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施工现场十大员技术管理手册 测量员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施工现场十大员技术管理手册 测量员 第2版
  • 潘全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7354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67页
  • 主题词:建筑测量-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施工现场十大员技术管理手册 测量员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施工测量概述1

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1

1.2 施工测量的特点1

1.3 施工测量的原则2

2 建筑物的定位测量3

2.1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3

2.1.1 认真熟悉图纸3

2.1.2 设计矩形控制网3

2.2 根据原有地物定位测量6

2.2.1 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6

2.2.2 根据道路中心线定位8

2.2.3 根据建筑红线定位9

2.3 根据控制点定位测量10

2.3.1 直角坐标法定位10

2.3.2 极坐标法定位12

2.3.3 极坐标定线法定位测量13

2.3.4 角度交会法定位测量15

2.4 特殊平面建筑的定位测量16

2.4.1 弧形建筑的定位测量16

2.4.2 三角形建筑的定位测量20

2.4.3 齿形建筑的定位测量21

2.4.4 弧形柱列的定位测量22

2.4.5 系统工程的定位测量24

2.4.6 大型厂房的定位测量25

2.4.7 厂房扩建的定位测量26

2.4.8 曲线的定位测量28

2.5 定位测量记录30

3 建筑物的抄平放线34

3.1 房屋基础的抄平放线34

3.1.1 测设轴线控制桩34

3.1.2 确定基础开挖宽度35

3.1.3 龙门板的设置37

3.1.4 基槽放线及挖方检查39

3.1.5 桩基础放线42

3.2 砌筑过程中的抄平放线43

3.2.1 基础垫层上的投线43

3.2.2 画皮数杆44

3.2.3 立皮数杆44

3.2.4 门窗洞口的划分47

3.2.5 建立水平线48

3.2.6 多层建筑的抄平放线49

3.3 厂房的抄平放线51

3.3.1 测设基础定位桩51

3.3.2 基础抄平放线52

3.3.3 柱身支模垂直度校正55

3.3.4 钢柱基础的抄平放线57

3.4 管道施工测量59

3.4.1 熟悉管线施工图59

3.4.2 管线定位测量61

3.4.3 管道中线放线63

3.4.4 测设龙门板标高65

4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70

4.1 测量误差概述70

4.1.1 系统误差71

4.1.2 偶然误差71

4.2 衡量精度的指标75

4.2.1 方差和中误差75

4.2.2 相对误差80

4.2.3 极限误差与容许误差81

4.3 误差传播定律82

4.3.1 误差传播定律82

4.3.2 应用举例85

5 建筑物沉降观测88

5.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88

5.1.1 水准点的布设88

5.1.3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89

5.1.4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89

5.1.2 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89

5.1.5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90

5.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94

5.2.1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94

5.2.2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96

5.3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98

5.3.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98

5.3.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98

5.3.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99

5.3.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99

5.3.5 曲线中断现象99

6 建筑物变形与裂缝观测101

6.1 倾斜观测101

6.2 裂缝观测103

6.3 位移观测104

6.4 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建筑物的沉降变形105

6.5.1 视准线法108

6.5 水平位移观测108

6.5.2 引张线法109

6.5.3 激光准直法109

6.6 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110

6.7 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113

7.1.1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120

7.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120

7.1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120

7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120

7.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23

7.2.1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23

7.2.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26

7.3 钢尺的检定128

7.3.1 钢尺检定的方法128

7.3.2 尺方程式及简化130

7.3.3 标准基线的建立131

7.3.4 钢尺使用时注意事项131

8.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2

8 施工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2

8.1 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2

8.3 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3

8.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133

8.5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134

8.6 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135

8.7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135

8.8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5

8.9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136

8.12 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137

8.10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37

8.1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37

8.13 建筑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38

8.14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138

8.15 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139

8.16 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140

8.17 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140

8.19 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141

8.18 灌注桩矩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141

8.20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42

8.21 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43

8.22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144

9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145

9.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145

9.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145

9.2.1 绘制前准备145

9.2.2 竣工总平面图的室内编绘146

9.2.3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的现场实测工作147

9.3 竣工总平面图最终绘制148

9.3.1 分类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148

9.3.2 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150

9.3.3 竣工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150

9.4 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150

主要参考文献152

热门推荐