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下
  • (美)索 耶(Sawyer,L.B.)著;汤云为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750440514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三章 审计报告1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1

第四篇 内部审计报告1

二、传达3

三、报告的准则4

四、报告格式11

五、正式报告11

六、非正式报告22

七、口头报告23

八、好的写作30

九、质量特征37

十、编辑报告40

十一、报告实例49

十一、小结57

一、引言59

第十四章 审计报告的审阅和汇报59

二、审计报告的审阅61

三、审计报告的回答72

四、小结77

第十五章 对管理部门和董事会的报告79

一、报告的目的79

二、作业报告80

三、评估报告89

四、图示趋势95

五、汇总原因95

六、小结100

第五篇 行政管理105

第十六章 审计组织的建立105

一、成功的内部审计的基础105

二、职能和责任说明书的制订108

三、设计政策声明109

四、强调企业的政策113

五、制订审计手册118

六、向管理部门宣传现代内部审计130

七、小结134

第十七章 选择和培养审计人员135

一、要求高质量的审计队伍135

二、职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要求135

三、专门人才的来源139

四、如何选择内部审计人员141

五、如何定向培养151

六、培训高级审计员和审计监督员157

七、如何促进继续教育158

八、个人进修159

九、人员素质的评价169

十、小结183

第十八章 制订长期审计进度计划184

一、计划和管理部门参予的必要性184

二、长期进度计划的结构188

三、预算和安排190

四、需要在审计中特别强调的活动191

五、组织制订目标193

六、管理部门的审阅196

七、小型内部审计组织200

八、同公司中其他管理部门的合作202

九、小结204

第十九章 审计项目的控制205

一、审计任务的分派205

二、控制审计项目206

三、项目预算和进程表208

四、预算修订209

五、进度报告210

六、进程碑213

七、永久性档案215

八、监督218

九、电算化控制222

十、小型内部审计组织232

十一、小结233

第二十章 质量控制234

一、引言234

二、准则236

三、监督239

四、内部审查241

五、外部审查245

六、小结247

一、管理的性质251

第六篇 有关内部审计的其他事项251

第二十一章 管理原则251

二、管理的职能256

三、编制计划与内部审计人员259

四、组织职能265

五、组织职能和内部审计人员270

六、指挥职能275

七、指挥职能和内部审计人员278

八、控制281

九、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287

十、小结290

第二十二章 雇员和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291

一、性质291

二、责任295

四、侦查302

五、质询311

六、预防方法314

七、管理人员舞弊320

八、小结328

第二十三章 处理人际关系330

一、前言330

二、被查人员如何看待审计人员331

三、理由和原因333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335

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关系的影响337

六、解决方法339

七、注意倾听345

八、参与式审计348

九、审计关系中的特殊问题350

十、小结358

第二十四章 与外部审计师的关系360

一、引言360

二、协调的重要性361

三、协调的先决条件362

四、评价内部审计的能力和客观性365

五、合作的条件370

六、小结372

第二十五章 与董事会的关系373

一、权威373

二、责任375

三、审计委员会的发展378

四、审计委员会的职能381

五、内部审计服务385

六、对审计委员会进行职业教育391

七、小结394

三、权限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