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企业战略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企业战略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4790590.jpg)
- 魏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90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企业战略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3
0.1 企业战略的内容界定3
0.2 企业经营战略在企业中的地位4
0.3 企业战略的内容构成7
0.4 本书要讨论的主要问题12
1章 企业产业战略17
1.1 产业选择战略17
1.1.1 制造业调整趋向20
1.1.2 基础产业调整趋向26
1.1.3 高新技术产业调整趋向32
1.1.4 服务业调整趋向41
1.2 产业结构战略54
1.2.1 单业性产业战略56
1.2.2 多业性产业发展战略61
2章 企业市场战略71
2.1 争夺市场份额71
2.1.1 价格战略71
2.1.2 质量战略74
2.1.3 效用战略78
2.1.4 品牌战略80
2.1.5 资源战略82
2.1.6 服务战略84
2.1.7 客户战略88
2.1.8 文化战略90
2.1.9 技术战略93
2.1.10 销售战略95
2.2 判断市场走势99
2.2.1 引导企业运行的市场信号100
2.2.2 影响市场信号的总供给与总需求102
2.2.3 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三大宏观经济流量104
2.2.4 影响三大宏观流量的三大宏观经济政策109
3章 企业资金融通战略121
3.1 资金融通战略总论121
3.1.1 资金融通战略的三大要素122
3.1.2 债务资金与资本金的关系125
3.1.3 不同种类的债务资金之间的关系129
3.1.4 不同种类的资本金的相互关系131
3.2 基于资金融通战略的资本经营136
3.2.1 资本经营的内在规定性136
3.2.2 资本经营的目的及作用144
3.3 资本经营的各种形式152
3.3.1 企业并购形式的资本经营152
3.3.2 上市形式的资本经营162
3.3.3 上市后的资本经营166
3.3.4 利用股市的资本经营169
3.3.5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本经营171
3.3.6 买方形式的资本经营173
3.3.7 卖方形式的资本经营175
3.3.8 中外合资形式的资本经营179
3.3.9 非交易形式的资本经营182
3.4 资本经营的政策与环境185
3.4.1 资本经营的策略问题185
3.4.2 资本经营中体制阻滞的消除187
3.4.3 资本经营平台的塑造192
4.1 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问题198
4.1.1 按照技术的产业布局来划分198
4章 企业技术战略198
4.1.2 按照技术使用用途来划分204
4.1.3 按照技术含量状况来划分207
4.2 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问题209
4.2.1 全方位模式210
4.2.2 知识技术化模式210
4.3 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来源问题211
4.2.3 技术产业化模式211
4.3.1 市场风险212
4.3.2 道德风险213
4.4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213
4.4.1 影响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内部因素214
4.4.2 影响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外部因素215
4.5 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筹措问题216
4.5.1 利用自有资金216
4.5.2 利用银行贷款218
4.5.3 吸收直接投资219
4.5.4 吸收风险投资220
4.5.5 其他方式221
4.6 企业技术创新力量的组合问题223
4.6.1 自我开发模式224
4.6.2 社会力量开发模式224
4.6.3 综合开发模式225
4.7 企业技术创新的团队问题225
4.7.1 提高科技人员的经济地位226
4.7.2 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227
4.7.3 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文化地位228
4.8 技术创新机构的建设问题229
4.8.1 投资主体多元化230
4.8.2 运行企业化230
4.8.5 主体市场化231
4.8.6 发展社会化231
4.8.4 产出技术化231
4.8.3 分配效率化231
4.9 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问题232
4.9.1 一体化技术发展战略232
4.9.2 全面技术能力培养战略233
4.9.3 技术再创新能力提高战略233
4.10 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问题234
4.10.1 形成强大的科学创新体系234
4.10.2 形成雄厚的教育基础236
4.10.3 形成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237
4.10.4 形成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238
5章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244
5.1 基于人首先是人权主体的人力资源战略244
5.1.1 尊重人格246
5.1.2 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的结合点是契约规则248
5.1.3 突出柔性管理249
5.1.4 关心员工发展的双赢策略251
5.2 基于人都是利益人的人力资源战略255
5.2.1 有效的管理要求责、权、利具有对称性258
5.2.2 责、权、利对称是员工的最基本权利260
5.2.3 责、权、利对称性管理是处理责、权、利的唯一准则262
5.2.4 责、权、利对称性管理体现了机会公平263
5.2.5 以责任为中心来设计权利和利益264
5.2.6 奖惩是实现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的最主要手段265
5.3 基于人都有优缺点的人力资源战略267
5.3.1 内在融合原则267
5.3.2 团队精神原则276
5.4 基于人都是处于动态之中的人力资源战略282
5.4.1 有效引进人力资源283
5.4.2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相结合285
5.4.3 人力资源流动与稳定相结合286
5.4.4 人力资源的社会化与企业化相结合287
5.4.5 人力资源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288
5.5 基于人需要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源战略289
5.5.1 人力资源有赖于培养290
5.5.2 工作能力与企业文化相结合292
5.5.3 人力资源培养与个人发展方向相一致293
5.5.4 通才与人才专业化相结合294
6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299
6.1 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的大环境299
6.1.1 企业活力受制于国际大环境299
6.1.2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企业活动范围301
6.1.3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301
6.1.4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目标303
6.2 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的选择304
6.2.1 外向型国际化模式304
6.2.2 内向型国际化模式306
6.3 企业产品的国际化战略309
6.3.1 企业要有产品国际化的良好战略309
6.3.2 政府要为产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23
6.4 企业资本的国际化战略326
6.4.1 我国企业吸引国际资本的问题326
6.4.2 我国资本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335
6.5 企业国际战略与世界制造中心340
6.5.1 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340
6.5.2 两种不同内容的世界制造中心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