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子连接性与分子结构-活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子连接性与分子结构-活性](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829532.jpg)
- 王连生,支正良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93045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子连接性与分子结构-活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结构与性质1
§1-1 引言1
目录1
§1-2 化学键模型及分子结构的表示3
§1-3 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5
§1-4 结构-性质关系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史7
第二章 分子连接性指数12
§2-1 分子结构的拓扑学表示法12
§2-2 Randic分枝指数14
§2-3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表示16
§2-4 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示例23
一、乙酸乙酯的′Xv23
三、三氟乙酸的3Xpv24
二、对二甲苯的4Xvc24
第三章理化性质与分子连接性25
§3-1′分子连接性与原子化热和生成热25
一、烃的原子化热与分子连接性的关系26
二、烃的生成热和分子连接性的关系29
三、醇的原子化热和生成热与分子连接性的关系32
四、醚和硫醇的原子化热与分子连接性的关系37
五、单烯烃的原子化热与分子连接性的关系38
§3-2分子连接性与摩尔折射和分子极性41
一、醇42
二、醚43
三、胺44
四、卤代饱和烃45
五、用连接性指数研究混合型化合物46
六、烃49
七、分子极性与连接性指数57
§3-3 分子连接性与气体方程经验常数57
一、范德华(Van der Waals)常数与分子连接性58
二、Beattie-B?idgeman方程经验常数与分子连接性60
§3-4 分子连接性与抗磁化率61
二、脂肪醇的摩尔磁化率与分子连接性63
§3-5 分子连接性与蒸发热64
一、烷烃的蒸发热和分子连接性指数65
二、醇的蒸发热和分子连接性指数68
§3-6 分子连接性与沸点69
一、烷烃70
二、醇72
三、脂肪醚73
四、脂肪胺75
五、 脂肪族多元醇77
六、卤代烃78
§3-7 分子连接性与液体密度79
一、烷烃79
一、烃的摩尔磁化率与分子连接性82
二、脂肪醇82
三、脂肪醚84
四、脂肪酸85
§3-8 分子连接性与有机物的水溶性86
一、烃87
二、脂肪醇89
三、脂肪醚91
四、脂肪酯92
五、醇、醚、酯综合研究94
六、卤代苯94
七、分子连接性与极化率作为参数估算水溶解度95
§3-9 分子连接性与分配系数107
一、混合物分配系数的研究107
二、脂肪醇114
三、脂肪醚114
四、脂肪酮114
七、脂肪胺115
六、酯115
五、脂肪羧酸115
八、醇和醚116
§3-10 分子连接性与色谱保留值116
一、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气相色谱保留值的关系123
二、分子连接性指数与薄层色谱保留值的关系131
三、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关系与液相色谱保留值的关系134
§3-11 分子连接性与分子摩尔体积139
一、烷烃140
二、季胺盐140
第四章 拓扑信息141
§4-1 从1X和1Xv得到的信息141
一、相对分枝指数141
三、分子体积142
二、分子大小142
四、分子表面积145
五、不饱和键和杂原子的拓扑148
§4-2 由2X和2Xv得到的信息149
§4-3 由3X?得到的信息150
一、构象出现的几率150
二、密度153
三、分子弯曲性154
§4-4 由4Xpc及4Xpc?得到的信息155
一、4Xpc和4Xpc?的一般表示式155
二、苯环取代基的位置155
三、苯环取代基的长度157
四、杂原子取代基157
§4-5 从高阶路径指数得到的信息158
§4-6 从其它连接性指数得到的信息159
一、3Xc指数159
二、链指数159
第五章 电子信息160
§5-1 根据δ值推测电子数160
§5-2 价态电负性的估算161
§5-3 根据电负性推算键指数164
§5-4 从1Xv得到的电子信息164
§5-5 基团的电负性166
一、一般表示式166
二、苯取代基的电负性167
三、Hammett取代值的预测170
二、从分子结构推算溶剂极性指数172
一、溶剂极性172
§5-6 从分子结构估算溶剂极性172
三、官能团数目加权174
§5-7 芳香性指数176
一、芳香性指数176
二、杂环的B值178
§5-8 mX-mXv包含的信息180
一、mX-mXv包含的信息180
二、电离势与mX-mXv的关系180
第六章 统计方法182
§6-1 统计学基础182
一、基本术语及定义182
一、简单线性模型184
§6-2 数学模型184
二、多元线性和简单非线性模型191
三、模型的选择196
§6-3 回归变量的选择196
§6-4 机会相关200
一、使用随机数200
二、回归方程的统计稳定性202
第七章 分子连接性指数使用方法205
§7-1 回归分析中X指数的选择205
一、烷基侧链206
二、杂原子取代基208
§7-2 分子结构的缩略210
§7-3 子结构与子图分析211
一、抛物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215
§7-4 非线性方程215
二、高斯模型216
§7-5 用附加参数作为方程变量216
一、Hammett方程中的σ值217
二、分子对称性223
三、指示变量224
四、其它物理性质225
§7-6 其它统计方法226
一、总响应表面最佳化226
二、判别分析230
第八章 分子连接性与生物活性234
§8-1 QSAR研究中数据的选择234
§8-2 分子连接性与生态毒理学性质235
§8-3 味阈值的QSAR238
§8-4 非特异性麻醉剂的QSAR240
一、麻醉气体240
二、非特异性局部麻醉剂242
三、非特异性全身麻醉剂247
§8-5 蕈毒拮抗剂的QSAR255
二、方程分析256
三、鎓基碎片257
一、随机数分析258
四、大基团碎片258
五、拮抗剂亲合性的预测258
六、兴奋剂亲合性的预测259
七、一般评价259
一、用随机数考察事件相关260
§8-6 致幻潜力与分子连接性260
二、方程项分析261
§8-7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QSAR264
§8-8味的判别分析266
一、结构分析与判别分析269
二、讨论269
§8-9 杂环分子毒性的QSAR272
§8-10 抗病毒分子QSAR的碎片研究273
一、数据来源及回归分析273
二、结构分析274
§8-11多环芳烃的致癌活性估算277
一、分配系数的应用及其计算误差277
二、多环芳烃分子连接性的计算与致癌性的关系278
第九章 取代基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283
§9-1 醇对藤壶幼虫的麻醉作用284
§9-2 用酚进行细胞色素的转化285
§9-3 酶抑制剂286
一、胸苷磷酸酶抑制剂286
二、腺苷脱氨酶抑制剂287
三、丁酰氯酯酶抑制剂287
§9-4 微生物抑制剂289
§9-5 蒸气毒性290
§9-6 硝基苯胺的甜味291
第十章 高次X项与生物活性的关系292
§10-1 抛物线关系与分配系数292
一、动力学模型292
§10-2 X项二次表达式的应用293
五、其它293
二、热力学模型293
四、活性位构像扭变293
三、体积容量293
一、X和直链烃同系列294
二、X与具有分枝烃的同系列295
三、醚对小鼠的毒性296
四、炔丙醇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及1Xv值297
五、使用基团X值比较生物活性297
§10-3 SAR中二次表达式的转化300
一、醚的毒性与mX项300
二、巴比妥盐的活性与mX项301
§11-1 2X的计算公式303
第十一 章分子连接性方法的应用前景303
§11-2 氟的δv值304
§11-3 价Delta(δv)值表达式304
§11-4 高氧化态原子的价Delta值305
§11-5 分子形状305
§11-6 化学反应指数306
§11-7 用X指数的组合表达结构307
§11-8 在计算X指数时使用Delta值的和项及差308
项308
§11-9 立体异构309
§11-10 连接性指数与分子性质的预测309
附录一 从乙烷到壬烷异构体1—6阶分子连接性指数310
附录二 烷基取代苯的1—6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