含义65

一、熊彼特关于宏观经济均衡和失衡的分析66

第二节 熊波特的经济发展理论66

二、熊彼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特色69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的货币数量论71

一、费雪的交易方程式72

二、剑桥方程式73

三、作为剑桥学派货币理论家的凯恩斯74

第四节 美国经济学家的国民收入理论77

一、维尔福特·金和密契尔关于国民收入统计的研究78

二、20世纪30年代初年美国商务部在国民收入统计研究方面的进展80

第五节 美国罗斯福“新政”时硬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探讨81

一、雅可布·怀纳的财政调节思想83

二、保罗·道格拉斯论公共工程投资的反萧条作用84

三、小克拉克的宏观调节手段效应分析85

四、阿瑟·盖伊尔关于“经济稳定器”的设想87

一、坎南对货币数量论的批评89

第六节 20—30年代伦敦学派的宏观经济学说89

二、坎南、格雷高里和罗宾斯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的解释92

三、哈耶克的资本供给不足理论95

四、哈耶克的经济政策主张100

第四章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说103

第一节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03

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凯恩斯关于应付经济危机的政策主张104

二、凯恩斯经济观点的转变: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逐步建立108

第二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有效需求理论109

一、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要点109

二、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111

三、闲置资源的存在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分析的前提112

第三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113

一、经济稳定的两个方面:反萧条和反通货膨胀113

二、财政调节的作用116

三、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经济计量学的发展对凯恩斯理论政策化的意义118

一、美国“新政”时期经济思想的特色120

第四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美国“新政”时期经济思想的比较120

二、凯恩斯经济学被美国政府了解和接受的过程122

第五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瑞典经济学家的货币均衡学说的比较125

一、凯恩斯从来不是一个货币均衡论者125

二、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表述的观点与瑞典学派的观点的比较126

第六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卡莱茨基理论的比较129

一、30年代卡莱茨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129

二、凯恩斯与卡莱茨基在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方面的区别132

第五章 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说134

第一节 投资函数理论的发展135

一、汉森和萨缪尔森关于引致投资和加速原理的研究136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138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投资函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142

一、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假定146

第二节 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146

二、相对收入假定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148

三、消费函数研究中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150

第三节 货币理论的发展152

一、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分析153

二、托宾关于资产持有形式的研究155

三、托宾的资产平衡学说157

四、托宾的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158

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160

一、菲利浦斯交替关系160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162

三、应付所谓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164

第五节 开放经济理论的发展166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均衡分析167

二、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研究169

三、关于世界性通货膨胀原因的讨论170

第六章 现代各种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说的发展173

第一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75

一、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货币问题论战175

二、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现代货币数量论177

三、持久收入假定178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180

五、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182

六、货币主义关于财政的观点183

七、货币主义的政策理论所引起的异议184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开放经济学说185

一、货币是影响国际经济的唯一重要因素185

二、货币主义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187

三、货币主义者论世界通货膨胀的对策189

四、货币主义者论国际经济的体制190

五、货币主义开放经济学说的评价191

第三节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192

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192

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供给因素分析194

三、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供给和需求的混合分析198

第四节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200

一、经济增长研究中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的结合200

二、库兹涅茨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研究204

第五节 刘易斯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理论207

一、“古典的经济发展理论”207

二、平衡增长209

三、经济发展趋势210

第六节 供给不足理论的复兴212

一、供应学派的理论基础213

二、供应学派关于减税的论述215

三、供应学派能够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吗?220

第七章 关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结合问题的研究223

第一节 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理论224

一、新古典综合224

二、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与宏、微观经济学的沟通226

三、萨缪尔森关于在混合经济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论述227

四、萨缪尔森能否弥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裂缝?229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230

一、收入分配理论在新剑桥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231

二、新剑桥收入分配理论的政策含义233

三、新剑桥经济学与李嘉图理论235

四、新剑桥经济学是否符合凯恩斯的原意?238

第三节 希克斯的经济学体系240

一、希克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240

二、希克斯的资本累积分析242

三、希克斯的两种价格分析243

四、希克斯关于完全证券与不完全证券的分析245

五、希克斯关于两类劳工市场的分析248

六、希克斯关于膨胀性均衡的分析249

七、希克斯论通货膨胀的对策250

八、如何看待希克斯的宏观—微观经济学体系?252

第四节 莱荣霍夫德对凯恩斯理论的重新解释254

一、莱荣霍夫德论凯恩斯分析方法与凯恩斯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254

二、莱荣霍夫德论凯恩斯经济学中的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256

三、莱荣霍夫德对资源配置理论的强调259

四、莱荣霍夫德论现代经济学中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的结合261

五、莱荣霍夫德所谓“回到哈耶克”的主张263

六、莱荣霍夫德学说引起的争论264

第五节 帕廷金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经济理论268

一、帕廷金的分析方法268

二、“实际余额”概念269

三、四种市场类型270

四、经济体系的动态均衡分析272

一、货币主义理论的微观基础276

第六节 货币主义理论的微观基础和理性预期学说276

二、预期理论在沟通宏观—微观经济学中的作用278

三、理性预期280

四、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接近问题285

第七节 综观经济分析的提出287

一、综观经济学的特点287

二、综观经济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问题研究中的意义289

第八节 凯恩斯主义的进一步演变与新凯恩斯主义291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291

二、粘性工资296

三、粘性价格298

四、新凯恩斯主义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的微观经济学基础301

第一节 从早期非均衡理论向当代非均衡理论的过渡304

一、均衡与非均衡概念304

第八章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304

二、对“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理解306

三、凯恩斯以后的非均衡研究308

第二节 非均衡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318

一、若干基本概念318

二、从封闭的非均衡模型到开放的非均衡模型322

三、政策研究的某些成果329

第三节 关于计划体制下的非均衡状态的研究334

一、短缺经济334

二、政府的计划配额339

三、对“父爱主义”的分析341

第九章 金融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的深入343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与政策343

一、金融深化理论343

二、金融创新研究347

一、汇率决定理论的趋势354

第二节 有关汇率与国际收支调节 研究的进展354

二、国际收支调节研究的进展361

第三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位置的讨论368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368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75

三、货币政策效力递减问题380

四、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383

第十章 “政府失灵”问题的研究388

第一节 “政府失灵”问题研究的新阶段388

一、“政府失灵”问题的由来388

二、对“政府失灵”问题的三种分析方法390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研究的特色394

第二节 经济人假设与政治市场的运作396

一、经济人假设396

二、政治市场397

三、政治生活中的选择规则400

四、政府的组成与政府决策的过程402

五、“政府失灵”的基本原因404

六、政府机构膨胀的基本原因406

七、公共选择理论的社会哲学408

第三节 寻租活动与“政府失灵”410

一、纯交易与复杂的交易410

二、寻租活动411

三、寻租活动与“政府失灵”之间的关系414

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消除寻租活动的分析415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进展418

第一节 人力资本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418

一、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418

二、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420

三、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422

四、境内人力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25

第二节 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427

一、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与技术创新427

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431

第三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434

一、以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增长理论的局限性434

二、罗默的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435

三、技术内生化的增长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38

第四节 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440

一、产权、交易成本与经济增长:历史现象的考察440

二、产权、交易成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进展444

三、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448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管理452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452

一、西方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452

二、西方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关于政策重点的选择455

三、经济自由主义的管理国民经济的政策主张456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457

一、国民经济管理目标457

二、国情与国民经济管理457

三、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可供参考之处4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研究中的新课题46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64

二、国民经济管理体制466

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重视流通分析468

四、价格体系471

五、社会最终需求问题473

六、需求调节与供给调节并重475

七、收入调节问题477

汉英人名对照表480

参考书目4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