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圣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098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诉讼-证据-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诉讼证明责任论3
第一章 举证责任:诉讼史上由来已久的问题3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3
二、奴隶制国家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3
三、封建制国家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5
四、资产阶级国家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6
五、苏联、东欧等国以及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8
第二章 举证责任:“一个具有多种含义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10
一、“举证责任”概念应包含的内容10
二、举证责任的概念及特点11
三、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否需要辨析15
第三章 证明责任的意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18
一、明确证明责任,有助于诉讼任务的顺利完成18
二、明确证明责任,有助于加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19
三、明确证明责任,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我国诉讼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20
四、目前,对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还有助于推动司法机关的机构改革和国家的法制建设21
第四章 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公检法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义务23
一、这是由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23
二、这是由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25
三、这是由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决定的26
四、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26
五、证明责任与司法人员责任制37
六、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自诉人和人民法院共同承担的义务41
第五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证明责任:法学界争论的焦点43
一、原则上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证明责任43
二、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52
第六章 证明责任的差异:三大诉讼的比较64
一、三大诉讼证明责任的相同处64
二、三大诉讼证明责任在承担主体上的差异66
三、三大诉讼在证明责任问题上的其他差异69
第七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主张者与法官共同承担的义务71
一、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72
二、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证明责任分析73
三、法官自由心证中的事实认定78
第八章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行政机关的义务84
一、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的主体84
二、行政诉讼中被告对证明责任的承担85
三、行政诉讼中的原告不应承担举证责任90
四、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92
下编:诉讼证明标准论97
第九章 对证明标准概念的界定97
一、证明标准的定义97
二、证明标准与相关概念辨析102
三、证明标准的性质103
四、对我国证明标准概念及其性质的检讨107
第十章 我国现行诉讼证明标准的渊源111
一、历史上各种证据制度下的证明标准111
二、当代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诉讼证明标准116
三、我国现行诉讼证明标准的渊源118
四、苏联证明标准确立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及其历史作用120
五、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证据制度的形成及证明标准的确立124
六、苏联和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所确立的证明标准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影响128
第十一章 证明标准与法律文化130
一、证明标准与奴隶社会的法律文化130
二、证明标准与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134
三、证明标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文化136
四、证明标准与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138
第十二章 证明标准与司法状况(执法环境)、法官素质144
一、证明标准与司法状况(执法环境)144
二、证明标准与法官素质150
第十三章 证明标准与诉讼目的、诉讼模式、诉讼价值162
一、诉讼目的、诉讼模式和诉讼价值的内涵162
二、诉讼目的、诉讼模式与诉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166
三、诉讼目的、诉讼模式、诉讼价值三者与诉讼证明标准之间的关系168
四、诉讼价值、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关系169
五、诉讼价值、诉讼目的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关系172
六、行政诉讼中证明标准与诉讼价值、诉讼目的的关系175
七、诉讼模式与证明标准176
八、我国诉讼证明标准必须适应诉讼价值、诉讼目的、诉讼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要求182
第十四章 证据制度与证明标准187
一、证据制度与证明标准的关系187
二、历史上主要几种证据制度中的证明标准189
三、对我国证据制度客观性证明标准的评析193
四、内心确信证明标准能否引入我国证据制度199
五、我国证据制度的命名205
第十五章 诉讼证明标准的多元制212
一、西方国家的诉讼证明标准及其理论支撑212
二、我国的诉讼证明标准及其理论支撑218
三、我国证明标准的西方化与西方证明标准的本土化223
四、多元制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227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231
一、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231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予重构235
三、我国应确立证据占优势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241
四、证据占优势证明标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施行248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254
一、行政诉讼也存在证明标准问题254
二、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为法律真实258
第十八章 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262
一、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问题的观点及其评价262
二、外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问题264
三、确立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的几个基本理论前提269
四、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的设想275
五、从一起实例看刑事证明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278
第十九章 刑事疑案与证明标准286
一、疑案的产生与刑事证明标准的基础分析286
二、刑事证明标准与疑案的含义及关系289
三、刑事疑案的处理与刑事证明标准293
后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