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地层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地层学原理
  • 陈源仁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0950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地层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生态地层学的基本概念1

二、生态地层学发展简史1

三、生态地层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4

四、生态地层学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4

(一)拓宽、拓深地层学的研究4

(二)丰富古生物学的研究7

(三)重建古环境、古地理,为古构造研究提供佐证7

(四)促进找矿工作7

第二章 群落的基本概念9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9

二、古生物群落的含义10

(一)当前对古生物群落的理解10

(二)古生物群落的特殊性12

三、群落与组合、组合带、组伴、群体、生物相、动物群、植物群等的关系20

第三章 群落的空间分布22

一、群落的空间分布范围22

(一)群落空间分布范围的大小22

(二)耐受性定律和超体积模式23

(三)群落内生物的分布状况25

二、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26

(一)群落的边界26

(二)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27

(三)交错群落和生态渐变群落28

三、约翰逊的概念模式34

四、安得逊模式36

(一)齐格勒对英国威尔士--英格兰边缘地区志留系底栖群落的划分36

(二)布雷特斯基对美国纽约州中北部晚奥陶世海洋底栖群落的划分41

(三)安得逊模式43

五、底栖组合的概念48

第四章 群落的时间演变51

一、群落的演替51

(一)演替的基本概念51

(二)机会种、平衡种和演替顶级的概念54

(三)古生物群落的演替进程56

(四)化石群落演替实例--四川龙门山区早泥盆世白柳坪组Oriontospirifer-Neoathyrisina群落的演替进程59

二、群落的取代65

三、群落的进化68

(一)群落进化的特点68

(二)地质历史时期古群落进化的基本趋向70

第五章 群落内种的分异度79

一、基本概念79

二、影响群落内物种分异度的因素79

三、物种分异度的梯度变化84

四、有关解释分异度梯度变化的理论86

(一)时间稳定假说86

(二)资源稳定假说89

(三)竞争作用和捕食作用90

五、生物分异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91

六、分异度的计算方法97

第六章 群落分析99

一、概述99

二、群落内各物种的相对丰富度及其重要性的确定99

(一)常用的古生物化石个体数量统计方法99

(二)相对丰富度及相对丰富度等级的确定100

(三)影响物种相对丰富度统计的因素102

三、特征种和确限度104

四、群落的相似性系数105

五、群落动态分析105

(一)大小频率分布曲线和存活曲线的概念及类型105

(二)影响群落大小频率分布曲线及存活曲线类型的因素108

(三)对几种常见化石大小频率分布曲线的解释109

(四)两种特殊类型的大小频率分布曲线110

(五)大小频率分布曲线的应用112

六、化石个体古生态分析115

(一)确定化石在生活时的位置和生活方式116

(二)进行形态功能分析117

(三)对生物的特殊外形、构造和成分进行分析118

(四)摄食机理分析119

(五)其它123

七、综合分析123

(一)样品分析123

(二)岩相分析123

(三)埋藏条件分析123

(四)生态相容性分析124

(五)古环境分析125

八、数学分析法125

(一)种间的联结性126

(二)聚类分析129

(三)二态聚类分析132

(四)计算机模拟技术133

第七章 对生态地层分类单元等级的设想135

一、生态分类基本单元的标准135

二、沃特豪斯的设想135

三、考夫曼等人的设想137

四、布科的设想140

五、编者对生态地层学分类单元的建议141

第八章 生态地层学的工作方法144

一、野外工作方法144

(一)观察144

(二)标本采集145

(三)素描和照相147

(四)统计147

二、室内整理149

(一)描述群落149

(二)各种统计与计算150

(三)综合分析与研究151

参考文献1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