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弹道气动力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弹道气动力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807435.jpg)
- 金志明,袁亚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2650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弹道气动力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要符号一览表1
第一章 内弹道气体动力原理的基本知识7
1.1 引言7
1.2 热力学基本知识7
1.3 气体输运现象18
1.4 气体动力学基本知识21
1.5 传热学基本定律32
第二章 颗粒的输运特性35
2.1 引言35
一、阻力和阻力系数36
2.2 刚性颗粒的输运特性36
二、非均匀流体中的动量输运37
三、流体与颗粒间的热量传递41
2.3 颗粒群的输运特性42
一、颗粒群的阻力和阻力系数43
二、稠密颗粒群的音速和颗粒间应力47
三、颗粒群的相间热量传递57
第三章 内弹道准两相流体力学58
3.1 引言58
3.2 准两相流的内弹道数学模型59
3.3 β=1条件下内弹道气动力数学模型69
3.4 拉格朗日坐标下内弹道气动力数学模型71
3.5 β=1条件下内弹道气动力基本方程的特征线和特征方程75
3.6 内弹道气动力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83
第四章 内弹道两相流体力学94
4.1 引言94
4.2 基本假设97
4.3 平衡方程的推导98
4.4 辅助方程108
4.5 定解条件117
4.6 平衡方程系的特征值119
4.7 计及炮膛截面积变化的两相流内弹道数学模型131
4.8 内弹道两相连续混合模型的基本方程138
5.1 引言144
第五章 内弹道气动力模型的近似解144
5.2 比例膨胀假设145
5.3 不考虑后坐情况下弹后空间的压力分布149
5.4 拉格朗日假设下的弹后空间压力分布156
5.5 两种近似假设的比较159
5.6 有气体流出情况下膛内压力分布的近似解162
5.7 毕杜克的极限解167
5.8 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的对比177
第六章 膛内压力波180
6.1 引言180
6.2 压力波现象及实验研究181
6.3 影响压力波因素的分析189
6.4 减小压力波的措施198
第七章 点火和点火管物理数学模型200
7.1 点火在武器射击过程中的作用200
7.2 影响点火过程的因素204
7.3 黑火药的点火性能206
7.4 点火管物理模型209
7.5 点火管的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211
7.6 计算结果及分析214
第八章 膛内后效作用时期及弹前气流问题的计算217
8.1 引言217
8.2 一维非定常等熵流的基本方程组及其特征线218
一、特征线数值解法224
8.3 后效期膛内气体流体参数的计算224
二、平均参数法233
三、后效时期膛内压力分布236
8.4 气体流出对身管的后效作用240
8.5 弹丸前端空气柱运动的计算及冲波阻力245
一、特征线数值解法247
二、简波法255
三、弹丸前端冲波阻力的计算258
第九章 后效期膛口流场及对弹丸的后效作用260
9.1 问题的意义和概况260
一、奥可西计算方法265
9.2 气体对弹丸后效使用的近似计算方法265
二、1/3次方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266
三、斯鲁哈茨基计算方法268
9.3 膛口流场形成及特性272
一、初始流场的形成272
二、火药气体主流场及炮口焰273
三、膛口流场的基本特性275
9.4 膛口冲击波场279
9.5 球对称膛口流场的计算290
一、两种气体接触时的流动计算290
二、球对称气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其特征线294
三、利用特征线法计算膛口流场297
9.6 轴对称二维膛口流场的计算305
第十章 高速火炮内弹道理论312
10.1 弹丸最大可能初速的讨论312
10.2 膛内气体压力扰动的传播,声惯性317
10.3 高速火炮的理想工质323
10.4 二级轻气火炮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326
10.5 化学反应加热和电弧加热火炮331
10.6 恒压炮理论334
10.7 非等熵效应的诸因素分析339
附录 单位制的换算表345
参考文献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